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学点心理催眠术,快速实现心理行为转变!

学点心理催眠术,快速实现心理行为转变!

时间:2024-01-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好与不好取决于何时和如何表达。在治疗中发现,我国另一个因素也表现比较明显,成长中父母过多地教育孩子什么是绝对“对的”与“错的”、“好的”与“坏的”。例如,某人从小被教育“逃避”是错的,那当他无意识地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我需要时,内心就会更加矛盾,自我冲突更明显,情绪更强烈无序,自我隔离更明显。

学点心理催眠术,快速实现心理行为转变!

一个人陷入无休止的自我贬低心理模式后,就像迷失在森林里的人一样,在某个地方循环转圈,不停往前走,可不久就会发现,又回到了原地。因为在每次遇到分岔路口时,都采取了相同或类似的判断,而陷入自我贬低心理模式的人,在遇到一些事情时,也近似地采取了相同或类似的表达方式,只要细心观察他们的生活,就会发现,一个面对困难习惯逃避的人,他在生活的其他方面,大多时候也会是相同的风格。

前面讲过,不管一个人是自我贬低还是自我提升,都是他“表达自我需要的合理方式”,即都是可以被理解的,都是他在成长过程中学习到的一种应对策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具有个体独特性的应对策略风格。

一些人会说,但是这种应对策略风格都是“不好的”“需要被抛弃的”。当然不是,任何一种应对策略本身都无所谓“好”与“不好”,谁能说“逃避”就一定不好呢?好与不好取决于何时和如何表达。当独自一个人在森林里遇到猛虎,当朋友让你尝试毒品时,“逃避”肯定是一种不错的应对策略,不是吗?当你去某个地方,路上遇到一条河,河上没有桥,而你又没有其他办法渡河时,放弃又何尝不是一种“好”的应对策略?起码比待在原地什么都不做强,不是吗?

所以,作为治疗师或引导者,即使受术者采取了在他人看来很“荒唐”的方式来表达自我需要,你仍然需要尊重对方,接纳对方“荒唐”的表达方式,并以中立的态度来开展你的工作,这是治疗的前提。否则,你会发现,自己一直被受术者排斥在外,无法接近,什么也做不了。

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问题是怎么形成的,一会儿你就会知道怎样从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常,在我们面对人生中的问题时,可以有许多选择,为何一部分人却总会无意识地选择自我贬低的方式呢?研究认为,首先,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首次经历,或多次重复类似经历,处在导向自我贬低的情境下,习得并发展出了这个应对策略。例如: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摔坏了父亲笔记本电脑,他非常害怕父亲会惩罚自己,他不知所措,慌张之下就跑开了,在父亲询问时说了谎,因此他逃过了父亲的惩罚。这个无意间发现的“英明之举”,因为取得了“效果”而会得到加强,合理地发展成一种应对策略。

或许有人就会问,这并不能阻止他选择其他更好的应对策略呀?(www.xing528.com)

是的,没有谁能阻止你怎样选择。而关键是,大多时候你没有选择,前面讲过,导致自我贬低的情境特点是强烈的、无节奏强硬的,这会让你被强迫地隔离起来,看不到其他选择的可能。举个例子,我们知道有这样一类人,在他和太太吵架极度生气时,就会摔东西,每次都这样,虽然在平静下来时,他认为那不是有效的解决办法,还可以有很多方式解决夫妻间的争执,可是一到了那个档口,还是摔东西,其他方式全部不见了,即使有人提醒,仍然无济于事。

极度生气正是强烈的、无节奏强硬的,是导向自我贬低的情境,它会把你隔离起来,摔东西成了唯一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头脑一片空白,什么也没有。当然,你也可以忍而不发,直到把自己逼向崩溃

在治疗中发现,我国另一个因素也表现比较明显,成长中父母过多地教育孩子什么是绝对“对的”与“错的”、“好的”与“坏的”。这些非开放的信念,会导致内心更加矛盾、冲突,让问题更牢固。例如,某人从小被教育“逃避”是错的,那当他无意识地以这种方式来表达自我需要时,内心就会更加矛盾,自我冲突更明显,情绪更强烈无序,自我隔离更明显。

因此,第一,作为治疗师或引导者,你得修炼自己,放下自己的偏见,让自己变得更开放;第二,尊重、接纳对方,必要时合理化他的应对策略,让他感觉到你并不是在改变他,他没有错,你只是帮助他学习更多新的应对策略;第三,进一步接近他,并学习以他的语言来描述将来;第四,催眠引导进入那特定情境,并帮助他调节自己的情绪;第五,当观察到他状态趋向平静温和时,就可提供新的选择给他,比如:“……这种情况下,你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面对,也可以两种都试试看,看看哪种选择会让自己更安心……不管怎样选择,都是出于自己的需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你需确保自己真的是发自内心的认为,无论哪种选择都没有错,相信对方的潜意识会作出最佳的选择。

如果你是学习用来改变自己,那会简单得多,假如你有生气时摔东西的习惯,在你生气但还没摔东西时,选择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比如打乒乓球,然后在你极度生气时,马上做深呼吸,并放慢呼吸节奏,很快你的情绪就会平静一些,然后就去打乒乓球,几次之后,你就会逐渐发现自己转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