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性爱与文明:压抑的本质及其对意识的影响

性爱与文明:压抑的本质及其对意识的影响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心理分析告诉我们,"压抑"的本质不是取消或放弃本能的"观念性呈现",而是迫使它不能进入意识,换言之,不使它成为"意识的"(或自觉的).这样,这种概念就只能停滞在无意识中,不能被"意识"所理解.但我们已有充分可信的证据证明,即便它是无意识的,但仍然在起作用,最终会影响到"意识",任何一种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无意识的全部内含是由被压抑的东西构成的.无意识的范围或许要宽广

性爱与文明:压抑的本质及其对意识的影响

心理分析告诉我们,"压抑"的本质不是取消或放弃本能的"观念性呈现",而是迫使它不能进入意识,换言之,不使它成为"意识的"(或自觉的).这样,这种概念就只能停滞在无意识中,不能被"意识"所理解.但我们已有充分可信的证据证明,即便它是无意识的,但仍然在起作用,最终会影响到"意识",任何一种被"压抑"的东西都是无意识的,但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无意识的全部内含是由被压抑的东西构成的.无意识的范围或许要宽广得多,被压抑的东西仅仅是无意识的一个组成点.

    那么我们究竟怎样才能达到对"无意识"的更清晰的认识?就目前来说,我们所知道的无意识,仅仅是那些能够经过变形和转化而变成"意识"的那一部分.事实上,这样一种转化在精神分析实践中已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东西.为了使这种转化得到实现,被分析者必须克服某些阻碍,正如他们早些时候为了把问题压抑到无意识中,而采取的那种把它们从意识中排除掉的方式一样.

    一.对"无意识"概念的辩护

    不少人对我们的辩护持批评态度,认为我们提出的人心中存在着一个"无意识"系统的假设,纯属子虚乌有,更不能把这种假设作为科学研究的前提.对这些批判,我们必须作出针锋相对的回答,这就是,我们的这种假设存在着"无意识"领域来说是必要的和合理的,因为我们拥有各方面的证据以证明它的存在.说它是必要的,是因为目前关于"意识"的资料还极不完善,不论是健康人或是心理病患者,他们有些心理活动是无法用"意识"活动解释的,既然从意识领域中找不到有关它们的任何证据,我们便只能把它们统统归于"无意识"领域.这些活动不仅仅包括健康人的"动作转移"活动和梦,还包括心理病人的种种反常的病态表现.某些为我们熟悉的日常经验有时会导致我们突然产生某种使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的"观念",对它的根源,我们竟丝毫不知;还有些心理活动会产生一种奇异的效果,使我们感到大惑不解.因此假如我们紧紧抱住原来的想法,认为我们心中任何一个独立的心理活动都可以被意识觉察到,上述现象就无法解释了.如果把它们统归于意识的活动,意识活动便成为一种互不联系(如因果关系)的和丝毫看不出智慧的活动.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将我们推断出的无意识活动稍加修改,它们便很可能进入一种可以加以证明的联系中,人们希望推导出它们的含义和联系,这是一种完全合理的契机,因为它可以使我们突破直接经验的局限.但除此以外,我们还假定有一个无意识领域存在着.这种假设看来有助于我们建立起一种可导致极大成功的实际方案,这种方案将使我们有能力对意识活动的过程行使有益的影响.同时,它便可以反过来成为我们证明无意识存在的不可争论的证据.因此,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那种认为凡是内心发生的一切均可以被意识到的看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也是一种想当然的和自以为是的看法.

    为了证实这种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存在,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断言,在某个特定时刻,意识活动所包含的内容是很少的,在大多数情况下,大部分自发性认识都长时间"潜伏"着,换言之,都是无意识的,不为我们的意识所把握和明白.只要想一想我们拥有多少潜在的记忆,对无意识存在的假设就更加深信不疑了.或许有人反对说,这样一些潜在的记忆,不应该再被看作心理活动,因为它们只是一些可以继续从中榨取出某种心理产品的肉体残余.对此我们可以作出下面的反对意见,潜在的记忆原本就不是肉体的残余,而是与之正好相反的心理活动的痕迹.然而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这就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弄明白,人们之所以提出以上反对意见,完全是由于他们错误地把意识活动同心理活动等同起来(当然,人们并没有清楚地说出来,而是把它看作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与上述等同,要么被当作逻辑推导的"预期理由"(一种逻辑错误,把未经证明的推断作为证明论题的证据)用来论证"心理活动就是意识活动";要么就是一种习惯性说法,被作为一个专门术语使用.倘若是后者,那就没有必要再去反驳,因为它像众多习惯性说法一样,其错误是明摆着的.剩下来的唯一问题是,这样一种说法已经被证明有用,因而我们理应接受过来.对此,我们可以作出明确的回答,这种把意识和心理等同的习惯性做法毫无实际用途(或好处).它破坏了所有心理的连续性,使我们陷入了不可摆脱的"心理物理平行主义"的困境.它还很容易遭到人们的反对,说它在没有任何可靠依据的情况下,过高地估测了意识所起的作用;最后,它只能迫使我们从心理研究领域中退出来,连一个可以作为这种损失之弥补的地方都找不到.

