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疟疾: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夏秋季流行

疟疾: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夏秋季流行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功效与主治]疟疾。

疟疾: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夏秋季流行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如您有以上症状,均可参照本偏方加以治疗。

  当归何首乌

  [组成]当归12克,炒白术12克,人参12克,制何首乌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饭后服。

  [功效与主治]疟疾。

  陈皮半夏

  [组成]陈皮30克,制半夏30克。

  [制用法]上药共同烘燥以为末,用神曲糊成丸,随丸随烘。每次服用9克,以淡姜汤送下。

  [功效与主治]疟疾。

  柴胡麻黄

  [组成]柴胡9克,麻黄(去节)9克,泽泻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

  [功效与主治]时行疟。

  斑蝥红枣膏

  [组成]斑蝥(去头足翅),1个红枣(去核)1个。

  [制用法]上药共同捣烂,包在眉心,于发病前半日包上,过后即除,迟则起泡。

  [功效与主治]疟疾。

  竹叶小麦

  [组成]淡竹叶1握,小麦30克,常山90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300毫升浸渍1夜,晨起煮取120毫升,分3次温服。

  [功效与主治]温疟壮热微寒,干呕、手足烦热。

  白芥子姜汤

  [组成]干姜4.5克,半夏4.5克,焦白术9克,白芥子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发病之前预服,不发病则不必服。

  [功效与主治]疟疾。

  柴胡二术汤

  [组成]甘草1.5克,陈皮2.1克,苍术3克,干葛3.9克,白术4.5克,柴胡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以水煎煮,去渣,空腹服饮。

  [功效与主治]诸疟。

  青蒿桂枝饮

  [组成]青蒿60克,桂枝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共同捣末。每次服用3克,未发作前,以冷酒送下。

  [功效与主治]小儿诸疟不拘久近。

  甘草防风

  [组成]防风30克,羌活30克,甘草30克,桂枝3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每次服用15克,迎其发而服之。

  [功效与主治]疟疾发在处署以前,头颈痛,有汗,脉浮,恶风。

  柴胡草果

  [组成]柴胡15克,甘草15克,草果15克,常山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500毫升,煎煮至300毫升,露放1夜,发日预先温服。

  [功效与主治]疟疾。

  人参白术散

  [组成]人参30克,白术30克,生姜12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煨熟,煎煮服用。如夜发时,则加用当归。

  [功效与主治]疟疾。

  常山鸭蛋

  [组成]常山90克,鸭蛋7枚。

  [制用法]将常山研磨为末,与鸭蛋同入沙锅煮至极热。病发时取煮热的鸭蛋握于手中,冷即换之,仍将握过之蛋再煮再握,候疟止方停。下次发时,以前煮握2—3次后,即可止矣,此药不伤元气,大可用也。

  [功效与主治]疟疾。

  鳖甲白茯苓散

  [组成]醋炙鳖甲45克,大腹皮45克,白茯苓45克,常山4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锉散。每次服用6克,以桃、柳枝各7寸同煎,临发时服用。

  [功效与主治]疟疾久不愈。

  穿山甲红枣粉

  [组成]穿山甲30克,大红枣10个。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烧存性为末。每次服用3克,发日五更时,以白汤送服。

  [功效与主治]小儿热疟不寒者。

  前胡大黄汤

  [组成]前胡60克,常山90克,甘草90克,大黄90克。(www.xing528.com)

  [制用法]除大黄上药混合后加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加入大黄,煎取180毫升,分澄令冷。初服40毫升,中服50毫升,欲发则服55毫升。

  [功效与主治]疟疾,结实积热,烦扰目赤,寒热交替。

  瓜萎人参汤

  [组成]黄芩90克,人参90克,甘草90克,瓜萎根120克,柴胡24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粗末。每次服用15克,以水100毫升,取生姜3片,枣1个,煎至50毫升,去渣,温服不拘时候。

  [功效与主治]热疟。

  贝母当归方

  [组成]川芎9克,当归9克,柴胡9克,贝母4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未发疟时服用。

  [功效与主治]久疟。

  乌梅丁香

  [组成]乌梅1枚,丁香1.5克,槟榔3克,常山4.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切细,用作1服,用好酒浸泡1夜,临发日清晨饮之。

  [功效与主治]久疟不愈。

  常山槟榔丸

  [组成]好常山21克,槟榔9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细末,以鸡子清糊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次服用30丸,以温酒或醋汤吞下。未发先夜服一次,发日五更初再服一次。若久病则多服取效。

  [功效与主治]疟疾。

  黄丹白草霜

  [组成]白草霜12克,黄丹12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细研。每次服用6克,于发日空腹以米饮调下,不宜过2服。小儿以蜜水调下。

  [功效与主治]疟疾。

  麝香生黄丹末

  [组成]麝香0.15克,胡椒4.5克,生白明矾9克,生黄丹15克。

  [制用法]上药各自研为细末。临发时面对太阳坐定,用好米醋调药,置于手掌心,外加绢帕扎紧,以出汗为度。如阴天则以火炉烘脚。此药一料能治3人,年老身弱畏服药者更佳。

  [功效与主治]疟疾。

  陈细姜茶饮

  [组成]生姜9克,陈细茶9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以浓煎或微炒煎服用。

  [功效与主治]寒热疟。

  香椿生姜糖汁

  [组成]生姜30克,香椿树叶7片,红糖30克。

  [制用法]将香椿叶捣至极烂,以生姜1大块捣碎与红糖一同以水煎煮浓汁,浸泡香椿叶。临发前一个小时,连渣热服,即可。

  [功效与主治]疟疾。

  云母龙骨

  [组成]龙骨15克,蜀漆(烧去腥)15克,云母(烧3日夜)15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杵为散,未发病前,以浆水服用1.5克。

  [功效与主治]疟疾。

  人参姜汁

  [组成]人参3克,生姜3克。

  [制用法]上药加水250毫升,煮取100毫升,露放1宿,再煮,温服。

  [功效与主治]疟来日迟,脉濡寒热,腹微满,四肢不暖。

  青蒿马鞭草

  [组成]官桂150克,青蒿150克,冬瓜叶150克,马鞭草150克。

  [制用法]上药焙干后共同研为末,以水糊丸如胡椒大小。每次以30克分4次服用,于当发之前一小时服尽。

  [功效与主治]疟疾。

  知母汤

  [组成]白芷6克,知母15克,石膏15克。

  [制用法]将上药混合后以水煎煮服用。

  [功效与主治]热疟。

  甘草大黄丸

  [组成]桂心120克,炙甘草120克,大黄120克,常山120克。

  [制用法]上药混合后共同研为末,以蜜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小。每日晨起服用6丸。

  [功效与主治]疟疾。

  白矾混饭

  [组成]饭2.1克,白矾(研末)0.9克。

  [制用法]将白矾与饭混合为丸9粒,临发早晨服用。

  [功效与主治]疟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