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案例分析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案例分析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五节网络舆情研判案例分析一、伪造国家机关公文:47号公告2011年8月12日,有网站刊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即所谓“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公告”并作了解读,公告文中标记发布日期为2011年7月31日。显然,这是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一个网络舆情。上述情况表明,网络舆情的研判工作还有待加强。因此,网络舆情的及时研判是极其重要的。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案例分析

第五节 网络舆情研判案例分析

一、伪造国家机关公文:47号公告(11)

2011年8月12日,有网站刊登《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即所谓“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第47号公告”并作了解读,公告文中标记发布日期为2011年7月31日。由于涉及时下备受关注的“年终奖税收”计算方式,经国内多家媒体转载、放大,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议论。

15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声明称,近日,有人盗用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第47号)”并作解读,该文及解读内容在媒体刊登后,严重误导了纳税人。税务总局表示,税务总局从未发过该文件及解读稿,此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税务总局将依法行使追究伪造公文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10月25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新闻宣传局通报,在网络上流传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规定的47号公告”已查明属于编造的谣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网络新闻宣传局、公安机关已责成属地管理部门依法依规对制造和传播这些谣言的责任人和网站予以惩处,经公安机关查明系上海励某杜撰而成。公安机关对在网上伪造国家相关文件并传播的励某依法作出行政拘留15天的处罚。

●舆情研判简评

作为税收与分配制度改革的相关内容涉及各方利益,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相关部门理应更及时捕获相关消息,更及时研判,有效应对。如果主管部门有相关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软件,就可以监测到网络疯传的相关文件和信息,可以于第二日或者更早获知相关信息,及时给予辟谣。但国家税务总局迟至8月15日才发布相关声明。网民是否会质疑:对于中央级国家机关的红头文件都可以伪造,都不可信,还有什么是值得我们信赖的?显然,这是会影响政府公信力的一个网络舆情。上述情况表明,网络舆情的研判工作还有待加强。

同时,相关部门对此网络舆情的应对也显得不及时,反应应该更加快速,对于查处制造和传播谣言者以及公开澄清事实的时间也应更快。如果是其他更具危害性的网络谣言,恐怕其危害性就不仅于此。

二、地震谣言百万人露宿街头(12)

2010年2月20日至21日,关于山西一些地区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通过短信、网络等渠道疯狂传播,由于听信“地震”传言,山西太原晋中长治、晋城、吕梁阳泉六地几十个县市数百万群众2月20日凌晨开始走上街头“躲避地震”,山西地震官网一度瘫痪。21日上午,山西省地震局发出公告辟谣。

山西省公安机关立即对谣言来源展开调查,经查明造谣者共5人。

35岁的打工者李某某最先将道听途说的消息编写成“你好,二十一号下午六点以前有六级地震注意”的手机短信息发送传播。他被晋中市公安局榆次区分局行政拘留7日。

一名20岁的在校大学生傅某某在网上看到有关地震的帖文后,便在百度贴吧发布《要命的进来》帖文:“我爸的一个朋友,国家地震观测站的,也是打电话来,说震的几率很大!大约是90%的几率,愿大家好运!这绝对权威!”他被行政拘留5日。

在太原打工的韩某某出于玩笑,以“10086”名义发送“地震局公告:今晚8时太原要地震,请大家不要传阅,做好预防工作,尽量减少人员伤亡”的信息。他被行政拘留10 日。

在北京打工的张某为了提高网上点击率,先后在百度贴吧等多处发布《最新山西地震消息》:“山西2010年2月21日地震消息,据官方报道,山西吕梁地区死亡36人,伤亡人数正在统计中。晋中、太原、大同等地未来72小时可能发生不下30次余震,余震范围包括山西晋中、晋南地区、山东西部、河南北部,大家及时防范。”他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24岁的工人朱某某为了起哄,在百度贴吧发帖称“山西太原、左权、晋中、大同、长治地震死亡100万人”。他被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

