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有效治疟疾方-当代妙方验方精粹

有效治疟疾方-当代妙方验方精粹

时间:2023-12-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又方常山叶250g,生姜500g(捣汁),水泛为丸,每服2~3g,1日2次。各地用量常山6~12g,槟榔3~12g。方七柴胡25g常山16g水煎,在发病前分3次冷服。治恶性、间日、三日疟。习惯性流产之孕妇忌服。方十常山9g甘草3g水煎,于发作前3小时服。又方治疟疾,以本方加青蒿31g。疟发作前8小时服,服隔2小时服1次,每服4粒,共服12粒,如当日未止,下次再服。

有效治疟疾方-当代妙方验方精粹

方一

【处方】 常山叶31g

【用法】 水煎去渣,于发作前2小时服下。

【备注】 又方常山叶250g,生姜500g(捣汁),水泛为丸,每服2~3g,1日2次。

方二

【处方】 鲜常山叶

【用法】 捣烂,包手腕桡动脉处或揉团塞鼻孔内。

【备注】 又方:①常山、草果等份,研末塞鼻;②常山叶3张,乌梅3个,冰片0.3g,大枣半个,研细塞鼻;③白芷防风雄黄、常山各1g,研末塞鼻。

方三

【处方】 常山25g

【用法】 水煎,未发寒热前2小时徐徐服下。

【备注】 此方各地应用较广,每日用量自6~63g不等。但常山煎服,易引起呕吐,各地多釆用下列食品配伍服用:①常山63~125g,大枣20枚至500g(或加生姜几片),水煎至枣黑为度,分2日服完,枣肉亦可食;②常山9~19g,黄豆或黑豆豆腐豆豉31~94g,同煮1小时,将水煮干,取豆炒好,在疟未发前吃;③常山16~31g,秫米或粳米1杯,或红糖16g,水煎,发作时煎服;④常山、黄酒等份,同炒至酒干、常山焦黄色,取出磨粉,每日9g,分2次服;或用醋制,以20%蒜泥和丸如梧桐子大,发作前2小时吞服5~7丸。

方四

【处方】 常山8g 槟榔9g

【用法】 水煎,于疟发前2小时许温服。

【备注】 各地用量常山6~12g,槟榔3~12g。尚有在此方基础上加味的:①加红花13g,水煎服;②加知母、贝母各9g,勿煎过熟服;③加丁香3g,全蝎1个,水煎服;④加枳实、陈皮各3g,水、酒各半煎服;⑤加石膏9g,水煎服;⑥加高良姜13g,水煎服。

方五

【处方】 常山6g 乌梅肉4枚

【用法】 共研末,拌和,分2次吞服,早上服1次,临发前1小时服1次,开水送下。治间日疟、恶性疟。

【备注】 各地类似方中,常山用量多为6~9g,乌梅自4枚至31g不等。尚有在原方基础上加味的:①加牵牛子2g,研细末,开水冲服;②加山甲珠9g,水煎服;③加醋鳖甲25g,水煎服;④加甜茶9g,水煎服;⑤加甘草9g或加红糖、大枣各31g,水煎服;⑥加生、熟地黄各9g,水煎服。

方六

【处方】 常山6g 草果3g

【用法】 共研末,早、晚用温开水分服。

【备注】 各地常有常山与草果同用的,每次用量常山5~16g,草果3~9g不等,或加豆腐、姜、枣等,水煎服。尚有在此方基础上加味的:①加炮鳖甲13g,研末分吞;②加知母9g,水煎服;③加朱砂2g,贝母6g,研末分吞;④加苍术、白芷各9g,水煎服;⑤加青皮、甘草各3g,水煎服;⑥加鸦胆子15个,砂仁9g,水煎分服;⑦加雄黄3g,柴胡6g,研末,每早用大枣煎汤送服2g,连服4天。小孩忌服。