    看起来,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即这种其存在不容置疑的潜在的心理活动,究竟是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或是一种无意识的机体状态),我们只能打一场笔墨官司了.为了以理服人,我们最好先摆出关于这种状态的一些最容易肯定的性质.首先,我们对它的物理分析学出现之前,某些零碎的催眠试验(尤其是催眠之后的种种迹象和暗示)就足以让人信服地证明了无意识心理的存在和它的活动方式.

    进一步说,这种"存在着无意识活动"的假设,还是一种完全合理的假设.这是因为,在我们提出这种假设时,一点也没有脱离人们所习惯的那种普遍思维方法.意识活动仅能使我们每个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而我们对别人意识状态的了解,就只有靠类比去推断出来;或者说只有靠分析别人身上相类似的说话和行动方式而达到对别人行为和意识的理解(在心理学中,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这样的:勿须经过反省,就认定别人与自己的构造相同,因而也与我们自己一样,具有意识.这种认同作用乃是我们理解活动的绝对必要的条件).这种推导或认同作用,在人类早期就已经被"自我"扩及到别的人.动物.植物.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整个外部世界.总而言之,凡是个体"自我"觉得与自己极为相似的身外的其它物体都在这种认同作用下与自我达到"等同".可是,随着自我同它之外的其他人和其它物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大,这种认同作用便被逐渐抛弃了.现在,我们所具有的批评判断力已经让我们怀疑那种认为动物也具有意识的说法.我们断然否定植物也有意识,以为那种认定非生物也有意识的假设乃是一种神秘主义的说法.但是,即便是在那些被原始的认同倾向阻碍了批判力发挥的场合(或者说,在那些把所有身外之物都视为自己的同类的地方),这种认为一切身外之物都是有意识的假设,也是通过"推导"作用而取得的,它根本不可能像"自我意识"一样,能即刻作出断定.

    精神分析所提倡的东西,不外是要求我们也应该把这种推导过程用于我们自己......这样一种方式确实不同于我们的天然倾向.假如这样做了,我们肯定会这样说:如果我在自己身上所看到许多"行为"和"表现"无法同自身所能意识到的自我心理动态联系起来(或者无法与它们吻合),它们自然会被我看作是属于他人的东西......这就是说,这些行为和动态只能通过他人的心理活动去解释.进一步,经验还表明,我们最懂得如何去解释别人身上发生的那些与自己相同的活动(或者说是最懂得如何把它们归之于论证事件的因果链条中)......同时,又矢口否认这种活动在自己心理中发生.显然,这对我们提倡的这种研究应从自身的"自我"做起的主张是一个很大的阻碍,因为它使我们无法获得对它的真正的理解.

    但是,在我们运用这种推导过程于自身时,假如看不到我们自身内部的二元对立,同样不能把这种"无意识活动"揭示出来.它仅能按照逻辑推导,得出一种不同的假设,即:在自我中存在着另一种意识或第二意识,它与我们所知道的那种意识合并为一体.这样一种假设,自然应当受到批判,因为,第一,一种属于自己但又不被自己知道的意识,根本不同于那种既属于自己,同时又属于他人的意识.这种找不到其最重要性的意识,究竟值不值得我们去研究,是大可怀疑的.看来,即使那些一直反对有一种"无意识心理"的人,也不准备用一种"意识不到的意识"去替换它.第二,精神分析业已证明,我们推理出的各种不同的潜在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独立性,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关系,或者说,它们谁也不"知道"谁.如果事情果真如此,我们是否应该假定,自我之中不仅有第二意识,还有第三意识.第四意识,以至无穷多的意识呢?第三(这是最重要的批驳),我们还应当考虑到这样一个事实:精神分析所做的研究表明,某些潜在的意识活动本身也具有一些独立的特征,我们对这些特征极为陌生,甚至认为它们难以置信或不可理喻,因为它们同我们所熟知的那种意识的性质完全相反或对立.鉴于上述理由,我们必须对自己的上述思考作出改正.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推导或想要证明的东西,并不是我们的第二意识,而是一种不能为意识所知的特殊心理活动.我们不允许人们将它称为"下意识"或"潜意识",这种称呼是错误的,并且容易引起误解.我们的医疗实践表明,即便是那些有名的"意识分裂"病例,与我们的观点也不相悖.我们对该病例所做的一般描述是:这种病人的心理活动分裂成两种,它总是不停地在这一种和那一种意识中交错.在精神分析中,除了作出下列推断外,我们别无选择,就是:心理活动本身是无意识的,意识只能像感官"知觉"外部世界一样去感觉它.当然,我们还可以从这种对比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在我们看来,精神分析关于存在着一种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假说,一方面是原始泛灵主义的扩展(它使我们在周围事物中看到自身),同时又是康德对于各种关于外部知觉的种种错误看法之批判的延续.正如康德告诫我们的,万不可忽视,我们的知觉是受主观条件约束的,决不可把它等同于被我们知觉到的不可知之物.精神分析同样警告我们,不要把意识的知觉等同于作为这种知觉之对象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同物理事实一样,心理事实也不是我们看到的那个景象.令我们欣慰的是,对内在知觉的纠正并不像对外在知觉的纠正那么困难,相对于外部世界,内部对象的不可知程度要小得多.

