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加快经济转型:三大行动纲领!

加快经济转型:三大行动纲领!

时间:2023-12-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这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和统揽全局的指导意义。

加快经济转型:三大行动纲领!

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要求主要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推动我国经济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达到小康。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系列比较严重的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有: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环境资源代价过大;核心技术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与消费不平衡,内需与外需不平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等。上述这些问题表明,我国经济发展在“快”的方面表现突出,但在“好”的方面却问题不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党中央就明确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九五”计划提出了实现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任务,要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党的十六大以后,这一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提升到了新的阶段和水平。党的十七大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思路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这是总结我国现代化建设长期实践得出的重要结论,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会,是根据现阶段我国发展的客观实际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2010年2月,中共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作了专题讲话。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工夫、见实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工作是八个“加快”: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八个“加快”各有侧重、相互依存、互为补充,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三个转变”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要求的具体化、明确化,并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这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和统揽全局的指导意义。全会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勾画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方针,这就是: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些思想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途径,同时也表明我们党对于科学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提出了形成新的发展方式的四个“着力点”:一是着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二是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三是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四是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这些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新优势构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新体制与新机制,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更多依靠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更多依靠节约资源和循环经济推动,更多依靠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www.xing528.com)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要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更加自觉地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全过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相互联系的,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打胜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场硬仗,把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