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大学健康教育将促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存在的愚昧与落后。健康教育宣传科学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净化了校园环境,这些将大大推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大学生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大学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一、大学健康教育的目的

大学是人生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一阶段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认识趋向于稳定,世界观也逐渐形成。大学生是大学实施健康教育的对象,大学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课堂内外的各种教育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知识水平,增进他们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促进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生活方式与习惯的养成,预防疾病,降低常见病的发生率,促进其身心健康和提高对环境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一)提高健康知识水平

提高大学生健康知识水平是大学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实践研究表明,大学生中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往往是缺乏必要的健康知识所致。如当前学生近视眼的发病率很高,这与学生不注意用眼卫生有关。如果及时强化有关近视发病原因和预防方法的教育,并在平时注意视力监测工作,近视的发病率就可能下降。又如在目前大学校园内掀起的减肥热潮中,就有不少学生盲目行事,存在认识和行为的误区,结果在体重下降的同时,还将忍受身体垮掉的痛苦。如果掌握了健康知识,这一类现象就可能不会发生。

(二)改善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一个人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如何,是促使其将健康知识转化为行为和习惯的动力,是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所谓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采取的一种具有持久性而又一致性的行为倾向,它能对个体的行为起直接干预作用。大学生对待卫生问题的正确态度,是通过在校期间对健康知识的学习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因此,必须抓住学校教育的良好时机,加强健康教育,以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和公共卫生的态度。

(三)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

大学教育是高等教育,应该肯定当今大学生在专业素质和能力方面有很大提高,然而他们当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人,缺乏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据有关资料报道,近几年大学生中慢性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有所回升,如乙型肝炎、肺结核等疾病;运动导致猝死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个别学生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而出现自杀、自残等极端行为,也并非鲜为人知。如果多点自我保健能力和对社会健康的责任感,加强安全防护,有些疾病是可以预防的,那些极端的行为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四)预防心理疾病、促进心理健康

当今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改变,使当代大学生在面临从未有过的挑战和机遇的同时,也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由于主观理想、愿望和需要与现实发生偏差而不能实现时,引起其心理紧张,甚至产生心理障碍,发生心理疾病的事情也时有发生。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健康,已成为当前大学健康教育的突出问题。

(五)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www.xing528.com)

一个人行为和生活习惯取决于他的知识水平和周围环境对他的影响,大学健康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大学生形成有益于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在今天的大学里,部分学生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下,追求不健康的刺激和嗜好,如看黄色录像、书籍,赌博等。有的学生为了摆脱某些精神上的困扰,常常酗酒、吸烟,甚至采取更危险的手段——吸毒。健康教育通过教育和行政干预,使学生认识到偏激行为和不良习惯对个人和社会健康的危害性,从而自觉加以克服和抵制。

(六)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

大学是居住人口相对稠密的区域,加上近些年来学校生活和教学设施的更新远滞后于教育规模的发展,办学条件、校园环境诸方面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一切都可能使常见疾病的感染率和发病率上升。有些疾病最初可能对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不大,症状也比较轻,很容易忽略,然而,一旦病情加重,治疗就变得很困难。另外,近年来,由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体育活动不足,在高年级学生中心血管疾病、神经衰弱的发病人数在增加,已成为大学疾病防治中的新课题。大学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一方面传授学生以科学卫生知识,使学生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怎样预防,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完善学校卫生保健服务网,加强对学生定期的体检或健康测定,尽早发现各类疾病,及时进行治疗,防患于未然,有效降低常见病的发病率。

二、大学实施健康教育的意义

大学健康教育通过教育这一最广泛、最生动、最为学生所熟悉的方式,不仅能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增进学生自我健康意识,培养学生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对环境适应能力的全面发展,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促进学校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当代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事关我们民族千秋万代的繁荣与昌盛,开展大学健康教育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一)大学实施健康教育能强化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观念

大学实施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观念意识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先人后己、顾全大局,是社会极力推崇的道德观,然而这样一种社会美德在一些教育活动中不易体现,而健康教育利用简单生动的健康生存知识就能透彻地阐明这个道理。诸如“请不要随地吐痰”,因为痰污染环境、传染疾病,为了他人和社会的健康,最终也为了自己的健康,每个人都不应随地吐痰;同样,为他人和自己的健康,患病者不应到公共澡堂和游泳池去;为了预防艾滋病,请洁身自爱等。这些有关健康教育的文字、语言和活动,蕴涵着朴素哲理的道德观,非常深入人心。健康教育不是空洞的说教,它具有实质性内容和说服力。在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社会,良好的道德观和行为总是伴随着人的健康生活发展的,通过健康教育无疑将会极大地影响和引导人们道德观念的改变。

(二)大学健康教育将促进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克服社会风俗习惯中存在的愚昧与落后。健康教育宣传科学卫生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增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净化了校园环境,这些将大大推动学校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三)大学实施健康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大卫生”观念

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要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全球性战略目标。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人人参与,各行各业密切配合。大学健康教育是学校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而学校健康教育是社会健康教育的基础。在校大学生现在是受教育者,对他们进行教育,不仅使他们意识到健康教育人人受益、人人有责的道理,而且树立“人人为健康,健康为人人”的大卫生观念,当他们走向社会时,将成为各条战线健康教育的传播者,必将推动社会健康教育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