    二."无意识"的各种含义

    ......一种地形学的观点  在作出进一步解释之前,首先让我们指出这样一个重要的(虽然不是太方便)事实:"易于进入无意识状态",仅仅是精神活动的一个特定,而且不是它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除此以外,还有其它一些心理活动,尽管它们表现出一种极为不同的价值,同样具有"无意识"性质.所以,所谓无意识,它一方面包含着种种因潜伏而暂时不为意识所知,其他一切都与意识活动一样的活动,另一方面又包含着种种被"压抑"的活动,假如这些活动变成意识活动,它们肯定与意识中其他种种活动形成鲜明的对照.从现在起,如果我们在描述各种心理活动时,不再追问它们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在对它们分类和关联时,仅仅按照它们与"本能"和"目的"的关系,它们自身的构成,它们在自己所属的心理系统内的等级等等,便会消除对它的所有曲解和误会.可是这样做毕竟是不实际的,其中有诸多理由,例如,当我们提到"意识"和"无意识"这两个字眼时,有时是在"描述意义"上引用它们,有时又是从"系统意义"上引用它们.从系统意义上看,它们各自代表的是一个特殊的心理机能,而且具有自己独特的特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意义的模糊.为了避免这种混乱,我们可以把某些经我们区别出来的心理系统,以一些随意选择出来的名字称呼,这些名字最好不要使人们想到它们属于"意识".但在这样做时,首先应当表明,我们区别这些心理系统时的根据是什么,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提及意识的种种属性,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这些属性就是我们进行一切调查研究的出发点.在下面的阐述中,当我们在"系统"意义上使用"意识"和"无意识"时,通常用简写符号Cs代表"意识",用Ucs代表"无意识".

    下面我们对精神分析所获得的某些肯定性发现作出解释.一般地说,一种心理活动要经历两个阶段(或两种状态),在这两个阶段之间,还穿插着某种可称为"检验"或"审查"的步骤(这种审查也称为无意识压抑力量).第一阶段的心理活动一般是无意识的,属于Ucs系统.如果在"检验"时,它通不过审查的关口,便会被拒之门外,不能进入第二阶段,我们就说它受到"压抑",或者说被压抑到了无意识之中.如果能通过检验,它就进入了第二阶段,以后便属于第二系统,即我们所说的Cs系统.但是,即便它已属于这一系统,也不等于清楚地肯定它就是"意识"的了.换言之,它这时还不是"意识的",而是具有变为"意识"的可能......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它才可能不受阻碍地直接变成意识的对象.从具有变成"意识"的能力这一角度来考虑,我们还可以称这一系统为"前意识".如果还有另一种审查或检验的办法,其任务是专门确定"前意识"能否变成"意识",我们就可以在Pcs(前意识)和Cs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就目前来说,重要的是要记住Pcs系统同时又具有Cs系统的特性,因为在Ucs向Pcs(或Cs)过渡的交叉点上,同样也有审查者在行使自己的职责.

    由于精神分析承认这两个(或三个)心理系统的存在,它就在描述性"意识心理学"的基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很多新的问题,获得了许多新的研究内容.在这之前,它同描述性"意识心理学"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总是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看待心理活动.而目前它与它之间又有了更进一步区别,这就是,它又发展出一种可称为"心理地形"的东西,这就是:在提到某种特定的心理活动时,总要提到它属于哪一个"系统",或是在哪两个系统之间发生的.从这一角度思考,我们还可以把它称为"深层心理学".我敢断定,假如我们进一步从另外的角度去考虑它,它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成熟.

    如果我们严肃看待这一有关心理活动的"地形学",就必须首先把注意力转移到如何解答由此而引起的种种怀疑上.当某种心理活动(在下面的阐述中,我们把这种心理活动局限于一种概念活动),从Ucs系统转入Cs系统(或Pcs)时,我们可否说,这种转换其实是同一个概念替了一个新位置,它的最初的无意识内容还仍然存在,或者,我们还可认为,这种转换乃是这种概念之自身状态的变化,亦即同一种材料在同一个位置上发生的变化.这一问题看上去似乎很深奥,但是如果我们希望取得关于心理地形学的较为准确的概念,如果我们想对心灵内部的深度层次有比较清晰的了解,就肯定会提出上述问题.这个问题的难处就在于它超出了纯心理学范围,触及到心理器官(大脑)同解剖的联系问题,(即解剖能否用于精神器官).我们知道,大体说来,这种关系还是存在的,科学研究已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无可反驳的证据,证明心理活动与大脑的各种机能(而不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机能)密切相关.在我们有幸发现了大脑的各个不同部位有着不同的反应,以及发现了这些部位同身体的某一特殊部位以及同某种特殊的心理活动的关系时,上述研究还会更进入一步(究竟达到什么程度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由此出发而产生的每一种想发现心理活动发生的具体位置的企图,任何一种设想"观念"储藏在神经细胞之内,兴奋是通过神经纤维传导的努力,都是注定要失败的.同样的命运还期待着任何一种试图在大脑皮层区找到Cs系统(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的解剖位置.在大脑皮层之下找到无意识活动的解剖位置的做法.这是现今科学还不能填补的一个空白,况且填补这块空白也决不是心理学的任务.这就是说,我们的心理地形学目前与解剖学无关.换言之,与它有关的不是解剖学上的位置,而是位于身体任何一个部位的心理器官的内部领域.

