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习心理催眠术,轻松击破行为困扰

学习心理催眠术,轻松击破行为困扰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道理都明白,可却做不到”,许多人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和困扰,道理已经知道得明明白白了,可就像被下了魔咒一般,无法控制自己。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催眠很常见,比如白日梦状态,坠入热恋的男女,陶醉于诗词歌赋的人,沉浸于故事中的孩子等。所以建议,在生活中,不管多忙,都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在休息时,可适量增加品茶下棋、欣赏诗词歌赋等的时间,甚至做做白日梦也好,将有益身心。

学习心理催眠术,轻松击破行为困扰

我也知道抽烟不好,可就是戒不掉;我也知道打骂孩子不好,可就是改不掉;我也知道偷偷查看对方手机短信不好,可就是忍不住;我也知道没必要反复检查门窗,可就是做不到。“道理都明白,可却做不到”,许多人都曾有过这种体验和困扰,道理已经知道得明明白白了,可就像被下了魔咒一般,无法控制自己。

既然道理都明白了,那为什么还会做不到呢?

——因为要改变的是心理模型

假如我做的菜很难吃,可又不知道为什么,后来终于有个诚实的朋友告诉我,是因为忘了放盐,于是我明白了,那我马上就能够做到;再假如和女孩约会时,她总是离我远远的,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终于有个诚实的朋友告诉我,应该勤换衣服,女孩对异味比较敏感,于是我明白了,那也能马上就做到勤换衣服。

为什么此时道理明白了,就能马上做到呢?因为这里要改变的是做事的程序,仅是完成一件事的流程步骤或方法。

而像抽烟、打骂孩子等,则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模型。前面我们已经谈过,一个心理模型的运作是比较严密的,由潜意识控制,在其外层有坚硬的保护壳,防止被恶意修改或破坏,所以,要修改一个心理模型,就必须先拆除其外层坚硬的保护壳,然后从潜意识里改变,才能让这个心理模型改变。

“道理都明白,可却做不到”,这句话里的“明白”,其实是表面上的明白,是概念上的明白,是指理解并认可某种道理或做法,认为是说得通的,而不是懂,只停留在意识层,而潜意识层并没有改变,故此,可以说做不到是理所当然的。

另外,正和“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样,倘若试图强行改变一个心理模型,那其保护壳则会收拢得更紧,更稳固,而此时因内心受多股力量拉扯,会非常痛苦。这并不是说,强行的改变一定不可行,只是过程中,人要承受强大的精神折磨,若改变的是重要心理模型,则可能会精神不堪折磨。而一旦改变不成,可能反而会更糟糕,比如戒烟不成,反抽得更凶,节食减肥不成,而吃得更多等。

反之,假如你要戒烟,你可试试看,口袋里随时带着香烟,并不要求自己一定不能抽,那你的心里则会很踏实,而不会像口袋无烟,心里空空,烦躁不安,很快又促使你购买香烟;此时,如果你再充分利用“拖延”的习性和追求进步的天性,“烟已在我手,再拖一会儿吧,同时也看看自己的耐心”,那你可能会很轻松地就把烟戒了。需说明,戒烟和拖延的愿望均不可过于强烈,不然,则不得法。

那要怎样才能做到,修改心理模型呢?

——运用催眠术,可轻松修改心理模型

随着主体进入催眠状态,心理模型的保护壳就会渐渐地松散,直至全部自动拆除,潜意识完全显现出来,此时,即可轻松地修改、重组心理模型了。(www.xing528.com)

所以,要修改一个心理模型,运用催眠术具有见效快、直接、彻底等特点,是首选方法。

一般来说,引导进入、运用催眠,可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由催眠师或学习过催眠术的人,引导他人进入催眠或自我催眠状态,一般具有特定的目的,比如修改某个心理模型。引导进入催眠状态的方法,从自然产生的催眠现象中学习总结而来。为区分自然中产生的催眠,此情况暂且称为人为催眠。

当前,催眠术主要应用于心理治疗,也常应用于教育培训、人际沟通、产品销售、品牌建设广告设计、潜能开发、创意创作等方面。

第二种情况,自然而然产生的催眠。据科学家研究,平均每90分钟,人就会自动进入一次催眠,深度视心灵成长需要而定。同时,艾瑞克森认为,进入催眠是每个人心灵成长所需要的。

这种自然而然产生的催眠很常见,比如白日梦状态,坠入热恋的男女,陶醉于诗词歌赋的人,沉浸于故事中的孩子等。

这容易给人一种感觉,即自然中产生的催眠,几乎无所用处,因为其随意性比较大。其实不然,只能说人为催眠更具针对性,而自然催眠则偏向于内在需要。人每天都需要面对外在的各种变化,所以,也需要每天都进行一些适度的自我调整,来适应这些变化,称为自我修复。而自然中产生的催眠,为自我修复提供了条件。

假如用过度的理性思维来阻止自然催眠的产生,那就是阻碍自我的修复,长期如此,就会不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或出现某些心理问题,并与自我的资源、智慧相分离。

同时我们知道,过于强烈、无序和强硬的态度,不但无益于自我修改,还会催生有问题的心理模型产生。

所以建议,在生活中,不管多忙,都需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休息,注意劳逸结合;在休息时,可适量增加品茶下棋、欣赏诗词歌赋等的时间,甚至做做白日梦也好,将有益身心。

不断重复某种自我暗示,如:“我一定要成功”“我很自信”“我一定要……”等,在短期内,虽可能激发某种动力,而从长远来看,是有害而无益的,且暗示语言越具体者,其害处越大。理由有二,其一,绝对化的暗示,是拒绝灵活,不利于自我修复,长期如此可能会出现脱离现实的问题;其二,强烈、强硬的态度,容易催生有问题的心理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