方七

【处方】 柴胡25g 常山16g

【用法】 水煎,在发病前分3次冷服。

【备注】 又方:①加法半夏16g;②加何首乌9g,甘草3g,服法同上。

方八

【处方】 常山9g 青蒿6g

【用法】 水煎服。在流行期间,每日服1次,连服3~5天。孕妇忌服。治恶性、间日、三日疟。

【备注】 又方:①加法半夏9g;②加川贝6g。水煎服。

方九

【处方】 常山9g 姜半夏5g

【用法】 研末混匀,分为3包,1日3次,发作前4~6小时服1包。8~12岁儿童服1/2;4~7岁服1/3。以糖汤冲服,最多连服3天。习惯性流产之孕妇忌服。

【备注】 又方:①常山2g,姜半夏9g,共研末,将药末装入两个鸡蛋内封好口烧熟吃;②常山31g,半夏19g,甘草31g,研末,每服9g,1日3次;③原方加柴胡6g,黄芩9g,水煎服。

方十

【处方】 常山9g 甘草3g

【用法】 水煎,于发作前3小时服。

【备注】 又方:①加桂枝9g;②加甜茶13g;③加赤、白芍各9g,均酒、水各半煎服,服后若吐可见效;④常山94g,甘草16g,青蒿31g,大蒜16g,共研为丸,每服9g。

方十一

【处方】 常山 黄连各9g

【用法】 以酒31g泡1夜,以瓦罐熬至7分,疟发前2小时服。

方十二

【处方】 常山9g 威灵仙5g

【用法】 水煎服。

【备注】 又方:①加槟榔、何首乌各6g,水煎服;②常山、威灵仙、何首乌各31g,鬼箭羽63g,共研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发作前服4~6丸。

方十三

【处方】 酒炒常山16g 酒炙鳖甲1个

【用法】 共为细末,每服9g,于疟发前2小时开水送服。

【备注】 又方治疟疾,以本方加青蒿31g。水煎服。

方十四

【处方】 常山 葛根各6g

【用法】 水煎,在发作1小时前服。每日1剂,连服3天。

方十五

【处方】 常山9g(半生半熟) 大黄6g

【用法】 水煎服。

【备注】 又方另加桂心、炙甘草共4味各等份,研末为丸如黄豆大,疟发前2小时服6丸,服药前先进热粥少许。

方十六

【处方】 常山9g 枯矾3g

【用法】 水煎服。

方十七

【处方】 常山16g 川芎13g

【用法】 水煎服。

方十八

【处方】 鸡骨常山94g(酒炒松脆) 朱砂31g

【用法】 研末,白蜜适量炼丸,如豌豆大。疟发作前8小时服,服隔2小时服1次,每服4粒,共服12粒,如当日未止,下次再服。患儿酌减。病重者或体强者酌量增加。

方十九

【处方】 常山6g 槟榔9g 草果仁6g

【用法】 水煎。发作前2小时服。

【备注】 又方:①加柴胡9g;②加甜茶6g;③加苍术9g;④加决明子22g;⑤加丁香5g。以上均煎服。

方二十

【处方】 常山 槟榔各9g 乌梅3g

【用法】 加乌豆12粒,水煎服。连服2或3天。

【备注】 以此方加味应用者较多,用量一般常山3~13g,槟榔3~9g,乌梅6~13g。又方:①加丁香2~6g;②加柴胡9g;③加何首乌25g,治久疟;④加知母8g;⑤加淡豆豉13g;⑥加桔梗3g;⑦加草果6g,马鞭草9g;⑧加甜茶9g,生姜3片(或枳壳5g)。以上均煎服。