●舆情研判简评

相关政府部门获知此非地震局官方发布预警信息,直接研判结果是:具有高度风险的网络谣言,会引发社会恐慌,导致社会不稳定,应及时上报省、市政府等上级部门和相应党政部门主要领导人,应多个部门(市政府、宣传部门、地震局、网监部门、新闻办、公安局、信息中心)快速协同应对,及时辟谣,及时澄清。

由于没有确认的消息,加之人们的恐惧心理,网络谣言就此形成。应该说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研判谣言和应对谣言是及时有效的。不可想象,如果像对待上述伪造公文事件,两三天后才作出回应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

该地震谣言导致百万人露宿街头,如果没有及时判断谣言的性质,及时作出回应,可能会引发社会恐慌,导致踩踏事件或群体性事件等连锁反应。因此,网络舆情的及时研判是极其重要的。

由于网民的法制观念淡薄、从众心理等,会加剧网络舆情的传播和危害程度,所以对网络舆情的及时应对,对谣言的及时澄清,对网民的宣传引导显得尤为必要。案例中有的网民因为一时兴起,有的为了开玩笑,有的为了提高点击率,有的因为从众起哄而参与网络谣言的传播。

三、死都不下基层

厦大女博士赴贫困县调研称伙食太差要求配好车(13)

“政和考察收获:1.毕业后不下基层!2.毕业后坚决不下基层!!3.毕业后死都不下基层!!减肥,回去找个好男人。”这是一个叫“@璟好”的网友2012年8月3日在微博上发出的内容。

这个微博的博主是厦门大学的一名女博士。由于身份特殊,有关她的微博言论很快在网上引起非议。

据了解,这位厦大经济学院的女博士近日随校方组织的博士团到闽北山区的原国家级贫困县——政和县调研有关生态与经济发展的课题。她在微博上抱怨说:“吃的一点都不好,什么乱七八糟的,菜全部被吃光。哎,小地方,做事不行,而且他们显然不把我们学生放在眼里!”“破地方,过得太憋屈了!每天的饭都是那几个菜,一个重口味的师傅,县宾馆的厨师该换了!下午出去找吃的,也没个超市,买的尽是瓜子豆子好利友!”

这名女博士在3天的调研结束时发微博称,“明天,姐终于要告别这里了!你们慢慢玩吧,姐要和黄老师提前退场!求:1.统战部配个好车送我们;2.航班返回厦门一切顺利!”

负责安排博士团调研活动的中共政和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董礼义8月7日下午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这个名为“海西春雨行动”的活动是厦大统战部主动发函来希望地方配合的。博士团在政和调研期间,正好遇上台风,县领导都下乡抗台风去了。考虑到同学们的安全,县里建议他们不要到农村,让他们在政府有关部门了解情况,吃住就在接待条件最好的县宾馆。董部长说,他特地抽空从乡镇赶回县城,和县政协副主席一起设宴款待调研团,带队的老师说回去后会给县里发一份调研报告。(www.xing528.com)

然而,调研报告还未出笼,女博士在微博上的吐槽却引发了一场风波。在澳洲留学的网友“@ANUCAISLXY”在题为《厦大女博士,您到底骄傲了谁?羞辱了谁呢?》的博文中质疑:“出门要统战部配好车,入住要高配,吃饭要换着菜色和口味,逛街更要有各式商店、超市供其选择……这是来调研的吗?这样的调研人,能调研出什么?这样的调研人所做的调研,还有意义吗?”

共青团南平市委在官方微博中指出:“我们理解,生活条件短时间发生巨大差异给当事人带来的困扰,在个人微博上抱怨也算是人之常情,不必上纲上线。但是一个博士生在调研中,没有对欠发达地区民生的关注,只是一味抱怨物质条件,我们很难想象,这将会是国家的栋梁之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某些高校是否只是一句空话?”