    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是不受其他限制的,换言之,只要需要,我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但是我们自己应明确地看到,我们提出的假设还只是一种图解性的说明,我们提到的上述两种可能性中的第一种......即某种概念的Ucs阶段,乃是它在原来的状况不变的前提下,挪到一个新的位置......无疑是一种极不成熟的假设,自然也是一种较方便的假说.第二种假说......在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这个概念本身的状态或功能发生了变化......则理应受到优先考虑,因为它有更大的可能性.但它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它的可塑性较差,不容易说明和改动.至于第一种假说,即地形学的假说,注定要从地形学的角度,将其划分为Ucs系统(无意识系统)和Cs系统(意识系统).这就是说,同一种概念,有可能同时出现于心理器官内的两个地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某种概念顺利通过"审查"的情况下,它就会从一个位置转移到另一个位置,同时又不丧失原来的状态和内容.

    这一假设看上去极为奇特,但可以通过精神分析的实践而清晰地观察到.比如,当我们同一个病人交流某种他以前有过的,可是后来又潜抑了的概念时,他的心理状态初看起来并无什么变化.首先,这种交流并没有帮助它冲破"压抑作用"加于这一概念的抑制力,或者说,这种压抑作用并没有消除,因而不能期望这种原来的无意识概念会变成意识的概念.相反,我们开始时获得的唯一东西,便是使他在不经意地情况下放弃这一被压抑的概念.在这个病人的心理中,上述概念实际上是以两种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它的两个不同位置上.第一种形式和第一种位置是他对我们传达给他的这一概念之听觉形式的有意识记忆,第二种形式和第二种位置则是对他早先意识到的这一概念的形式的无意识的记忆.实际上,在这一有意识的概念克服一切障碍与它的无意识记忆痕迹联系起来之前,压抑设置的障碍是不会丢掉的,只有通过把无意识记忆痕迹变成有意识的,上述努力才能成功.如果对这问题不作全面思考,就会觉得上述有意识的概念和无意识的概念乃是同一种内容在两个不同地形位置上的两种不同显示.然而一旦我们稍微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便会看到,病人此时获得的信息,与他那被压抑的记忆之间的相同只不过是表面上的,从心理性质上说,听到某种事情与意识到某种事情完全是两码事,虽然这二者的内容有可能是一样的.

    目前还不是在上述两种可能性之间作出选择.也许在以后的讨论中我们会遇到某些因素,促使我们喜欢其中的一种而不喜欢另一种.当然也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性:我们或许发现我们上面提出的问题根本就不适当,觉得我们应该用另一种方式去对有意识概念和无意识概念作出区分.

    三.无意识情绪

    以上我们研讨的东西仅局限于"概念".现在我们想提出一个新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同样是为了阐明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常常提到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概念,但是否还有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无意识的情绪和无意识的感情呢?我们能否把上述的种种合并在一起解说呢?

    我个人看法是,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对立并不适用于本能.本能永远不可能成为"意识"的对象,意识的对象只能是那些能再现"本能"的概念.从深层说来,即使在无意识中,本能若不以概念出现,也无法被再现出来.这就是说,如果本能不把自己附着在一种概念上面(以概念体现出来),换言之,如果它自己的状态不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我们就对它毫无感觉.我们平常总是随便地谈到"某种无意识本能冲动"或"某种潜抑了的本能冲动"等,这些不严格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非常有害的.当我们提到本能冲动时,真正与它的意思相当.并能表达它的术语就是"无意识",其他的术语都会造成混淆.

    考虑到以上的看法,我们对无意识感受.无意识情绪和无意识情感的问题就很容易解答了.对于某种情绪的本质,我们的意识的确可以把握,这就是说,它肯定能成为意识的对象.因此,在说明"无意识"的性质时,如果不把情绪.感受.情感等考虑进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在精神分析的实践中,我们对这些东西习惯的称呼是"无意识的爱"."无意识的恨"."无意识的愤怒"等.并且我们还可以知道,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使用某些奇怪的混合字眼,如"无意识的犯罪意识"等等;有时还使用某些相互矛盾的字眼,如"无意识的欲求"等等诸如此类.这样一些称呼是否比我们经常听到的"无意识本能"蕴含着更丰富的含义呢?

