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绿色天然纤维:航天技术成功开发太空棉纤维

绿色天然纤维:航天技术成功开发太空棉纤维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开发绿色天然纤维已成为纺织服装界的发展目标。利用先进的航天技术,在太空中进行棉纤维的基因转移已经获得成功。天然彩色棉通常颜色不鲜艳,原因是纤维外部有一层蜡状物质和木栓质保护层,因而外观暗淡、柔和。日本纺织检查协会的检验也证实,由竹纤维制成的面料及纱线具有天然的抗菌作用。

绿色天然纤维:航天技术成功开发太空棉纤维

十、绿色天然纤维

20世纪,化学纤维生产得到飞速发展,其产量已超过天然纤维。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发现化学纤维的某些缺点,人们又开始青睐天然纤维织物,并且重视保健及无污染面料的应用。但所有天然纤维在成为服装面料之前都要经过织造、染色、整理等加工,这些加工则不可避免地使材料中残留着化学物质。因此,开发绿色天然纤维已成为纺织服装界的发展目标。

1.绿色生态棉纤维

普通棉花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杀虫剂除草剂以及化肥的严重污染。棉花中含有大约35种杀虫剂和除草剂,一些国家的棉花作物一季要喷洒农药30~40次,这些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物质会残留在纤维中,成为潜在的健康危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有的人会因为服装而产生过敏反应,甚至引起哮喘等疾病。

为了免除这些公害,在棉花耕种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机耕作,以有机农家肥代替化肥,以生态方法防治病虫害农业科学家还培育出了不施化学药剂而能抗虫害的绿色生态棉花。例如,将从天然细菌芽孢杆菌变种中取出的基因植入棉株中,这样,含有这种基因的棉株会产生对抗毛虫类的有毒蛋白质,可使毛虫在4天内死亡。转变基因后的棉株不再有虫害,也就不需要喷洒杀虫剂了。这种棉花能使以棉株为食的昆虫中毒,但对人和益虫无害。有的科学家培育出的棉籽内不含聚酚化合物等毒素,并消除了棉籽内的怪味,以利食用。还有的科学家培育出了不需人工脱叶的棉花,这种棉花具有遗传性的早期自然脱叶特性,在棉花成熟前两个月,叶子开始变红并逐渐脱落,因而免除了棉花收摘前喷洒落叶剂的过程。

运用以上这些方法生产的转基因棉纤维为纺织服装业提供了新原料,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利用先进的航天技术,在太空中进行棉纤维的基因转移已经获得成功。例如,将羊毛所具有的蛋白基因转移到棉纤维中,可以使棉纤维具有像羊毛一样的弹性功能。据美国农业生活技术公司宣布,他们已成功培育出带有外源基因的“不皱棉花”。这种基因来自能够产生“PHB”聚合物的细菌。将这种细菌的基因导入棉花的细胞中,生长出来的新棉花仍保留原来的吸水、柔软等特性,但其保温性、强度、抗皱性均高于普通棉纤维,用其制成的衬衫可免烫,从而消除了含有大量甲醛的抗皱剂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2.天然彩色棉纤维

普通的棉织品必须经过化学漂染工艺才能变得五颜六色。而使用天然彩色棉纤维制成的纺织品,根本不用化学染整工艺就可以拥有缤纷的色彩,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产品。所以一经问世,立即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彩色棉花的培植及其制品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1972年,美国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彩色棉获得成功。1994年,我国引进此项技术。目前,世界上开发利用彩色棉的国家有美国、秘鲁、墨西哥、澳大利亚、埃及、法国、巴基斯坦及欧盟国家等。栽培出的彩色棉颜色种类有浅黄、紫粉、粉红、奶油白、咖啡、绿、灰、橙、黄、浅绿和铁红等。

我国四川、甘肃、湖南、新疆等地也开始大批培育、种植天然彩色棉,其品种有棕色、绿色两大系列共5种颜色。这种棉纤维纺纱后可直接用于针织或机织,并成功开发出各种彩色棉服装,包括内衣、睡衣、T恤衫、婴幼儿童装床单、被褥、毛巾、浴巾、卫生用品等一百多种,并首次获得国家环保总局、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为我国彩色棉纤维纺织品进入国际市场开辟了道路。

那么如何识别真假彩色棉纤维制品呢?可以按下列简易方法进行识别:

(1)我国天然彩色棉产品多为深、浅不同的棕、绿两类颜色。

(2)天然彩色棉通常颜色不鲜艳,原因是纤维外部有一层蜡状物质和木栓质保护层,因而外观暗淡、柔和。但经水洗(特别是热水加碱)后因木栓质减少,鲜艳度反而会增加。如长期暴露在强光下,由于光化学反应,纤维中的蜡质会变黄。

(3)用显微镜观察其纤维断面,同一种颜色,天然彩色棉应是内深外浅,而用化工染料染成的纤维断面,则是外表颜色深,而中心颜色浅。

(4)天然彩色棉产品的商品应有认证书,认证书编号为:HIB2-30-001。

常采用的加工方法有:与白色棉纤维混纺、与合成纤维混纺、与其他功能性纤维混纺及以合成纤维长丝为芯纤维进行包缠纺。目前彩棉的不足之处是色彩单调暗淡、品种单一,制成的织物给人以陈旧暗淡的感觉

