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拒绝秦兴汉与佛教: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拒绝秦兴汉与佛教: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时间:2024-01-1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陆象山认为程明道那儿此意尚存,伊川已失。所以陆象山不能同意朱子对心的看法,而是主张人皆有“本心”,不止于“统性情”之心:[孟子]又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此“四端”在程子与朱熹都被视为与理不同的情,而在陆象山,四端就是本心。要成为圣哲,就是要扩充这个良知的本心。“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这说明,阴阳之气本身已经是道了。害我的本心的,就是欲望。

拒绝秦兴汉与佛教:从董仲舒到陆象山

陆九渊(生于1139年,南宋高宗绍兴九年,逝于1193年,光宗绍熙三年)字子静,后人称象山先生,江西抚州金溪(今江西临川)人。此人极有独自思考的能力。三四岁时,问父亲:“天地何所穷际?”天地有没有边儿啊?他父亲微笑不答,他就思考了好多天。年轻时就中了进士,一生也做过官,但终生最大成就就是创立心学。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才是接孟子之道统者(《陆象山全集》卷十,85页)。他这一生最尊崇孟子,从孟子心学得到了实质性的东西。对于二程,他赞许大程而批评小程,连带批评朱熹,他讲:

二程见周茂叔后,吟风弄月而归,有“吾与点也”之意。后来明道此意却存,伊川已失此意。(《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256页)

周子所传太极之义,主张我与世界的根本的相互依存、相互穿透,所以才能“吟风弄月而归”,万物皆可吟咏玩赏,无不有道。陆象山认为程明道那儿此意尚存,伊川已失。

不管陆象山本人意识到与否,他主张“回复本心”[其语曰:“《复》是本心复处”,“本心既复”(《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六,322-323页)]的学说,在思想功能上类似于佛学中的真如心,或如来藏心学,此学在禅宗达到极致。禅宗六祖是用过“自性”、“本心”这些词的。所以陆象山不能同意朱子对心的看法,而是主张人皆有“本心”,不止于“统性情”之心:

[孟子]又曰:“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去之者,去此心也。故曰:“此之谓失其本心。”存之者,存此心也。故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以与我者[性],即此心也。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陆象山全集》卷十一,95页)

陆象山经常引孟子,而且引得很贴切,因为他的思想与孟子确实有理路上的接续。人与禽兽就差那么一点儿,老百姓往往就丢掉了,只有君子把它存下来。“大人”就是不失那最原本的“赤子之心”,也就是天生的良知良能。其表现就是“四端”。此“四端”在程子与朱熹都被视为与理不同的情,而在陆象山,四端就是本心。天给予我的最原本的东西,就是这个心,而不是程朱讲的性。性是所谓“所以然”,它是靠后的,用理论去说的。心是直接呈现的、直接体验到的。你的纯意识,是一下就活泼起来的。在陆象山这儿,不再讲“性即理”,而是痛喝“心即理”!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

这样一来,格物致知就有了一个根源和着落。我们去格物致知的时候,出发点就是这个心,而且通过格物,要致的那个知就是对此心的开显。这一下就把他的学说变得简易了。不再是去格万物之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融会贯通。要像朱熹、程子那么广博,一般人很少有希望。陆象山则给你一个直接的希望。你的儒家工夫的成就,就在此心,只是让它回到本源就够了,不用再隔一层到格外物所得的理那儿。

良知[即本心]之端,形于爱敬,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所谓格物致知者,格此物,致此知也,故能明明德于天下。《易》之穷理,穷此理也,故能尽性至命。《孟子》之尽心,尽此心也,故能知性知天。学者诚知所先后,则如木有根,如水有源。(《陆象山全集》卷十九,152页)

要成为圣哲,就是要扩充这个良知的本心。格物致知的“物”,某种意义上就是“心”,是心的不同表现。致的那个知,也是这个心。这与程朱讲的很不一样,他们认为那个“物”是“气”的表现,里边有理。这样陆学就与我们讲过的佛家心学很相近。物是心的表现,就像如来藏心的生灭门,是真如心的生灭表现而已。《易》讲的穷理,穷的就是心这个理。《孟子》讲的尽心,尽的就是这个本心。

鹅湖之会表面上辩论的是为学之道,儒家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学、去成为儒者。陆象山的为学之道确实就有一个源头,有一个直接的开显的着落,这样就“简易”了,有捷径了。为了保证“心即理”,他反对朱子割裂太极之理与阴阳之气:

《易》之《大传》曰:“形而上者谓之道。”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况太极乎?(《陆象山全集》卷二,15页)

“一阴一阳已是形而上者”,这说明,阴阳之气本身已经是道了。他更忠实于《易传》的本文。朱子硬是主张“所以一阴一阳者”才是道体,这“所以”是程朱加上去的。一阴一阳已经是道,已经是太极,所以道和理本身已经是含气了。周敦颐也是这么个意思。所以心本身就算是“统性情”,但它是本源的、最根本的。它里边有气,但不妨碍它成为形而上之道。在这一点上,陆子把理气之分破掉了。