    上述两种说法实际上不完全一致.首先,事情有可能是这样的:某种感情的或情绪的冲动被感受到了,但对它的解释是错误的,由于那个真正符合于它的表达或用语受到抑压,它就不得不去寻找另外一种概念."意识"误以为它(这种感情或情绪)就是这种概念的具体显现.倘若我们能够恢复它与那个真正适合于它的概念的联系,就会把原来的感情冲动称为"无意识冲动",可是,尽管这样称呼它,它所造成的感情效果却从来不是无意识的,其中真正发生的事情乃是它的"概念"经受了"压抑".一般说来,"无意识感情"或"无意识情绪"等术语的真正所指乃是本能冲动在遇到压抑之后,其量的方面所经历的"变化".据我们所知,这种"变化"一般有下列三种:1.这种感情经压抑后全部或部分地保留下来;2.转变成一种不同质的情感,首先是转变成一种"焦虑"或"欲求";3.被抑制,或者说其发展受到阻碍(这样一些可能性可以通过"梦"进行研究,这比通过研究"精神病"好的多).众所周知,阻止感情的发展和生成,乃是"压抑"活动的真正目的,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它的工作就等于没有完成.每当"压抑"活动成功地抑制了感情的发展时,我们就称这些情感为无意识的(当我们取消压抑时,它们又恢复原状),所以,我们不可否认,这些字眼的使用还是前后一致的.但是,当我们把它同"无意识概念"作对比时,它们之间又有极大区别,这就是:无意识概念在受到压抑后继续存在(指仍然在Ucs系统中作为一个真实的结构存在),而位于这个系统中与之相对应的无意识情感,却处于一种抑压状态,得不到任何发展.严格说来,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无意识概念"意义上的"无意识情感".虽然这种语言称呼本身没有错误,但是,在Ucs系统中有可能存在着某些可以变成"意识"的情感结构.所以,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概念多半是记忆痕迹的投注,而情感和情绪则是一种排出(释放.发射)活动,其最终的形态被我们感知为感情.我们目前掌握的关于情感和情绪的知识还不能把这种区别解释得非常清晰.

    使我极感兴趣的是,我们已经证实了这样一件事实:"压抑"作用可以通过把本能冲动转化成情感表现而成功地对它进行抑制.这使我们更深一层认识到,在一般情况下,意识系统总是对情感表现施行控制,对运动活动则加以放纵.它着重强调"压抑"的重要性,因为压抑不仅能阻碍事物进入意识,而且还在阻止情感表现的同时引发肌肉的活动,反之亦然,我们或许说,只要Cs系统控制了感情表现和肌肉运动,人的精神状态就是正常的.可是,这种控制同上面提到的两种相互邻近的发泄(发射)活动(即发泄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却有着根本的不同.Cs对自动性动作的控制是稳固可靠的,足以经得住神经机能失调的频繁冲击,只有在患了精神病之后,才受到破坏.而Cs对情感发展的控制则不那么可靠,即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感觉到,在Cs和Ucs之间争取对情感优先控制的斗争,总是在不间断地交替行着.有时候某些领域的影响力会相互区别开来,有时候各种作用力相互交混..

    Cs(Pcs)系统在释放感情和身体动作时的重要性,使我们更加明白了"替代性概念"在决定病情的形式方面所起的作用(替代性概念:当原来的概念被压制后,就生成了一个替代性概念继续存在):情感有可能直接从Ucs系统中直接产生,如果情况果然如此,那生成的情感就带有焦虑(欲求)的特性,因为它代表着所有"被抑制的感情".然而在多数情况下,"本能冲动"总是耐心等待,直到在Cs系统中找到一个替代性的概念.这样,情感就可以从意识领域内的这一替代性概念中展示出来,而这种替代性概念本身的性质又决定了产生出来的情感的"质"的特征.我们曾一再表明,在压抑活动中,情感同它所归附的概念(或产生它的概念)开始分离,这以后,它们每人又经历了自身特有的变化.从描述的角度来说,上述说法是不可置疑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简单,情感活动一般并不直接形成,只有当它冲破限制,在Cs中找到一个新的替代者时,才能成功地表现出来.

    四.地形学与压抑的动力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已经认识到,"压抑"基本上是一种影响于"概念"的活动,而且位于Ucs系统和Pcs(Cs)系统的交接处.本节我们准备对这一活动作出较详尽的描述.我相信,压抑乃是投注的收回(或撤离).但问题在于,这种撤离发生在哪个系统?这种投注一经收回之后,它又回到了哪个系统?

