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成为摄影家的要素:智力、身心健康和自我意识

成为摄影家的要素:智力、身心健康和自我意识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智力健全的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家,但不等于每个智力健全的人都是摄影家,摄影家其所以之为摄影家,他必须能创作出摄影艺术作品。生理生命和所有的人一样,取决于身心的健康程度,但作为摄影家,他的心理素质与常人不同,当他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是物我两忘,没有杂念,没有杂念的人益寿。这三条生命要靠摄影家的自我意识来维持,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艺术创作。

成为摄影家的要素:智力、身心健康和自我意识

人们知道,不是每个会唱歌人,都能称为歌唱家,每个会写字的人都能称为作家摄影也一样,不是每个会照相的人,都能称为摄影家。许多年以前来,《大众摄影》,相继多次举办全国少年儿童摄影作品大赛,每届都有数以千计的作者,成千上万幅作品,其中获奖得主数百人。最小的只有七岁。我仔细地研究了其中的一些作品,尤其是获奖作品,如果把它们放在成人作品中,很难看出有多大差别。但仍不能称为摄影家,这只能说科学的发展使摄影技术距离拉近了。摄影是靠照相机,只要会按快门,男女老少都一样。但作为艺术创作,就不那么简单了。摄影艺术是摄影家情感的表达。要充分表达出情感,就不那么简单了。

当前在摄影创作上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缺点,没有特点,在技术上四平八稳,在表现上墨守成规,大的数作品像出自一人之手。因此,就需要是提高摄影家的素质,完善摄影家的智能结构。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风格。

  摄影家的智能结构,大体包括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知识面。知识是基础,无知则无能。这里说的知识面,至少应该包括两个面:

  摄影知识,即本门业务知识:包括摄影光学、摄影色彩学、摄影技术、技巧、摄影造型(包括构图和用光)包括计算机加工;理论知识,包括摄影史、摄影分类知识、摄影风格、流派以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现代形势,当前国内外的新技术、新潮流。总之,要了解摄影范围内与相关知识的古今中外。

  相关知识,如绘画、文学诗歌美学音乐甚至天文地理。摄影家应是“杂家”。知识越多,越自由,知识多了是乘法,知识少了是加法。

  第二个层次是智力。智力是摄影家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心理学用以表示智力的相对量数叫做智商。以智商100表示正常智力,智商低于100者,智力低能;高于100 者称智力较高。作为摄影家,他的智力,就不单纯是智商的问题,而是要训练一些特殊的能力,否则他就不能不同于普通人。

  摄影家的智力应包括观察力、发现能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彩色分辨能力、推理(逻辑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筛选能力、构成能力、综合能力。开发智力,是本书讨论的重点,目的在于提高摄影家的专业智力,从而进入第三个层次。

  第三个层次是创造力。也是本书的落脚点,创造力是高超技术与艺术灵感的综合。

  三个层次构成一个智力结构的金字塔。但理论与实践毕竟是两回事,正确的理论有如渡河的工具,灵感在大河彼岸,摄影技术给您提供桥,桥是直径,可以直接到达,简便易行,但会聚者多,少年儿童摄影家也从这个桥上走,故都挤在一条狭窄的路上,常常发生“撞车”。艺术理论给您提供是船,船是靠自己摇橹,撑帆,掌舵。可能有急流、旋涡,甚至有风险,只有少数智勇者才敢于涉此,但可以自由选港。有句古训,“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见鱼鳖,尤其深者见蛟龙。”(www.xing528.com)

  摄影创作,不仅仅是照相机的技术操作,也不仅是知其妙,更主要的是用其妙。摄影家必须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东西。少年儿童摄影家也看不到的东西。若如是,就不仅知一家之言,并将其作为模式,而是要知百家之言,各种技巧。知识越多越好。我们通常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达到“师无师”,“法无法”的境界。如果搞一脉相承,必然出现一脉相通,就不会有个人风格。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的灵性象被泯灭了。

  每个智力健全的人,都可以成为摄影家,但不等于每个智力健全的人都是摄影家,摄影家其所以之为摄影家,他必须能创作出摄影艺术作品。必须具有艺术才能。

  才能是什么?才能是通过长期专业训练和艺术创作实践形成的,他可以不象有些艺术活动,靠先天赐予。每一位摄影爱好者,只要勇于实践,并能在实践中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如你是生活在海上的一只海鸥,你就继续练飞,如果你是沙漠上的一匹鸵鸟,你就继续练跑,切不可邯郸学步

  有了才能不等于有了成就,要想取得成就,还有两点不可少:

  第一点:群体意识。摄影家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有两个方面的联系,一方面是继承关系,来自师承与前人,同行的影响。人才学称之为“人才链”,现在也人叫它人脉。另一方面是天时地利,应时顺势,面对现实形势。学摄影要成才成家,“天才、勤奋、名师指导、机遇”四者不可缺一,只不过这里的“天才”,不是指天生一个好嗓子,而是指“专爱”。

  第二点:自我意识。摄影家有三条生命,一条是生理生命,一条是艺术创作生命,一条是作品的艺术生命。

  生理生命和所有的人一样,取决于身心的健康程度,但作为摄影家,他的心理素质与常人不同,当他进行艺术创作时往往是物我两忘,没有杂念,没有杂念的人益寿。从古至今,艺术家长寿

  艺术创作生命。古今中外,各个门类的文化艺术大师,老有所成者不乏其例,除黄翔的《十月螃蟹》完成于71岁外,郎静山110岁还继续进行摄影艺术创作。艺术的存在影响着生命的质量。艺术活动也会陶冶作者的情操。

  这三条生命要靠摄影家的自我意识来维持,没有自我意识,就没有艺术创作。我们在以后的各章中,所讲的大多内容,都是为了培养和发掘每个摄影爱好者的自我意识。有句话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说的自我意识,不是自私自利,自高自大,更不是自欺欺人。而是自成一家,独树己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