方二十一

【处方】 常山 桃仁各9g 独头大蒜1个雄黄9g

【用法】 桃仁去皮,常山炒黄,共为末,做丸如豆大,每服12丸,温水送下。忌饮热开水。

方二十二

【处方】 常山叶5g 生山楂25g 生香附22g大红枣13g

【用法】 水煎露1夜,逢发作之晨炖温服。

方二十三

【处方】 常山9g 石膏13g 竹叶9g 糯米16g

【用法】 水煎服。

方二十四

【处方】 苍术(米泔水炒) 柴胡 蜀漆(酒炒)各9g 草果(去壳)3g

【用法】 水、酒各半合煎,在发病前4小时分2次服。

方二十五

【处方】 常山叶125g(姜、酒、醋炒透) 青、陈皮各5g 胆南星 法半夏各9g

【用法】 共研粉末,每服3g,发作前2小时用开水送服。

方二十六

【处方】 常山 云母石各9g 牡蛎12g(上2药共研细末) 干姜3g

【用法】 云母石、牡蛎末用常山、干姜煎水,分2次冲服。

方二十七

【处方】 柴胡6~25g

【用法】 水煎服。

【备注】 又方①柴胡9g,黄芩3g,茶叶6g,水煎服;②柴胡、黄芩、椿根皮各9g,水煎服。

方二十八(www.xing528.com)

【处方】 草果仁6~9g

【用法】 研末,开水送服或煎服。

【备注】 又方:①草果仁6g,白矾2g,研细末,开水送服;②草果3~5枚,水煎,加蛇胆少许服;③草果13g,豆腐125g,水煎,发作前2小时吃豆腐喝汁;④草果13g,槟榔9g,胡椒6g,共为末,每发前半小时服9g;⑤草果6g,乌梅8个,乌枣4个,炙甘草6g,水煎服;⑥草果、苍术各16g,雄黄13g,朱砂3g,研细末,每次服3g;⑦煨草果、炮山甲各3g,研细末,疟发前4小时用酒吞服一半,隔2小时再服一半。

方二十九

【处方】 乌梅10个 红糖适量

【用法】 发作前煎服2或3次。

【备注】 又方①乌梅、槟榔、红花各13g,水煎服;②乌梅13g,槟榔19g,草果13g,大枣7枚,水煎服。

方三十

【处方】 川贝母 半夏各等份或川贝母187g生半夏125g(或生半夏倍量于川贝母)

【用法】 二药共炒黄,研为细末。服3~5g,于疟发前2小时,姜汁送服。

【备注】 又方:①加法半夏9g,贝母、白矾各6g,为末加酒分3次服;②川贝31g,生半夏63g,生姜汁16ml,为末,每服4g;③生半夏16g,贝母125g,天南星31g,共研细末,生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4g;④半夏、贝母各63g,槟榔31g,密陀僧16g,乌梅适量为丸,每丸重0.3g,1日3次,每次饭后5丸;⑤贝母、半夏各13g,何首乌16g,青皮13g,水煎服。

方三十一

【处方】 生姜

【用法】 捣汁1杯,露1宿,次早冷饮,或姜9g炒黑为末,温酒服。

【备注】 又方:①生姜16~31g,白术31g,水煎服;②生姜、细茶叶各9g,水煎服。

方三十二

【处方】 生姜125g

【用法】 捣烂,做4个小饼,在疟发前1日晚,将药饼敷贴在4个膝眼上(或敷寸口),外面加1油纸(菜叶亦可),用布包上,至半夜药性渗透时,便觉其热如烘,全身发汗,等汗出后,即将药除去。疟疾但热不寒者忌用。

【备注】 又方:①用生姜、生葱各6g,同捣敷;②加生附子(或生香附)13g,同捣敷。除多数敷膝盖外,亦有用生姜、大黄各3g同捣,在疟发前2小时贴脐上。

方三十三

【处方】 辣椒子6g 白矾(小指头大小)1块

【用法】 辣椒子炒熟捣粉,加上白矾粉,共和匀,分成2份,于疟发前1小时开水吞服1份。

方三十四

【处方】 独头蒜7个

【用法】 将蒜头配热酒服。

【备注】 又方:①独头蒜放炭上烧熟,每服3g;②大蒜捣烂调蛋清服。

方三十五

【处方】 威灵仙16~46g

【用法】 水煎或酒煎服。

【备注】 又方:①用威灵仙、青蒿各9g,水煎服;②用威灵仙、何首乌各16g,水煎服;③用威灵仙13g,刘寄奴19g,干姜16g,高良姜9g,仙鹤草19g,水煎服。