    由于在Ucs系统中,那被压抑的概念仍然在活动着,所以它一定仍保留着自身的"投注"能力,因此,撤离回来的并不是这种概念,而是另一种东西.我们首先要谈的是,当"压抑活动"本身影响了一个位于前意识中的概念,甚至影响了一个已经进入意识的概念时的情景.在这种情形下,所谓压抑,就是抑制那个属于Pcs系统的前意识概念的投注(使这种投注停止).这样,这个概念就面临三种可能:1.不能投注;2.从Ucs系统中接受投注;3.保留它先前进行过的无意识投注.相应地说,我们所得到的结果也可能是三种,即:1.撤离回来的前意识;2.保留下来的无意识;3.代替前意识投注的无意识.我们还进一步注意到,我们所作的上述思考,乃是不自觉地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从Ucs系统向离它最近的系统过渡,并不是通过制造一个新的代替物来完成的,而是通过改变它本身的状态完成的,换而言之,是通过改变它自身的投注完成的.这一有效的假设很当然地使我们联系到地形学.

    然而这一利比多的撤回过程,并不足以使我们了解"压抑"的另外一个特征.我们尚不清楚,为什么那个保留了它的投注或从Ucs系统中接受了"投注"的"概念"不能通过它自身的投注重新进入Pcs系统?如果是这样的话,利比多的撤离就不得不再重复一次,这一同样的活动或许会没完没了地重复下去,但其结果却不再是"压抑".我刚才描述的前意识投注的撤回,同样不能解释最初的压抑活动.因为在压抑开始之时,我们还必须考虑到这儿还有一个未曾从Pcs系统中接受投注的无意识概念,而这样一个概念是不能被剥夺的.

    所以,我们真正要追寻的,乃是另一种活动,它首先支持"压抑",其次要保证这种压抑的形成和继续.这种活动,只能是一种"反......投注"活动.通过这种活动,才能保证Pcs系统不受无意识概念的侵犯.我们可以研究一些病例并得到,这种在Pcs系统中发生的"反......投注"活动的具体表现.它代表了初始压抑活动所需要的连续性和对自身之持久性的保持,"反......投注"就是初始压抑活动的主要机制,而在压抑活动中还要再增加一种撤离或阻止前意识投注的活动.很有可能发生的一件事情是,那种从"概念"中撤离回来的投注,就是供"反......投注"的投注.

    随着讨论的深入,我们逐渐地发展出了有关心理现象之大体结构的第三种观点(前两种观点是动力学观点和地形学的观点).对这第三种说法,我们称之为经济学的观点.通过这种观点,我们将清楚探明特定量的兴奋,最后将余下多少,从而对它作出相对正确的估测.对于这种作为精神分析研究之最终结果的"观看问题的方式",我们最好为它取一个特殊的名称.我建议,在我们把某种心理活动的所有方面......动力学方面,地形学方面和经济学方面......全部成功地描述出来之后,应该称这种描述为"玄学心理学描述",我们必须首先指出,就我们现在掌握的知识而言,我们在这方面取得的成功仍是片面的.

    我们下面要做的,是试对我们熟悉的三种转移型心理症的压抑过程作一番玄学心理学的描述.在作分析时,我们将用"利比多"这个字眼替换投注,因为据我们所知,我们在以上病例分析中所研究的主要东西,就是性冲动的命运.

    第一种是忧虑型歇斯底里病,人们常常忽略或漏掉了对这种病的最初发病阶段的观察.如果仔细观察,这一最初阶段是可以辨析出来的.它显示出的忧虑具有的特点是: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忧虑,但忧虑者本人又不知自己忧怕什么.我们认为,在这一阶段,其Ucs系统中必定有某些爱欲冲动要求转化成Pcs系统的冲力,同时,那前意识中的利比多冲动也正以一种"逃离"的方式,从这个领域撤退,这样,那已被放弃(或压抑)的概念中所包含的无意识利比多冲动,便以一种忧虑的形式排放出来.随着这一过程的反复,就向着支配或克服这一令人悲伤的忧虑的方向迈出了第一步.那逃回的利比多冲动.将自己附着到一个替代概念上,这一替代概念一方面通过联想同那个放弃(或压抑)的概念相关联,另一方面又因它远离这一概念而躲避了被压抑的命运,这样一来,就使得那个无法控制的忧虑的爆发成为现实的.这时,这个替代概念就在Cs(Pcs)系统中发挥着一种"反......投注"(或反利比多冲动)的作用......通过阻止那被压抑的概念进入意识,从而保护着这个系统,另一方面,它也是(或者说,它扮演着)这样一个交接点......忧虑感情(这时它最不容易被控制),在这个交接点上爆发和投注.治疗实践中所作的观察证实,当一个儿童患有"动物......恐惧"症时,会经历到两种不同的条件下的忧虑:第一种是当被压抑的爱欲冲动变得极化时,第二种是当儿童看见他所惧怕的动物时.在第一种情况下,替代概念作为一个从Ucs系统向Cs系统过渡的指挥者出现.在第二种情况下,它是作为一种用于释放忧虑的孤立根基出现.由Cs系统所做的更深入的控制,通常这样一种倾向体现出来:随着第一种条件(而不是第二种条件)所持续的时间的延长,这种替代概念就很容易被唤出来(更容易出现).这个儿童的最终表现或许是这样的:1.他似乎一点也不喜欢自己的父亲,而且开始独立于他,不再受他的控制;2.对动物的惧怕似乎是他的唯一恐惧.这种恐惧不断增加,直达到与无意识本能产生的害怕相等.这是一种最顽固不化和极端放肆的恐惧......它无视一切来自Cs系统的影响,只在Ucs中暴露出自己的本能.

