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太阳经药在脑血管疾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太阳经药在脑血管疾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4-01-0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彼时寒变为温病,量为减用,入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营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腠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入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元机》之法,卓越千古。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

太阳经药在脑血管疾病社区护理与自我管理中的应用

1.《汤液本草》 夫麻黄治卫实之药,桂枝治卫虚之药。桂枝、麻黄虽为太阳经药,其实荣卫药也。以其在太阳地分,故曰太阳也。本病者,即荣卫,肺主卫,心主荣为血,乃肺心所主,故麻黄为手太阴之剂,桂枝为手少阴之剂。故伤寒、伤风而嗽者,用麻黄、桂枝,即汤液之源也。

2.《药品化义》 麻黄,为发表散邪之药也,但元气虚劳力感寒或表虚者,断不可用。若误用之,自汗不止,筋惕肉,为亡阳证。至若春分前后,元府易开,如患足太阳经症,彼时寒变为温病,量为减用,入六神通解散,通解表里之邪,则营卫和畅。若夏至前后,阳气浮于外,肤腠开泄,人皆气虚,如患足太阳经症,寒又变热症,不可太发汗,使其元气先泄,故少用四五分入双解散,微解肌表,大清其里。此二者乃刘河间《元机》之法,卓越千古。若四时感暴风寒,闭塞肺气,咳嗽声哑,或鼻塞胸满,或喘急痰多,用入三拗汤以发散肺邪,奏功甚捷。若小儿疹子,当解散热邪,以此同杏仁发表清肺,大有功效。

3.《医学衷中参西录》 麻黄,为发汗之主药。于全身之脏腑经络,莫不透达,而又以逐发太阳风寒为其主治之大纲。故《神农本草经》谓其主中风伤寒头痛诸证,又谓其主咳逆上气者,以其善搜肺风,兼能泻肺定喘也。谓其破癥瘕积聚者,以其能透出皮肤毛孔之外,又能深入积痰凝血之中,而消坚化瘀之药可偕之以奏效也。且其性善利小便,不但走太阳之经,兼能入太阳之腑,更能由太阳而及于少阴,并能治疮疽白硬,阴毒结而不散。”“陆九芝谓:麻黄用数分,即可发汗。此以治南方之人则可,非所论于北方也。盖南方气暖,其人肌肤薄弱,汗最易出,故南方有麻黄不可过钱之语。北方若至塞外,气候寒冷,其人之肌肤增厚,若更为出外劳碌,不避风霜之人,又当严寒之候,恒用至七八钱始得汗者。夫用药之道,贵因时、因地、因人,活泼斟酌,以胜病为主,不可拘于成见也。

4.《本草正义》 麻黄质轻而空疏,气味俱薄,虽曰性温,然淡泊殊甚,故轻清上升,专走气分。凡风寒温热之邪,自外而来,初在气分者,无不治之。麻黄轻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寒,实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温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观于《本草经》主中风伤寒,去邪热气,除寒热之说,及后人并治风热斑疹,热痹不仁,温疟岚瘴,其旨可见。且仲景麻黄汤之专主太阳病寒伤营者,以麻黄与桂枝并行,乃为散寒之用。若不与桂枝同行,即不专主散寒发汗矣。抑麻黄之泄肺,亦不独疏散外来之邪也,苟为肺气郁窒,治节无权,即当借其轻扬以开痹着,如仲景甘草麻黄汤之治里水黄肿,《千金》麻黄醇酒汤之治表热黄疸。后人以麻黄治水肿气喘,小便不利诸法,虽曰皆取解表,然以开在内之闭塞,非以逐在外之感邪也。又凡寒邪郁肺,而鼻塞音哑;热邪窒肺,而为浊涕鼻渊;水饮渍肺,而为面浮喘促;火气灼肺,而为气热息粗,以及燥火内燔,新凉外束,干咳嗌燥等证,无不恃以为疏达肺金,保金清肃之要务,较之杏、贝苦降,桑皮、枇杷叶等之遏抑闭塞者,功罪大是不侔。(www.xing528.com)

5.《本草经读》 麻黄根节,古云止汗,是引止汗之药,以达于表而速效,非麻黄根节自能止汗,旧解多误。

6.《本草正义》 麻黄发汗,而根节专于止汗,昔人每谓物理之奇异。不知麻黄轻扬,故走表而发汗,其根则深入土中,自不能同其升发之性。况苗则轻扬,根则重坠,一升一降,理有固然。然正惟同是一体,则轻扬走表之性犹存,所以能从表分而收其散越,敛其轻浮,以还归于里。是固根荄收束之本性,则不特不能发汗,而并能使外发之汗敛而不出,此则麻黄根所以有止汗之功力,投之辄效者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