方三十六

【处方】 青蒿16~25g

【用法】 捣汁服或水煎服或研细末开水送服,或捣烂敷脐,每日1次。

【备注】 又方:①青蒿16g,浙贝母9g,肉桂3g,共研末,分两次加水酒服;②青蒿19g,草果5g,水煎服。

方三十七

【处方】 陈艾叶9g 穿山甲3g

【用法】 水煎服。

方三十八

【处方】 鸦胆子仁

【用法】 每次10~20粒(装胶囊内服用),1日3次。

方三十九

【处方】 知母叶9g 鸡蛋2个

【用法】 调匀煎服,发作前服为佳。

方四十

【处方】 苦参

【用法】 打碎用水洗出粉,取其粉晒干,每次3g,连服2天,或焙干研细,醋调和为丸,如黄豆大,每服7粒。

方四十一

【处方】 阿魏2g 大枣5个

【用法】 捣和为丸,1日分3次服完。

【备注】 又方用阿魏、朱砂等份研末,做成1g重丸,于疟发前2小时用开水送服1或2丸。

方四十二

【处方】 阿魏少许 普通膏药1张

【用法】 阿魏研细末,置膏药上,在发作前2~4小时贴肚脐上,发作过后去掉。

【备注】 阿魏用量多为0.6~2g,个别用3~16g。又方:①与雄黄或草果或大葱樟脑同用的;②以阿魏1g贴于手腕脉搏处,再用全蝎1只贴背上第3胸椎;③以阿魏少许棉裹塞鼻。

方四十三

【处方】 五倍子(微炒)2个 黑糖31g

【用法】 将五倍子捣细末,入黑糖,开水冲服。

方四十四

【处方】 芫花根

【用法】 研末做成小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丸。或取细末0.6g,装入鸡蛋,煨熟吃。

方四十五

【处方】 何首乌6~31g

【用法】 水煎服。或何首乌500g,酒750ml泡服,每次1杯,1日3次。也有用何首乌叶捣汁1小茶杯,炖热空腹服下。

【备注】 又方①何首乌25g,生黄芪、佩兰各13g,水煎服,治久疟;②何首乌、当归各16g,青、陈皮各9g,水煎服;③何首乌16g,苍术9g,甘草3g,知母16g,水煎服。

方四十六

【处方】 牛膝31g

【用法】 水、酒各半煎服。

【备注】 又方:①牛膝茎叶一握,酒浸服;②土牛膝31~46g,水煎加酒少许同服。孕妇忌服。

方四十七

【处方】 刘寄奴31g

【用法】 在疟疾发作之前3小时水煎热服。

方四十八

【处方】 枸杞根(即地骨皮)125g

【用法】 水煎服或泡酒服。

方四十九

【处方】 牙皂3g

【用法】 研末,炼蜜成丸,如豌豆大,每次3粒,水冲服。

方五十

【处方】 谷精草31g

【用法】 水煎,于疟发前2小时服。

方五十一

【处方】 鹅不食草(又名石胡荽)31~94g

【用法】 酒、水各半煎服,于疟疾发作前3或4小时或临发时顿服。亦可用此草揉碎成小团于疟疾发作前2小时塞入一侧鼻孔中。

【备注】 又方用鹅不食草6g,生香附3g,为末,于疟疾发作前加甜酒服。

方五十二

【处方】 马鞭草31~63g

【用法】 捣汁服或水浓煎或酒炖服,亦可研末,每服9g,开水吞服。亦可用马鞭草揉碎成小团,于疟发前2小时,塞入一侧鼻孔中。

方五十三

【处方】 老鸦酸草(即酢浆草)63g

【用法】 晒干研末,每服3g,疟于疾发作前2小时以开水冲服,连服数次。

方五十四

【处方】 半边莲125g

【用法】 同鸡蛋炖服,在疟未发前2小时服之。主治小儿疟疾。

【备注】 亦有用半边莲揉成小团,塞入一侧鼻孔中,治疟疾。

方五十五

【处方】 阴桃子7个或皱毛桃15个

【用法】 水煎或炖烧酒服,疟发前2小时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