由此,他也不同意程朱式的天理人欲之辨:

天理人欲之言,亦自不是至论。若天是理,人是欲,则是天人不同矣。……如[像《老子》、《乐记》那样]专言静是天性,则动独不是天性耶?《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解者多指人心为人欲,道心为天理。此说非是。心一也,人安有二心?(《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252页)

那么陆象山就重视“情”了吗?也不是。这个心就是理,它与原本处的气还没分,但是它与情欲大不一样。实际上他将程朱割裂的理与阴阳之气(情),都收到一心之中,再在心里边区别本心与害此心之欲望(也是一种心)。所以,他讲的心,有本心,还有欲望、情欲,或者叫人欲。他一样也是要去欲的。(www.xing528.com)

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欲去则心自存矣。(《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二,242页)

害我的本心的,就是欲望。本心与欲望不可共存,这一点还是近似于程朱。不同的是,朱子是“去欲而存理”,去人欲而存天理,陆子则主张“去欲而存心”。两者不只是话语之别,还有一系列学说与实修方式的区别,以及结果之别。

所以他的学说充满了《孟子》的阳刚精神与“万物皆备于我”的气魄。比如他说:

吾之学问,与诸处异者,只是在我全无杜撰。虽千言万语,只是觉得他底,在我不曾添一些。近有议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本心]”一句,全无伎俩。吾闻之曰:“诚然。”(《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255页)

我不“杜撰”,你说我“立心”,那心本来就是那样的。与理学讲的理在那儿“平铺”着,不为尧存,不为纣亡,意思有些相近。我陆象山说不说本心,它都在那儿;朱元晦忽视不忽视它,它都还在那儿。我没“伎俩”,我只给你减担,让你的那个心暴露出来。他的语言非常生动,有的就像文化革命讲的话,比如“冲决网罗”。

《孟子·告子上》说到了:“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讲的,陆象山全部继承,但是孟子没有讲到“心即理”。孟子讲到了“理”,“心之所同然者”是理,我的心与别人的心相通的地方是理,但是他没有讲到本心就是理。而且经过宋明理学一二百年的发展,陆象山对理的理解,已渗透了华严的精神、禅宗的精神,这个理是太极化的理。这一点在孟子那儿毕竟还不明显。因此陆象山对于心有着比孟子更大的信心:

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四,252页)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陆象山全集》卷二十二,173页)

“知本”的“本”就是本心。你的学如果有“本”,就不用去总跟随着字义啊,知识啊,规则啊,正确不正确啊,它们都是我心的开显。这句话真是了不得。有些搞中国解释学的说,陆象山这个就是解释学。这不等于解释学。解释学要开显的是,你去读经典,你的视域与经典的视域有一个交融,它更有真理性,这叫解释学。“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这是宋明几百年中最强的对“心”的赞颂。当然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也有这个意思,但陆象山这儿将两边完全等同起来,非常有气魄。

他教学生、指点门人,常常利用情境中的时机来当场启发之,确实有禅宗的风格,如学生詹阜民的记录:

某方侍坐,先生遽起,某亦起。先生曰:还用安排否?(《陆象山全集》卷三十五,308页;参《宋元学案·象山学案》,1915页)

学生陪着先生坐着,学生要向陆象山请教什么是本心,陆象山什么也没说,忽的一下站起来了,学生根本不假思索也一下就站起来了,陆象山说:“还用安排否?”你的本心还用思虑筹划吗?这就是本心。我一站你就站,你根本不加思考,本心就豁然显露了对老师的“敬”。这是陆象山的纯时境化的指点方式。就像禅宗,禅宗一定要先把你的所有思虑之心给棒喝下去,呈现出你纯粹当下反应中的心。

[杨简(字敬仲)]问如何是本心?先生曰:“恻隐,仁之端也;……此即是本心。”对曰:“简儿时已晓得。毕竟如何是本心?”凡数问,先生终不易其说。敬仲亦未省。偶有鬻扇者,讼至于庭。敬仲断其曲直讫。又问如初。先生曰:“闻适来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敬仲本心。”敬仲忽大觉。始北面纳弟子礼。故敬仲每云:“简发本心之问,先生举是日扇讼是非答简。忽省此心之无始末,忽省此心之无所不通。”(《陆象山全集》卷三十六,320页)

杨简问:“如何是本心?”就像和尚问禅师:“如何是祖师东来意?”“如何做佛?”陆象山以《孟子》“四端之心”回应,但杨简觉得它太寻常,不得其至味。忽有卖扇子的来打官司,杨简把这个案子断完了,回来还问先生,这本心到底是什么。象山说,我听见你刚才断扇子的诉讼,谁对谁不对,你根本就不假思索,“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那随机而知者,就是你的本心。杨简大悟。这本心该发的时候就发,该收的时候就收,“无始末”,无把柄;它与我的意识的反思,与那种意义上的学问和格物致知没有关系。只要得了本心,你就开始走上儒家求学的正道,最后能够成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