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提高孩子语言表达力,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提高孩子语言表达力,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时间:2024-01-2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上种种,是我在培养小宝的过程中,锻炼她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父母要在这关键的时间点上,千方百计,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父母再忙再累,都要多陪孩子说说话,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提高孩子语言表达力,顺利度过幼小衔接期

小宝喜欢毛绒玩具,买了一个又一个,收纳起来,满满一大箱,外加一大布袋。这些可爱的小熊、小狗、小兔子、小娃娃,经常成了小宝的忠实听众。她喜欢把它们放在沙发上,排成一排,然后站到对面,开始精彩的演讲。有时,我会参与进来,为小宝的精彩讲话带头鼓掌。听到掌声后,小宝会向我们鞠躬,然后忙不迭地说:“谢谢,谢谢大家!”

放学后,接小宝回家,我们慢慢走,慢慢聊,让她回忆在幼儿园(小学)学了什么,有没有得到星星表彰和老师的表扬,是不是很开心。小宝很乐意回答这些问题。有时,小宝去外婆家小住几天,我也会让她仔细回忆,然后让她告诉我,玩了什么项目,高不高兴,有没有交到新朋友等等。如果我外出了几天,回到家中都有一个固定的节目,就是让小宝向我汇报,在我不在家的时候,她乖不乖,是不是经常看电视,有没有找邻居小朋友玩。小宝会很高兴地告诉我。

带小宝去看电影,回来后,她总会依照电影剧情,设置一些问题,让我作答。看了“喜羊羊电视剧,我总会问她,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给她讲图画书中的故事,过段时间,我会拿书出来,让她复述书中的故事内容。

学校,老师讲过“看图说话”后,我会精选一些图画,让她告诉我图画中的内容。

以上种种,是我在培养小宝的过程中,锻炼她语言表达能力的方式方法。

和幼儿园不一样,初入小学,当务之急,是让孩子在“静听、敢说、善读和会写”四个方面,有较大的改观,形成自己的能力。孩子读写的能力,主要是依靠学校老师去培养,父母辅助,而孩子听和说的能力,其实从孩子一出生,父母的培养就已开始了。

幼儿时期,父母的主要任务是陪孩子说话,让孩子开口说话;及至孩子上小学,就要培养孩子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了。

对孩子来说,语言既是学习的工具,同时又是学习的对象。语言能力的形成全在少儿时期,两三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五六岁是孩子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高的重要时期,这恰好就是“幼小衔接期”。错过这个时间段,人就不可能会说话了,存活于世的“狼孩子”等野孩子不会说话,就是很好的例证。

父母要在这关键的时间点上,千方百计,鼓励孩子表达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和真实想法。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培养和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孩子掌握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的程度,以及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二、孩子的认识能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不是开口说话那么简单,它是一个综合训练,融合了观察、思维、理解和表达等方面的内容,所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需要从多方面入手。

儿童感情丰富,但缺乏组织语言的能力。比如,小宝总喜欢用“这个那个”来代替一些事物,我就会纠正她,告诉她说话慢点没关系,但一定要说清楚。我对她说:“你吃的是苹果,而不是这个,你要开的是电扇而不是那个。”要让孩子知道,清楚地说一句话或表达一件事,一般都有“谁”和“干什么”,再细分,就有“谁……是什么”,“谁……做什么”,“谁……怎么样”。比如,“妈妈是上班的”,“爸爸在打电脑”,“小宝在看电视”,“吴雨涵去爸爸妈妈那里玩了”等。慢慢地,孩子说话会更清楚、更完整,而且有条理。(www.xing528.com)

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说话写话又为以后的命题作文提前做准备。孩子的口头表达远比书面语言要早,因此,上小学后父母首先要训练孩子的说话能力,让孩子能连贯地说几句话,进而明白清楚地讲述一件简单的事。

孩子在逻辑顺序方面比较欠缺,致使有时说话不连贯,这时,可以用简单的提问帮孩子先理出话题头绪,然后教孩子采用关联词造句的办法,使他们把零散的思想点通过简单的整合连成面,然后说出来,就能让人听得清楚明白。比如,用“首先……然后……再然后……最后……”等关联词,再比如用“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是谁干了什么事,做得怎么样,结果如何”等顺序来表达一件事情。

在说话方面,孩子有时会存在胆怯。主要原因有:缺乏对事情和世界的观察,不知道说什么;缺乏词汇,有些东西无法表达出来;语言氛围不好,缺乏说话的信心。父母应该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父母可以在家中创设,营造轻松、愉快的说话氛围,把孩子逗乐,以信任、接纳的态度鼓励孩子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愿望。这种情况下,孩子没有任何压力,自然会对自己说话,充满信心。

引导孩子去观察世界。当看到孩子对周围的事物、现象发生兴趣,产生强烈的好奇,父母就应适时加以引导,让孩子仔细观察,用心感受,然后按照观察顺序,把自己所看到的讲出来,培养幼儿敏捷的观察力。

丰富孩子的语汇。想说却没有词,是孩子经常面临的问题,父母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来丰富他们的词汇和短句,比如“识字游戏”、“角色表演”、“看图说话”、“讲故事”、“阅读”等。日积月累,孩子自然会思维敏捷,敢于且善于表达了。

仔细倾听孩子说话,是对孩子表达想法的最好鼓励。父母应善于倾听孩子说话,这样,他一来会说得更加起劲,二来也会懂得倾听的重要。为他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也树立了好的榜样。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语言是一切智力发展的基础和一切知识的宝库,对一切事物的理解都要从它开始。”语言,对孩子来说,是无比重要的一件事。所以,父母再忙再累,都要多陪孩子说说话,让孩子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把握好孩子听和说的两个环节,就是抓住了教孩子说话的关键,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也会越来越聪明,越来越讨人喜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