    在忧虑型歇斯底里症的第二阶段,那来自Cs系统的"反......投注"便开始导致"替代概念"的形成.不久以后,同样的机制又在一个新的方向上起作用.据我所知,压抑活动这时仍旧没有结束,而又发现了一个新的任务......对那个由替代概念激起的忧虑加以阻止.这一活动以下面的方式进行:与替代概念相似的所有联想均被赋予一种特别强烈的利比多"冲动",从而展现出某种对"兴奋"的高度敏感.在这一保护性结构内,它的每个位置上的"兴奋"由于与替代概念牵连着,所以均能造成忧虑的轻度增长,这种增长同时又被作为一种信号,用来抑制这种忧虑的进一步增长(这种抑制是通过利比多冲动的新的逃避行动完成的).这种敏感而又活跃的"反......投注"作用在这个可怕的替代物周围扩展得更远,这样被用来孤立这个替代概念,使它不受新的冲动干扰的机制就更加准确.自然,这种保护机制只是用来抵制那些通过外部知觉对这一替代概念的干扰和侵犯,它们永远不能抵制本能冲动(它按照这被抑制概念的联系方式与替代概念联系).所以,只有当替代概念成功地代替了被抑制的概念时,这种机制才开始起作用,并且永远不是在一种完全安全的情况下起作用.这种本能兴奋增加多少,围绕替代概念的防护也就向外延伸多少.这整个结构(它以类似方式出现在其它神经官能症中)就是我们说的恐惧.我们从忧虑型歇斯底里中见到的逃避.放弃和犯禁等症状,正是替代概念逃避有意识投注的具体表现.纵观这整个过程,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第三阶段上的活动,重复和扩大了第二阶段上的所做的事.Cs系统现在通过围绕在它四周的各种联想的反投注作用,抑制了替代概念的活动,从而保护了自己.正如开始时这一系统对自身的保护是通过替代概念的投注,阻止了那被压抑的概念的出现一样.这样,这种替代结构就通过转移作用而发展起来.我们还必然作出如下补充:在Cs系统中,先前只有一个小的环节被压抑的本能冲动冲破,这就是替代概念(换言之,这种被压抑的本能冲动的唯一出口,就是替代概念).但是后来情况就变了,......整个保护性结构(即恐惧)都与那种尤为突出的无意识影响相对应.进一步来说,我们还可以强调这样一种观点:通过整个自卫机制,就把来自本能的威胁外射出去,自我展示的行为证实似乎那威胁它的忧虑不是源于本能,而来自外部感觉.这必然会导致这样的后果:自我对这种外部危险的反应,乃是试图逃避,即"恐惧"时企图作出的那种逃避.在这一过程中,压抑只在一个特殊地方获得了成功,这就是:忧虑的排泄受到一定程度的压制.只不过这种抑制是以丧失个人自由为代价的,这的确是一个重大的牺牲.但是,从本能需求中逃避的企图,一般是无多大用处的,而那种通过"恐惧"方式达到的逃避效果,也并不那么使人满意.

    我们从这种忧虑型歇斯底里中看到的大部分症状,都适用于其它两种神经官能症.所以,我们只想把下面的讨论局限于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及"反—投注"活动所起的作用上.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被压抑概念的本能性投注转变成使其发病的"刺激",在多大程度上和处于怎样的条件下,这种无意识概念对自己本能冲动的投注是通过这种向"刺激"转化的方式进行的(从而可以使它克服压力进入Cs系统)?这样一些问题(以及与之相似的其他问题)最好是留给对歇斯底里的专职性研究.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来自Cs(Pcs)系统的"反—投注"所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症状的形成"就是它所起的作用的具体展示.正是这种"反—投注",决定了整个投注应当集中于本能表现的那部分.经它选择出来用于形成"症状"的那一部分,一定要适合于表现本能冲动的目的(起码不低于Cs系统之自卫和惩罚活动所具备的条件),这样一来,它就取得了一种"超级—投注",就是说,它也像"忧虑型歇斯底里"一样,同时从两个方向得到维系.因而我们不需要再费多大力气就可以得出这样的结果:Cs系统使压抑时的费力程度并非等同于症状呈现时的能量的投注.因为压抑时花费的力量是通过"反—投注"付出的力量来衡量的.而症状呈现非但得到这种"反—投注"的支持,而且得到与之交错在一起的Ucs系统中的"本能性投注"的支持.

    至于迷狂性心理症,我只要对"论压抑"一文中提出的讨论作一点补充就够了.这就是,在这种病中,Cs系统的"反—投注"开始宣示出来,占据中心位置.这正是造成最初的压抑的原因所在.这时,压抑是以"反抗"的方式出现的,后来,便成为"被压抑的概念"的突破点.我们还可以作出这样一个假设:如果压抑活动在"忧虑型歇斯底里"和迷狂心理病中,看上去远远不如在"转移型歇斯底里"中那样成功,这是因为它的"反—投注"过于突出,从而使它找不到任何突破口.