网友“@五月在路上”担心,这位女博士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基层干部群众,对大学生社会实践不利。他认为,大学生联系暑期社会实践点本来就不容易,女博士“把自己端得太高了,这样幼稚地发微博抱怨,恐怕以后许多基层干部都不敢轻易接待了,学生们的境遇岂不雪上加霜?”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归根结底是教育出了问题,“她也是受害者,她只是通过微博说出了心里话,许多人都是这么想的……”

福建农林大学大二女生练勤说,有些人在基层待过之后会对基层很有感情,而有些人反而因此厌恶基层,从而想尽办法往上爬,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两种想法。她建议,“老师带队下乡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思想的变化并及时引导,以免好心办坏事”。

据网友透露,引发争议的这名女博士本身来自湖北农村,在校享受过助学金。许多网友要求该博士公开道歉,直到8月7日23点39分,她才更新微博,发表如下说明:“针对之前微博的不当言论,我在此诚挚道歉!!!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是为我们提供锻炼平台,政和县对于此次活动也是鼎力支持,我深表感谢!!!因为个人的一些私事导致自己心情不好,发表了一些不当言论,我深表歉意!!!请大家给我这个不成熟的学生一个改正错误的机会!我将深刻地反省!!!”

今天下午,记者分别致电厦大党委宣传部和统战部,工作人员表示未经校方授权,不便对此事发表看法。

●舆情研判简评

微博言论一出,笔者即意识到将引发较大范围的讨论,并给博主较大的压力。这本是一个个人言论,从发微博的言辞也可以看出,本是带有调侃意味的。但是微博一经发出,即引来几万的浏览量和几千条回复,这是微博博主始料未及的。《中国青年报》报道后,引来了其他诸多评论人员刊发的评论文章。《新京报》8月9日便刊发了《“死都不下基层”的矫情,你要听得懂》的评论文章。

从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的角度来说,相关组织和个人应及时作出回应,或者道歉,或者承认言行的不妥,因为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就不属于私人言论,如果作为私密日记保存,不予公开,网民就不便批评或指责,毕竟我们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或者强行改变一个人的世界观。但另一方面,大学作为一种公共组织,承载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应将其作为与自身有关的网络舆情,积极回应,积极引导网民理性讨论。

同时,我们也应思考,为何一个个人言论会引发网络大讨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与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导向相背离,党和国家一直在引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西部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工作,博主的言论与此不一致。二是与党和国家的群众政策和群众路线相背离,我党始终强调“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正是要求各级党政工作人员多下基层,多与群众联系,与群众打成一片,一个脱离基层的研究人员也很难作出出色的研究。博主的言论有将党和政府与群众隔离之嫌。三是艰苦朴素,吃苦耐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博主的言论有挑战传统伦理道德的意思,触发了网民敏感的神经。四是无论是从个人成长来说,还是对一个较优秀的公务人员来说,基层经历都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我国公务员招考、考核、晋升的基本制度之一,博主言论与此不一致。五是因为博主言论谈及的基层调研涉及相关地方政府,涉及当地公共事务管理,从而导致该言论成为公共话题。

为何一个个人言论会成为较大范围的网络舆情?这是网络舆情研判人员应注意思考的问题。

【注释】

(1)李昌祖.网络舆情研判的类型分析及其制度建设的途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0.6

(2)同上。

(3)程亮.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内容与流程[J].中国记者,2010.2

(4)中共中央宣传部舆情信息局.网络舆情信息工作理论与实务[M].学习出版社,2009

(5)程亮.网络舆情研判方法的探析[J].新闻与写作,2010.3

(6)程亮.网络舆情研判机制的内容与流程[J].中国记者,2010.2

(7)王青、成颖、巢乃鹏.网络舆情监测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综述[J].情报科学,2011. 7

(8)谈国新、方一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情监测指标体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9)谢海光、陈中润.互联网内容及舆情深度分析模式[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3

(10)曾润喜、徐晓林.网络舆情突发事件预警系统,指标与机制[J].情报杂志,2009,(11):52—54

(11)黄庆畅,张洋.网络谣言害人害己社会公众勿信勿传——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N].人民日报,2012—04—16

(12)黄庆畅,张洋.网络谣言害人害己社会公众勿信勿传——近年来在社会上产生严重后果的十起网络谣言案例[N].人民日报,2012—04—16

(13)陈强.厦大女博士赴贫困县调研称伙食太差要求配好车[N].中国青年报,2012—08—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