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情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技巧

网络舆情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技巧

时间:2024-01-0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来看,地方论坛常常是舆情相关苗头的首发地。在现实生活中,网民们归属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及不同的职业等社会统计范畴,但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他们却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不可否认,很多网络舆情与绝大多数网民并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很多网民的围观是基于非理性的冲动,为自己在现实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满寻找发泄口。

网络舆情收集研判与有效沟通技巧

面对纷繁复杂、瞬间演变的网络舆情,在全方位掌握网络舆情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归纳其中规律性的内容,探索其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深入了解网络舆情,为舆情信息的收集、研判和网络沟通做好准备,有助于把握舆情事件的发展和演变走势,快速采取符合网络舆情发展规律的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方式和方法,果断、迅速地进行舆情处置与网络沟通,避免舆情信息的持续发酵,避免网络意见的肆意发展,切实提高网络舆论引导的效果。

网络舆情是社会民意在互联网上的一种反映,表达形式也与网络直接相关,如新闻跟帖、论坛发言、贴吧讨论、网络签名等。网络论坛曾经是网络舆论的最高发区域,是网络舆论的最主要载体,也一度成为网络舆论的代名词。

新闻跟帖自出现之后就一直较火爆,也得到相关网站的力推。目前,无论是网络门户还是传统媒体创办的网站,大多设有新闻留言板,允许网民在浏览新闻后对该信息进行评论。尽管多数网站在通过敏感词过滤系统对网民留言进行过滤的基础上,还配备了专门人员对网民的评论进行审核,其中一些敏感和极端的信息、意见会被过滤而不会在跟帖中呈现,但网民还是通过各种“智慧”,如缩写、谐音、拼音、加插字符、英文等诸多方式,曲线地表达着意见。针对一些相当敏感的新闻信息,网站在发布信息的同时还会关闭评论,但从网民的点击与转载数量等行为来看,“此地无银”的效果并不明显。

此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给用户带来新的使用体验的同时,也为网络舆情的发生、传播提供了新的空间。首先是基于即时通讯软件在信息交流、人际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群功能,形成了一个人际交流的公共空间,其中一些群主以及领袖人物,更是在一些意见的发起和讨论中发挥了引领性的作用,加之群本身所具有的隐密功能,使其成为新兴的网络舆情的生成场,并在众多网络公共事件中发挥了显著功能。

而继博客、播客之后兴起的微博,集纳了前两者优点之大成,通过手机与网络的有效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发布的便捷性。由于融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诸多形式,使得微博的功能十分强大,而通过关注、粉丝等设置,又使得微博集成了人际传播、网络传播的优点,兼具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信息传播和观点沟通功能,从而使相关的新闻信息和舆情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到达最多数的用户。

在传统媒体主导的时代,尽管也存在着全国性的有影响力的媒体,但受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能力的制约,除了一些重大突发事件和极端事件,地方性新闻事件很难在全国产生大的影响。不仅如此,即便这些事件在各地方都有普遍性存在,受媒体新闻选择的影响,也很难受到全国性媒体的关注。而且,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交流互动的成本比较高,效率比较低,也影响了与受众之间的共鸣。

在网络普及的当下,地方性论坛因其聚焦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受众在心理上以及地理上都比较接近,从而受到当地以及与当地有某些联系的人群的欢迎,发帖者、跟帖者以及访问者都比较活跃。从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来看,地方论坛常常是舆情相关苗头的首发地。(www.xing528.com)

从发展趋势来看,地方网络论坛呈快速发展的势头,覆盖范围快速下移,拓展至区县一级甚至某些发达地区的镇乡层级。全国著名的地方论坛,如京华论坛、湖南红网论坛、杭州19楼空间、合肥论坛、温州论坛等,栏目设置与现实热点的吻合度非常高,城市民生版块更是因信息与受众的高度贴近,使得信息更新频率及互动程度都非常高。

在海量的网络舆情信息中,在不断爆发的舆情事件中,或出于网民自发,或由相关网络“把关人”、网络意见领袖“策划”,参照近年来轰动网络甚至席卷全国的舆情事件,将不断涌现的舆情热点进行分类化、标签化,使得网络舆情事件不再成为个案,而成为类型化、系列化中的一个案例。如针对基层公安系统的系列非正常死亡事件,标签为“××死”;将一些出格的言行标签为“史上最牛的×”,等等。

这种现象有越来越普及的态势。究其原因,既有网络舆情在地域和行业上的共同性,一些地区以及行业成为舆情的高发区域,使得公众形成刻板印象;也有相关舆情信息和舆情事件在主体、原因、结果等方面存在着诸多相类似的地方,使得网民在面对解释时有些厌烦而无奈,如“临时工”现象。此外,一些包括传统媒体记者在内的“把关人”,如论坛的编辑、版主等,出于吸引关注的目的,也喜欢将特定的事件帖上“××门”、“史上最×”等标签。

在现实生活中,网民们归属于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群体、不同的年龄阶段及不同的职业等社会统计范畴,但作为网络舆情的主体,他们却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特征。在话语权上,他们往往是弱势的一方;在经济地位上,他们常常处于社会的底层;在利益方面,他们每每是利益受损的一方。从利益申张的角度来看,他们往往是在现实体制中申诉受阻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求助于网络。

在对网络舆情的参与方面,他们也呈现出一些规律性的趋势,值得我们关注:首先,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且主动关注的热情持续不减。其次,网民们关注的舆情信息大多与民意的关注热点,与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相一致。在突发事件以及群体性事件方面的关注,可能随着社会热点的变化而呈现出变化的趋势。但总体而言,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的关注,则显得相对比较长期。此外,网民对网络舆情的参与呈现出群体化的趋势,他们根据自己所持的信念、职业、年龄、个性以及兴趣爱好等不同,组成并聚焦在不同的群体之中,广泛分布于网站、论坛等网络平台中,并通过群进行内部交流和沟通。因某群所持对相关信息的关注以及特定观点的支持,使得该群对某些意见、信念、态度呈现出强化趋势。

不可否认,很多网络舆情与绝大多数网民并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很多网民的围观是基于非理性的冲动,为自己在现实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不满寻找发泄口。但近年来,借助网络相关论坛和社群,将一些特定的政治见解、价值观念、专业爱好等聚集在一起,如人民网“强国论坛”、凯迪社区的“猫眼看人”等,形成一种理性的利益表达机制、诉求群体利益的平台;从表达不满和愤怒情绪、充当社会解压阀等功能,向积极表达诉求的方向进行转化,这不仅彰显了网络的力量,也推动着网络和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