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阅读: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的最佳方法

阅读: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的最佳方法

时间:2024-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小学生语文第一课,学的是拼音字母“aoe”。学好语文,有很多影响因素,但从高考语文高分考生的经验和作家成长过程来看,关键途径,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多读。学语文不单单是学习语文课本。让小宝多读,这就是我让她慢慢喜欢上语文,并学好语文的妙招。

阅读:孩子度过幼小衔接期的最佳方法

按理说,在小学生的课程表里,最有趣、最能抓住孩子的心的课程,非语文莫属。这里有传承千年的母语,有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有打动人心的精彩故事,有感人至深的哲思警句……语言的趣味,故事的兴味,思想的意味,众味合一,岂有小学生不爱之理?

然而,现实却非如此。

每每问小宝:“你最喜欢哪门课程?”好像每门课程,她都说过喜欢,唯一缺漏的,就是语文。

如果说中国教育存在问题,那么最大的问题当是语文教育。教育专家尹建莉老师说过:“我们的语言教育越来越趋向工业化思维。符号化、技术化、标准化的教学和考核,消灭着语文这个学科中特有的千变万化的魅力和它的丰富性。母语学习本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现在它却异化了,变成一件枯燥而扭曲的事情。语文课越来越变态为一种近乎折磨人的活动,难怪那么多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学语文了。”

在我发表(出版)一定数量的作品之后,几篇文章有幸被选入考试阅读题目。我把那阅读题做了一遍,然后按照“标准答案”来判分数,很遗憾,每次都不能考到满分。类似情况,也发生在其他作家朋友身上。我的朋友、著名作家马国福先生不忍心学生们受苦,曾专门发表文章劝命题者不要将自己的文章拿去做考题,不要去为难学生。试题都能把原作者考趴下,对在校的孩子们来说,多为难他们呀,这是多么不堪的一件事啊。

从这里我们可以管窥到当下语文教育的尴尬现状。

当代著名作家毕飞宇在《我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一文中说:“如果让我给我们这一代人所受的语文教育打分,我不会打‘零分’,因为它不是‘零分’,而是负数。我之所以这样说,一点都没有故作惊人的意思。我在接受了小学、中学的语文教育后,不得不花上很大的力量再来一次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他认为他所接受的语文教育,不是拉他前进,而是将他往后拖, 日后,不得不再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启蒙,以便跟上真正的节拍。

一晃过了三十多年,不可否认,中国的教育在前进,有发展,语文教育也有所改革,有所进步,但换汤不换药,本质没变,尴尬依旧。也许,现在的语文教育不拖人后退,但至少没有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没有让大多数孩子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

所以说,当你的孩子不喜欢语文课的时候,你大可不必惊慌,问题不在于孩子,而在于大环境。

在我所执教的大学中文系开设了一门课程《现代汉语》,学生翻开书后,往往会吃惊地问:“老师,你确定这是大学生要学的吗?我们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都学过了呢!”我们的老师往往会这样笑答:“大学教这个(音韵学)才是正常的,你们一年级学的那些,确实有些折磨人的意思。”

中国小学生语文第一课,学的是拼音字母“aoe”。翻开美国小学生学习的语文课本,第一课却并非“ABC”,而是“The dog. The dog ran.(狗。狗在跑。)”还配了一张可爱的狗狗图片,图片之上,依顺序标注文中出现的单词和字母:dog ran the a o n d g r th。

中国的孩子一上小学,就直接学习大学课程中的《音韵学》,拼音字母、声母韵母和声调、字音字形和字义,如此抽象,如此枯燥,哪能让孩子感兴趣?活泼好动的年纪学习这些,又读又记,还要一页一页地抄写,望而生畏,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只有烦闷和痛苦。

对此,华东交通大学王东华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语言教育的最大问题是——用教西方拼音文字的方法教中国的象形字。在过去,私塾一年教学生两千多个字,现在把我们国家两千年优秀的识字教育抛弃了,孩子们到了三年级都看不懂东西。

近年,出版界从故纸堆里捡起民国时期的老课本,印行天下,竟然相当火爆。我们不妨来看看三个版本的“民国”小学语文第一课,以资参照。

叶圣陶主编的开明版是《早上起来》,四格画,刷牙、洗脸、吃饭和上学。庄俞等主编的商务版是《入学》,一幅图,老师、同学们准备进入学校。魏冰心等主编的世界书局版是《小猫咪咪》,四格漫画,猫咪妈妈带宝贝玩耍和捉老鼠。这和美国现行教材第一课,有异曲同工之妙。

民国老课本,第一课都没有文字,形象的图画,吸引孩子们,符合孩子的兴趣要求。很多课文能抓住孩子的心理,比如以太阳为主题的课文。《太阳》:“太阳,太阳,你起来得早。昨天晚上,你在什么地方睡觉?”《太阳,太阳》:“太阳,太阳,早上,你在东方;傍晚,你在西方;夜里,你在什么地方?”还有一篇《太阳红》:“太阳红,天气好,我上学校。老师说我早,我说老师早。”以孩子的视角和口吻说出来的话,可爱有趣,富有好奇心和探求欲,同时,也表达了学生对学习的喜欢,对学校的热爱和对老师的尊重。

一年级的孩子们喜欢那些形象的、生动的、有趣的、好玩的内容,依照这种心理,唯其如此,孩子才可能学好语文。而我们现在的语言课,在教材、教师和教法方面,与儿童心理都存在不小的差距。

既然大环境如此,那父母如何让孩子学好语文?我们不可能有机会去参与语文教育改革,也不能改变现有的大环境,对个体而言,只有去适应了。(www.xing528.com)

学好语文,有很多影响因素,但从高考语文高分考生的经验和作家成长过程来看,关键途径,根本的方法,就是要多读。多读,才会让孩子产生语感,有了语感,才会对语文感兴趣,兴趣会引领孩子发现并找到语文天赋,由此,才可能诞生真正的文学天才。

举个简单的例子,要学会游泳,你必须长期泡在水里;要练好武功、学好唱戏,就得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要学好画画就要多看别的画,要学好作曲就得多听别人的曲子……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要学好语文,就得多读别人的作品。

常言道:“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学好语文,则工夫在课外。学语文不单单是学习语文课本。也许,在小学阶段,学好课本内容,才可能考满分,拿高分,但是,如果缺乏课外的有效大量的阅读,语文功夫无法提高,自然就会失去后劲,只能像马一样跑得快,却不能像骆驼那样,走得更久,行得更远。

小宝学习语文课的同时,课外时间,我让她同时阅读三个版本的民国语文老课本和美国小学语文课本(原版配中文翻译),让她感受以前的同龄小朋友学了什么,让她知道美国的同龄小学生学些什么内容。

过了一段时间,再问小宝:“你喜欢哪门课?”她笑答:“语文!”

让小宝多读,这就是我让她慢慢喜欢上语文,并学好语文的妙招。

小宝语录

许 愿

在东乡,给小宝买了一个会发光的许愿瓶。晚上回到家,小宝闭上眼,双手合十托起许愿瓶,开始许愿:“我可以飞起来!”

许过愿,睁开眼,小宝问:“我怎么还没飞起来呢?”

我被她逗乐了,说:“哪天带你坐飞机,就能飞了。”

小宝说:“那不算。噢,我想起来了,天上没有流星,许的愿就不能实现了。”

给你讲个故事吧

小宝说:“爸爸,我是故事大王,给你讲个故事吧。”

我说:“好啊!”

小宝说:“有两个人,一个好人,一个坏人。坏人问好人:‘你要帮手吗?’好人说:‘不要,我要帮脚。’哈哈。”

我被逗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