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揭示内涵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揭示内涵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网络舆情的内涵据文献考证,“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在乾宁四年的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目前国内外对舆论的概念并无一致观点,但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据此可见,“舆情”的基本含义应为民众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等,因此网络舆情的基本含义就是网民的情绪。而网络舆情,则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网络舆情研判与应对:揭示内涵

第一节 网络舆情的内涵

据文献考证,“舆情”一词最早出现在《旧唐书》中,唐昭宗在乾宁四年(公元897年)的一封诏书中称:“朕采于群议,询彼舆情,有冀小康,遂登大用。”(1)此后,“舆情”一词在我国历史文献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在《四库全书》中,“舆情”一词共出现了一千一百余次,分散在经、史、子、集各部中。在我国古代,“舆”本谓车厢,因即指车。《说文解字·车部》:“舆,车舆也。”“舆人”即为造车工人。《周礼·考工记·舆人》:“舆人为车。”到春秋末期,“舆”逐渐演化为轿子,“舆人”也被赋予抬轿子的人的意思,并逐渐涵盖了车夫、差役、小官吏和随车士卒等下层普通大众的意思。到了汉代,历史文献中的“舆人”,与“刍荛”、“庶人”一样,成为普通百姓的代名词。早期“舆人”、“舆情”这类词的出现和广泛使用,说明我国历史上的执政者已开始关注民意人心,并把“执政需要得民心”作为一条基本的治国理政经验。(2)

一、舆论与舆情

“舆论”一词在我国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王朗传》:“设其傲狠,殊无入志,惧彼舆论之未畅者,并怀伊邑。”其后,宋朝苏舜钦在《诣匦疏》中写道:“朝廷已然之失,则听舆论而有闻焉。”明朝胡应麟在《诗薮·唐下》中写道:“老杜律仅七篇,而首img7《张氏隐居》之作,既於舆论不合,又己调不同。”近现代诗人冰心在《寄小读者(十八)》中写道:“最可敬的是他们很关心船上别国人对于中国学生的舆论。”但在古代,该词一直与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相联系,百姓的自由言论被压制。在国外,舆论(Public Opinion)一词最早见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内一般译为“公意”,即全体人民的意志。此后,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一书中系统地评述了公众舆论,创造了舆论学。目前国内外对舆论的概念并无一致观点,但普遍认为舆论是多数人的共同意见。国内普遍认为舆情与舆论存在一定的区别,即舆论是多数人形成的一致的共同意见,是单种意见的集合。而舆情是零散的,非体系的,也不需要得到多数人认同,是多种不同意见的简单集合。当舆情产生聚集时就可能向舆论转化,因而舆情是一个比舆论包含内容更为宽泛的概念。

舆情在《辞源》(修订本)中,被解释为“民众的意愿”;在《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则被解释为“公众的意见和态度”。据此可见,“舆情”的基本含义应为民众的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等,因此网络舆情的基本含义就是网民的情绪。

所谓舆情,根据美国报业巨子、舆情学奠基人沃尔特·李普曼在其著作《舆情学》中写道:“舆情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网络舆情是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有学者对网络舆情的概念作出如下归结,即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公众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3)

对于舆情的内涵,国内的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认识。有学者指出:“所谓‘舆情’,实际上就是大众密切关心的热门话题或反映了某些社会心理的观点与看法,其较高层次是‘思潮’,基本层次是‘情绪’。大众传媒对此应有足够的敏感,并以恰当的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减少社会震荡。”(4)另有学者认为:“舆情即民意情况,涉及公众对社会生活中各个方面的问题尤其是热点问题的公开意见(外露的部分)或情绪反应(既可能外露又可能不外露的部分)。”(5)更多的学者对舆情概念的认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狭义上,王来华教授提出:舆情是指作为主体的民众对作为客体的国家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而网络舆情,则主要指使用网络者或俗称“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6)在广义上,舆情通俗地讲就是社情民意,是指社会各阶层民众对社会存在和发展所持有的情绪、态度、看法、意见和行为倾向。(7)

二、网络舆情

南开大学徐晓日认为,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公众在互联网上公开表达的对某种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倾向性的共同意见。(8)天津社会科学院刘毅认为,网络舆情是由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9)中山大学周如俊等认为,网络舆情从书面上理解,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10)华中科技大学纪红等认为,网络舆情就是指在网络空间内,围绕舆情因变事项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网民对执政者及其政治取向所持有的态度。(11)上述王来华教授是较早关注网络舆情的学者,可以看出,他认为网络舆情即是指网民的社会政治态度。