3.竹纤维

竹纤维是一种天然纤维。它可以是从竹子中直接获得的竹纤维。也可以是以竹子为原料,利用发明的专利技术,经特殊的高科技工艺处理,把竹子中的纤维素提取出来,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的再生纤维素纤维。竹纤维是一种可降解的纤维,在泥土中能够完全分解,对周围环境不造成损害,是比较理想的环保材料。(www.xing528.com)

竹纤维面料之所以受到市场的青睐,不仅是受到回归自然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优点,如优良的着色性、回弹性、悬垂性、耐磨性、抗菌性,特别是吸湿放湿性、透气性居各纤维之首。竹纤维横截面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空隙,可以在瞬间吸收并蒸发水分。炎热的夏季穿上竹纤维面料制作的服装,使人感到特别的清凉。因此,竹纤维被誉为“会呼吸的面料”。

竹纤维主要有两大性能,抗菌性和吸湿性,简单介绍如下:

(1)抗菌性能:竹子与其他木材相比,自身就具有抗菌性。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高新技术工艺处理,可使抗菌物质不被破坏,始终结合在纤维素大分子上,保持了竹纤维的抗菌性。竹纤维织物经过反复洗涤、日晒也不会失去抗菌作用。另外,因为竹纤维的天然抗菌性,纤维在服用上不会对皮肤造成任何过敏性反应,这与在后整理过程中加入抗菌剂的纤维织物有很大的区别。

(2)吸湿性能:运用天然竹纤维生产的纺织产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凉爽、柔滑、光泽好、吸湿性好。经测试显示,在10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竹纤维的回潮率以及回潮速度都是其他纤维无法比拟的。这说明竹纤维比其他纤维具有更优越的吸湿快干性。

竹子自身具有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等特征。由竹纤维制成的纺织品,24h抗菌率可达71%,大大高于其他种类的纤维。日本纺织检查协会的检验也证实,由竹纤维制成的面料及纱线具有天然的抗菌作用。

竹纤维纺织品经反复洗涤、日晒后仍保留其固的有优势,这就是竹纤维的自然性和环保性的特性,加上其吸湿性、透气性、悬垂性、抗皱性好及易染色等优点,故所开发的新面料,广泛用作内衣裤、衬衫、运动装婴儿服装,也是制作夏季各种时装及床单、被褥、毛巾等的理想面料。竹纤维面料还广泛用于床上用品,为寝具业走向功能型开辟了一条新思路

将普通的野竹皮经过工艺处理,再由人工精心编织,也可以制成保健时装,其防蛀性能极佳。这种从用材、工艺、外观到功能等都十分新颖的时装,如今已成为一些欧美国家的时尚。据介绍,竹衣具体的制作方法是,将竹子抽成丝后,进行特殊的处理,使之既软又韧,再按照设计款式编织而成。

4.其他绿色天然纤维

(1)白松纤维。

日本推出一种用白松(在北欧等严寒地带生长的针叶树)制成的天然纤维。这种纤维回潮率高、耐洗性好,其织物具有手感柔和以及除臭性、吸水性强等特点。

(2)生物弹性织物。

意大利推出了一种生物弹性精纺面料,这在世界弹性毛料开发领域很快就引起了轰动。一般来说,纤维能有这么大的弹性时必须掺杂富有弹性的化学纤维,仅羊毛是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弹性的。而意大利推出的这种织物中不含任何化学剂或其他化学制品,完全为纯天然原料,不仅有利于人体健康,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已经获得欧洲环境保护部门的认可。

另外,由于麻纤维具有一种独特的光泽,可以不经漂白、染色等加工即成为直接服用的织物,其天然的色泽十分可人,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麻织物手感爽滑,服用性能极好,是综合体现舒适、自然、休闲、环保的上好材料。除了传统的亚麻、苎麻外,大麻黄麻等其他麻类材料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3)彩色蚕丝。

我国利用家蚕自然基因突变个体定向选择培育出金黄色的蚕茧,制成服装后颜色不褪不掉。另外,国内还有报道已经培育出红色蚕茧。

如同彩色棉、彩色蚕丝一样,羊毛和兔毛也有一些具有天然色彩的品种,但应用还不能像彩棉那样普遍。人们对牦牛绒、羊驼绒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牦牛绒通常呈深褐色,手感蓬松,保暖性好,多用于针织物,十分符合今天人们崇尚自然的品位。羊驼绒色彩比较丰富,有黄、棕、褐、咖啡、砖红等色,纤维品质优良,强度和保暖性均优于羊毛和羊绒。尽管开发利用还有一定局限,但已成为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的高档品种。

此外,人们还在积极开发菠萝叶纤维、香蕉茎纤维等天然纤维。经处理后的这些天然的纤维素纤维,与其他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混纺后制成的织物,具有麻织物的风格特点,外观与手感良好。可用作男西服、妇女便装、裙衫、衬衫及室内装饰布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