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如何教育孩子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关心他人

如何教育孩子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关心他人

时间:2024-01-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们要教孩子把握好一个度,要教他们认清如何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也兼顾到其他人的利益。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适度的吃亏是福气,占别人的便宜是给自己找麻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当然还要满足孩子,但是,要一步步引导孩子,让他明白自己之外还有他人,要照顾到他人的情绪、他人的感情。即使看到孩子一副不理解的可怜样,也不可以心软。

如何教育孩子在保护自己利益的同时关心他人

有一位妈妈这样描述她的儿子:“我们一起出去旅行,他是从来不愿意拿东西的,都是自顾自地玩,即使父母身上带的包包太大、太多,他也视而不见,根本考虑不到父母会累。如果是驾车出去,他是一定要坐最前面的位置的,说是能够看到更多的风景。至于坐火车、坐飞机出去,靠窗的位置一定是他的。即使没人安排,他也会心安理得地冲那个位置坐过去。如果有好吃的、他喜欢吃的,他会吃好多好多,根本不会去想是不是也让别人多吃一点。”

这位妈妈说:“我觉得孩子这样,完全是由我们的娇惯导致的。我虽然想让孩子生活得更好,但是又觉得一个自私的孩子将来是不会有大出息的,可能还会惹是生非。我怎么做才能向儿子很好地表达我对他的爱,而又不至于让他太自私呢?”

自私自利终害己

这位妈妈的担心一点也没错,如果一个孩子很自私,那么他就只会为自己打算,只图个人利益,即使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也在所不惜。当然,任何一个人做事都会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样才能使自身需求达到平衡,才能为他人谋福利。

但是,如果眼里只有自己的利益,丝毫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一旦侵犯了别人的利益,那么就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让别人觉得不舒服,同时也就等于以自私的行动提示别人:“这个人很自私,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利益。”当别人因此变得也很自私的时候,那么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就淡漠了,人际关系因为充满了戒备而变得无比紧张,每个人都成了单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根筷子,经不起岁月的风霜。

所以,我们要教孩子把握好一个度,要教他们认清如何在保证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也兼顾到其他人的利益。同时,也要让孩子明白适度的吃亏是福气,占别人的便宜是给自己找麻烦。

如果我们只是把这些道理讲给孩子听,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一些孩子可能不起作用。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把这样的理念贯彻进去,那么孩子在性格构建的过程中,就有了把爱他人、尊重他人、谦让他人的行为内化的过程,也就不会形成自私的性格了。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适度的爱,不溺爱孩子,同时也不让孩子缺爱。

给孩子适度的爱

凡是自私的孩子,都没有享受过适度的爱。一种是被父母过度溺爱,要什么父母就给什么,养成了骄纵的性格,自私自利,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另一种是父母对孩子不够关爱,导致孩子爱的需求、物质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于是,孩子在这些方面也会比较吝啬、自私。相反,那些科学地爱孩子、满足孩子爱的需要的父母,养育出来的孩子反倒能够正确地权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www.xing528.com)

1.幼时充分满足孩子爱的需要

一岁的孩子是皇帝,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像对待封建皇帝一样服从孩子的命令、揣摩孩子的需要,并充分地去满足孩子,那么孩子的内心就会充满满足感,就能打下孩子对这个世界的信任、热爱、负责的心理基础。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当然还要满足孩子,但是,要一步步引导孩子,让他明白自己之外还有他人,要照顾到他人的情绪、他人的感情。

2.三岁以后,一定要适度满足孩子的需要

孩子三岁以后,不管是吃东西,还是看电视等简单的生活内容,不能什么都任由孩子,而要让孩子照顾到别人的需要。举个简单的例子:新闻联播的时间到了,爸爸想看新闻联播,但是孩子正在看动画片,这个时候,就要跟孩子商量。虽然这只是一件小事,但是,慢慢地在经历了这样一些在小事中谦让他人的行为后,孩子就会将这些小事内化成一种品质,就是不可以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要照顾到他人的需要。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他们会提出一些不适合他们的行为和需要的无理要求,这个时候,我们先要给孩子讲明白为什么不能满足他们,然后就要坚决执行。即使看到孩子一副不理解的可怜样,也不可以心软。

3.教孩子为别人做事

一个没有为别人做过事情的人,要他付出是很难的,不是这样的人心肠冷,而是他们没有品尝过付出的快乐滋味,更没有体会过被别人需要、被别人发自内心的感恩的满足感,所以,他们不懂付出。

如果我们在孩子小的时候就指导孩子为别人做一些事,那么,被感恩、付出的快乐就会让孩子觉得很幸福,觉得这样做事很有意义,从而不断地去做,这样,孩子就成了一个慷慨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