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一年级孩子幼小衔接期成功沟通,获得老师赞扬

一年级孩子幼小衔接期成功沟通,获得老师赞扬

时间:2024-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当晚,我第一次给小宝的语文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希望她能给小宝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第二天,小宝放学回家,我问她:“今天老师有没有给你机会,让你回答问题呢?”小宝可开心了,说:“语文老师第一个就叫我回答问题。我答对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其他几节课,老师都让我站起来回答呢!”这是我第一次和小宝的老师沟通。

一年级孩子幼小衔接期成功沟通,获得老师赞扬

孩子做什么事,都有几天的新鲜,特有劲,兴头足,但日子一长,就露出原形了,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抵制就坚决抵制,没有什么讨厌的话,也会显出一种疲态,马马虎虎地应付。

小宝上学也是这样。进入小学后,前一个星期,小宝都特别兴奋,头天晚上就早早叮嘱我们:“明天早点叫我起床,我要七点起来,不,六点就起来!”一早起来,也不赖床,表现特好。放学回来,她坐在书桌前写作业,复习功课,非常认真。

但一周过后,激情渐渐淡去,显得有些疲沓,像一头老牛,前面要有拉的,后面还得有个赶的,才会慢腾腾地往前走。

终于有一天,小宝一回到家,就趴在书桌上嘤嘤而泣,我问:“为什么哭呀,受了什么大委屈呢?”小宝说:“我再也不去上学了!”我问:“发生什么事了呢?同学欺负你了?老师批评你了?”小宝说:“整整一天,老师都没看我一眼。每次我都举手了,要回答问题,老师没有给我一次机会。”

听到这儿,宝妈很生气,说:“老师怎么能这样呢?”

我用眼神制止了她往下说,转而去哄小宝:“这可不能怪老师。你要知道,你们班一共有55名同学,一节课,老师顶多只能让十来个同学站起来回答问题。今天没有,不要气馁,还有明天呢,未来还长着呢,对吧?说不定,明天老师就会点你的名,要你站起来回答问题呢。”小宝说:“真的吗?那太好了。”我趁热打铁,问她:“那你明天还去不去上学呢?”小宝高兴地说:“去!去!去!”能把大发脾气的小宝哄得高兴,一旁的宝妈会心一笑,给我竖起了大拇指。

当晚,我第一次给小宝的语文老师发了一条短信,希望她能给小宝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机会。

第二天,小宝放学回家,我问她:“今天老师有没有给你机会,让你回答问题呢?”小宝可开心了,说:“语文老师第一个就叫我回答问题。我答对了,老师还表扬了我。其他几节课,老师都让我站起来回答呢!”我说:“所以说嘛,你不要泄气,机会总会有的。”

这是我第一次和小宝的老师沟通。

谈到和老师沟通,很多父母都想当然地简化成给老师“送礼”,礼轻情义重,表达心意,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送财物,不但俗气,还会败坏纯洁的校园之风,败坏社会风气。和老师沟通,有时很简单,比如给老师打电话、发短信,或者发电子邮件等等,及时向老师了解孩子的动态,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老师预约,直接到学校与老师面谈。(www.xing528.com)

通过第一次和老师沟通,我觉得有一条法则值得父母借鉴,那就是建立和老师的同盟关系,和老师站在一边。

如果孩子向父母报告在学校不开心,一定要站在学校、老师的这一边,分析原因,查找问题,肯定学校,肯定老师,不能为了安抚孩子的情绪,就顺着孩子的意思去指责老师的不是。如果这样,也许很快会让孩子的情绪平稳下来,但会就此埋下祸根,孩子就会为自己的一些小错误找到可以推卸的理由,甚至会对上学感到厌烦。

父母在听完孩子的诉说后,应该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分析孩子所说的问题症结在哪里,能帮助孩子解决的就解决,解决不了,就及时和老师沟通,要相信老师,理解老师。天下没有哪个老师会去故意和某一个同学过不去。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快乐学知识,是每个老师都愿意去做的,是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的源泉。

老师每天要面对那么多学生及家长,肯定会有照顾不周的情况,也会有反应不过来的时候,这也需要家长理解。联系老师,和老师沟通,父母要占主动。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要主动架起自己与老师之间那座沟通的桥梁,而不是把孩子交给老师就万事大吉,哪怕孩子就读的学校再好,老师再负责任,做父母的那份责任也永远不能逃脱。

和老师沟通,需要双方互动。很多家长找老师交流,总是习惯性地向老师问这问那,打听孩子在校的情况。其实,家长也可以客观地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孩子在家里看书、写字、学习饮食、娱乐和休息等各种习惯,以及在向家人叙述学校发生的事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都可以告诉老师,和老师交换意见。在和老师沟通的时候,家长要主动、真实、全面地向老师介绍孩子的情况,如优缺点、爱好、脾气和性格等,以便老师更多地了解孩子,为老师的因材施教,提供更多的便利。

如果发现孩子的问题,父母不要“护短”,把真实情况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忙,一起给孩子解决问题,渡过难关。老师和家长双剑合璧,共同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快乐学习,加油!

和老师沟通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与老师的要求,及早发现孩子的困难,并在与老师沟通的基础上,恰当地帮助孩子;孩子在家中的进步也可以及时告诉老师,知道孩子在学校的进步,父母在家中也要给予表扬;孩子对学校生活有不习惯的地方,要及时反映给老师,等等。

父母要多和老师沟通,主动与老师结为同盟关系,孩子才会受益。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