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发展陆权,抗衡海权

中国:发展陆权,抗衡海权

时间:2024-0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明智的选择,中国应该打造和壮大陆权,发挥陆权优势来抗衡美国及其盟国的海权压迫。中国需要发挥自身的各项优势,采取正确的国防策略、外交策略和经济策略,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陆权的核心国家,以强大的陆权抗衡美国及其盟国的海权霸权。“发展陆权,抗衡海权”是确保中国免除外患的战略前提,因此,必须成为中国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发展陆权,抗衡海权,可以化解中国外患,可以消除外患与内忧的共振所形成的巨大破坏力。

中国:发展陆权,抗衡海权

中国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峻的国际军事压力。美国的战略东移和对华围剿,显然是有备而来,但俄罗斯已经不再具备当年苏联的实力,也不再具有当年苏联对于美国的制衡作用。目前,在工业体系和国防实力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在国家财政收入还十分不稳定的情况下,中国需要独立地支撑着美国及其盟国的军事压力和经济压力。为此,我们需要再次关注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重新思考中国的全球发展战略。

地球由海洋和陆地构成,相应地形成了统治地球的两种权力,即“海权”和“陆权”。

伴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完成和海军力量的崛起,“海权”取代了“陆权”开始统治世界。中国作为陆权国家在近代史中所遭遇的屈辱其实在400年前西方探险家完成环球航行时就已经注定。历史上的英国和当今的美国先后代表着海权霸主国家主宰着世界直到今天。美国的战略东移不过是再次针对中国而展开的海权压迫。美国的海权力量完全掌控着中国的海上贸易通路和海上能源通路。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经济安全和能源安全存在着极大的变数。

面对美国及其军事盟国的海权压迫,目前中国选择了“以海权对抗海权”的模式,即通过壮大中国的海洋军事力量来对抗美国及其军事盟国的海上军事力量。与美国及其盟国的海上军事力量相比,中国并不具备技术优势和财力优势。在这场争夺海权的对抗赛中,中国以自己的弱势应对对手的强势。从博弈的角度看,中国的选择不属于上策。

作为明智的选择,中国应该打造和壮大陆权,发挥陆权优势来抗衡美国及其盟国的海权压迫。应该看到,中国发展壮大陆权势力具备地缘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和陆地军事优势。这是因为中国属于欧亚大陆的大国,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家具有良好的关系,具备发展陆权力量的巨大空间;中国已经掌握了高铁技术和石油管道运输技术,在发展壮大保卫陆路商品运输线和石油天然气运输线的陆上军事力量方面,中国具备技术优势、装备优势和成本优势;中国拥有强大的陆军和导弹部队,空中军事力量发展迅速,有能力壮大自己的陆权势力。可以说,现代科技发展特别是运输技术和手段的发展完全可以在地缘政治上恢复陆权的统治地位,使陆权可以战胜海权,恢复400年前的陆权辉煌。

中国需要发挥自身的各项优势,采取正确的国防策略、外交策略和经济策略,使中国逐步成为世界陆权的核心国家,以强大的陆权抗衡美国及其盟国的海权霸权。“发展陆权,抗衡海权”是确保中国免除外患的战略前提,因此,必须成为中国长期坚持的国家战略。

面对美国及其军事盟国的围剿,中国应该采取“海上积极防御,陆地主动进取”的突围策略。

(1)积极发展海上军事力量,力求保证中国海上运输线的安全,同时注意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谨防掉进美国的海上军备竞赛陷阱。(www.xing528.com)

(2)基于石油天然气的能源安全考虑,中国必须与那些决定能源供给和能源通道的国家结成经济同盟和军事同盟,即需要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伊朗结成经济与军事同盟,壮大世界陆权力量以抗衡美国的海权霸权。

(3)由于科技发展和军事打击速度的提高,陆军、空军和导弹部队必须走出国门。在地球成为地球村的情况下,军队只有走出国门,才能守住本土;只有扩大中国的军事投射半径,才能守住中国投资于境外的能源利益和经济利益。中国应该派出精锐部队进驻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国家,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保障中国的能源供给和能源通路。把精锐部队从境内调到境外,调到存在中国核心利益的地区,并不会增加更多的财政预算,但可以大幅度地提升中国的陆权力量。

(4)必须以中国现有的陆地军事力量为武器,发挥经济和贸易优势,把美国势力从中国周边国家赶出去。对于那些服从中国地缘政治军事利益的国家,中国给予经济援助和军事保护(如朝鲜、巴基斯坦和伊朗等);对于勾结美国、引狼入室的国家(如越南、缅甸),中国应该敢于动用公开的经济手段和隐蔽的军事力量进行清剿。

美国在主要海洋国家和地区推行“浮萍战略”,建立网状军事打击基地,以此建立和强化海权霸主地位。因此,中国也应该在周边国家、中东地区等欧亚大陆地区和非洲大陆地区建立类似的“浮萍式”军事基地,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壮大中国在全球的陆权势力,以有效的陆权战略抵御强大的海权霸权,确保中国的能源安全和投资利益。

中国企业的“走出去战略”必须与国家的陆权力量建设相互匹配。中国企业应该避免在世界各地进行撒胡椒面式的盲目投资。中国公司在伊拉克和利比亚的惨败教训告诉我们:在中国军事力量无法覆盖的地方,不能开展大规模投资;中国企业的跨国投资半径应该与中国军队的陆权势力半径相一致。这同时意味着中国企业在“走出去”之前,体现中国陆权势力的军事力量必须先走出去,必须与中国的国际盟友共同打造出可以保护彼此国家利益的陆权力量。通过合纵连横建立中国在欧亚非的陆权力量,可以迅速、有效、低成本地打开中国的国际生存空间,化解美国及其盟国强大的海权霸权压力。

发展陆权,抗衡海权,可以化解中国外患,可以消除外患与内忧的共振所形成的巨大破坏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