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医美容基础:藏象学说应用

中医美容基础:藏象学说应用

时间:2023-12-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来研究阐述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对中医美容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运用藏象学说的相关理论,通过形体、容貌等外在的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功能状况,分析找出损美性病变的内在病理机制。总之,藏象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

中医美容基础:藏象学说应用

藏象学说是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来研究阐述人体的生命现象及其规律,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同时对中医美容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人的形体、容貌作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体内在脏腑的功能是紧密相连的。只有脏腑功能正常发挥,人的形体、容貌才能处于健康、协调、自然的美丽状态。反之,人体的形体、容貌也是内在脏腑功能的外在反映,故通过观察形体、毛发、皮肤等的外在表现,可以测知脏腑的功能状况,并通过调节内在脏腑的功能,来维护人体外在的健美,或修复人体损美性病变。藏象学说在中医美容学的应用包括:

1.分析损美性疾病的病理变化 藏象学说认为,五脏虽居于体内,但五脏与躯体组织器官之间都有着特定的联系,内在脏腑功能正常与否,影响外在相应组织器官的状态。运用藏象学说的相关理论,通过形体、容貌等外在的表现,来推测内在脏腑的功能状况,分析找出损美性病变的内在病理机制。如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至周身,发挥濡养全身脏腑组织器官的作用。心,“其华在面”,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心脉通畅,则面部皮肤得到血的濡养,表现为面部皮肤富有弹性、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的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充分的滋养,则表现为面色枯槁,暗淡无华;若见面色青紫,并伴心悸,舌紫暗、有瘀斑,脉涩,则为心脉瘀阻所致的病理表现。

2.指导损美性疾病的临床辨证 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病变可以在体表的组织器官反映出来。所以,根据四诊搜集到的临床资料,结合脏腑和躯体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可以指导临床损美性疾病的辨证诊断。如面部皮肤的黧黑斑可以从斑色形态和兼有症状进行辨证。如斑色深褐或略带青蓝,弥漫分部,以面颊部为主,兼有情志抑郁,胸胁胀痛,急躁易怒,女子月经不调或痛经,经前斑色加深,两乳胀痛,舌质暗有瘀斑,脉弦等,此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故辨为肝气郁结证;若斑色黄褐,状如尘污,面色萎黄,形胖,神疲乏力,兼有不欲饮食,便溏,女子白带增多,月经色暗淡,脉弦细等,此为脾失健运,气血不足,痰湿内聚所致,故辨为脾虚湿聚;若斑色褐黑,边界清楚,面色晦暗,形瘦体弱,兼见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心烦,口干便结,舌红少苔,脉沉细等,为肝肾不足,阴虚火旺,瘀热留滞所致,则辨为肝肾阴虚,瘀热留滞证。(www.xing528.com)

3.确定防治原则 中医防治疾病原则的确定,是以辨证为前提依据的,且离不开藏象理论的指导。如肥胖,中医认为多与痰、湿,特别是脾虚有关。如肥胖兼有疲倦乏力、胸闷气短、多汗、肢体肿胀,辨为脾虚湿盛证型,治疗则以健脾益气、利水消肿为主要法则。

中医美容保健方法中有一些饮食、药物疗法,也要根据不同体质、年龄、性别以及脏腑的功能状态来因人而施。如能使面容光泽红润的“悦颜色”中药美容法,就根据不同个体体质类型,而有相应的不同美容方法,如面色淡白或萎黄,常伴有头晕、心悸、健忘、腹胀、便溏等症状者,应以健脾养心、补益气血为主要的方法;若食欲较差,或强制节食以减肥,或有慢性胃肠疾病者,应以健脾益胃为主要的方法;面色较黑或晦暗、房劳过度或生育过多者,则以补益肝肾为主要美容方法。

总之,藏象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中医临床各科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美容的理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