结合上述学者的观点,我们倾向于这么来界定网络舆情,即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即网民)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对公共事务,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某些组织或个人带有公共性的问题,政治问题等方面的具体事件而发表的情绪、意见、看法、态度、诉求的交汇与综合。我们的这一界定主要想强调或表达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网络舆情针对的事件是比较广泛的,但始终是带有公共性的,或者涉及公共事务,针对单个人的私人事务很难引起大家的注意或讨论。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讲,“郭美美事件”起因在于其在网络炫富,而引起网络广泛关注还在于其涉及中国红十字会,而中国红十字会这种非盈利组织是很重要的公共事务管理主体之一,显然网民质疑的不是郭美美个人年轻而有极其奢华的生活,而是质疑其是否与中国红十字会有关,触动的是公众的慈善和公益之心,最终,我们也看到事件给中国红十字会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针对的是具体、特定的事件。例如我们在网络上讨论交通拥挤问题,这是较为普遍的,属于网络舆论,就像茶余饭后的谈论一样。而2011年10月13日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女童遭两车碾压事件,引发的网民关于社会良知与冷漠、孩子的呵护与监管、社会的法治与道德等各个方面的讨论,即属于网络舆情。(www.xing528.com)

三是网民与网络也是比较宽泛的。网民主要指上网的公众个人,但政府、企事业单位、其他组织也可以是网民的一部分,例如政府组织通过微博参与讨论,也就成为网络舆情的参与者了,而现在很多组织包括政府、非盈利组织等公共组织以及企业都开通了相应的微博或博客。但是政府等公共组织更多的是承担引导作用,引导网络舆情向正面、理性的方向发展。

网络既包括通过计算机连入网络,也包括手机入网用户;既包括通过有线接入网络,也包括通过无线网络接入网络的用户;既包括了网络信息,也包括了手机短信。同时我们强调网络舆情产生于“网络这一公共空间”是为了与社会舆情相区别,而现代社会生活中,社会上的舆论、谣言几乎是不可能完全与网络隔离的,所以讨论网络舆情必然会涉及社会舆情,简而言之,网络舆情是舆情的一种。

四是这一界定的外延没有绝对的界限。随着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结合,网络舆情既可以指最开始通过网络而引发讨论的事件,也可以指最开始通过非网络进行传播,而最后通过网络进行发酵,使事件讨论扩大升级的情况。

五是网络舆情必然涉及情绪、意见、看法、态度、诉求的交汇与综合,这里强调“交汇与综合”,也就是说网民之间的观点、看法会相互碰撞,相互影响,产生新的观点,这是由网络的交互性决定的,尤其体现在新闻与事件的评论、跟帖、聊天室、QQ等即时聊天软件的群内多人讨论,部分网民的情绪甚至会被左右,产生“群情激愤”或者所谓的“网络暴民”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在涉及政治方面的问题、群体事件或暴力事件的时候,境外敌对势力会利用网络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来说,这是需要政府及时、有效地加以研判,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的。可以看出,这种“交汇与综合”效应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而这正是网络舆情研判和应对的复杂性之所在。

最后,要说明的一点是,我们在大多数情况下,讨论和研究网络舆情有一个预设前提,即该网络舆情涉及的具体事件,对政府、企业或某个组织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政府、企业或组织的形象或实质利益造成威胁。这一方面是由事件的公共性决定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如果事件产生了巨大的正面影响,其主要的评价大部分是正面的,则无需政府或事件主体进行太多甄别或应对。

三、网络舆情与社会舆情

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都是舆情的一种,都是对公共事务、社会热点问题所表达的意见和看法。网络舆情和社会舆情会相互影响、相互交织,难以截然分开,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2)

第一,二者传播方式与载体不同。社会舆情往往是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口传心授或传统媒体如报纸等,并以一定的意见、情绪、态度甚至行动倾向表现出来,而网络舆情的产生、形成、发酵的载体是网络,即网民的情绪、意见、看法、态度、诉求等都是在网络这一公共空间中进行表达。

第二,二者主体不同。社会舆情的传播主体是广大社会公众,作为网络舆情主体的网民只是社会人群的一部分,因此,网络舆情不能等同于社会整体的意见与看法,它只是反映以网民为主的某些社会群体或阶层的意愿与诉求。但二者会相互影响,网民在网络中的意见可能会受到社会言论的影响,社会公众在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意见也可能主动到网络中寻求表达的渠道或扩大影响。

第三,二者存在形式不同。社会舆情主要通过人们的街谈巷议、白纸黑字或行为举动等方式表现出来,网络舆情则是通过新闻跟帖、论坛、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搜索聚合等途径表达出来,网络留言、音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网络舆情声形兼备,具有可视性、直观性、可读性,其视觉冲击力是社会舆情所无法比拟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