    五.Ucs(无意识)系统的特点

    我们以上区别了心灵中的两大系统,当我们细心观察其中一个系统,即Ucs系统时,会从中发现另一个系统(即Cs系统)所不具有的特征.这种现象给我们以更深奥的启示.

    Ucs系统的中心是"本能呈示",其目的是进行"投注",换言之,这一系统的核心就是"欲望—冲动".在此,各种本能冲动并列存在,它们彼此独立,互不矛盾.即使在两种看上去目的各异(或互相矛盾)的欲望同时活跃起来时,它们也不会相互拆和互相敌对,而是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居间的或妥协的目的.

    在这一系统中不存在否定,不存在怀疑,也不存在各种程度的确信无疑.因为只有通过位于Ucs系统和P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检验之后,上述一切情况才有可能出现."否定"在较高的意识层次上乃是"压抑"的代替,而在Ucs系统中只有以不同强烈程度的"投注"内容存在着.

    在本系统中,投注的强度比起其它系统来,更是变化无常.通过转移,一种概念会连同它的全部利比多冲动,转移给另一种,它还能通过压缩作用,把属于好几个概念的全部利比多冲动都占为己有.我曾经建议,把上述两种作用作为心灵之"初始活动"的典型标志.这是因为在Pcs系统中,占统治地位只是一种"次级活动".一旦初始活动在发挥自己作用时与属于Pcs系统的各种因素相联络或相结合,它就看上去十分滑稽可笑.(www.xing528.com)

    Ucs系统中所进行的活动,都是无时间性的,换言之,它们并不按时间的顺序进行,也不因时间的推移而变换,与时间没有任何关系.只有Cs系统中的活动,才与时间有关.

    Ucs系统中的活动,很少与现实有关联,它们的命运仅仅取决于它们拥有多大的力量,还取决于它们是否服从快乐与痛苦原则.

    总起来说,我在Ucs系统的活动中大体发现了以下几个特点,即:1.各种活动相互并列.互不矛盾;2.属于一种"初始活动(是一种"投注"性动作);3.无时间性;4.以内心实在代替外部实在.

    对上述无意识活动,我们只有在人们的梦中和各种心理症中才能观察到.换言之,只有将更高级的Pcs系统中的活动,通过某种退回作用,回复到低级层次上的活动时,我们方能看到.这就是说,这种活动不可能"独立地"让我们看到,因为它们不可能独立存在.Ucs系统很早(或刚刚出现)就被Pcs系统所掩盖,只有Pcs才拥有进入意识和导致运动的手段.Ucs系统的向外发泄,是通过某种物理刺激导致情感的发展,但即使这样一个发泄口,也被Pcs系统抢走了.正常情况下,如果仅依赖自己,它连一种有目的的肌肉活动都做不出来,这唯一能做的,就是那些习惯性的条件反射活动.

    为了充分理解上述Ucs系统之种种特征的意义,我们理应将它们同Pcs系统的种种特性作一比较.但这样,我们就绕得太远了.因此,我建议,我们最好先停留在目前这一步,等到我们讨论更高层次的意识系统时,再进行这种比较或许更好.目前我们只能选择几个最紧要的问题作阐明.

    Pcs系统中的活动,不论它们已经变成有意识的,或仅仅具有变成意识的可能性,都会展示出一种对投注概念之向外发射倾向的抑制作用.当一种活动从一种概念转为另一种概念时,第一种概念会保存下它的一部分冲动力(投注),也就是说,只有一部分冲动力转移到第二种概念中.在这儿,以"初始活动"方式进行的转移和凝聚极为少见,因为它们在这儿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一情况曾使布留尔(Breuer)作出下面的假设:在心理生活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能量的投注阶段,在其中一个阶段上,这种能量是被"软禁"起来的;而在另一阶段上,它就自由活动起来,并开始要求外射.我认为,上述意见代表着我们对心理能量之本质的最彻底洞察,我们没有道理反驳它.我们极其需要的是对这个问题作出玄学心理学的描述,尽管这是一个过于大胆的行为.

    除此之外,它还转移给Pcs系统这样一个工作:使各种不同的观念性内容相互交流,以便达到相互影响;使它们与时间相互关联起来;设立审查关卡(或各种审查关卡),建立起检验现实的一套法则,即"现实法则".有意识的记忆几乎也全部依赖于Pcs系统,因而与那种Ucs经验在其中得到固定的"记忆痕迹"明显相区分.它或许对应于某种特殊的"复现"......这一概念曾被我们用来解释有意识概念与无意识概念的关系,现在已被我们放弃,我们还应该由此而发现一种新手段,以结束我们不知如何称呼更高级系统中的困窘(就目前来看,它的名字很不确切,我们有时称之为Pcs,有时称之为Cs).

    在此我们还要奉劝某些人,对于我们把各种心理活动归类于这一种或那一种心理系统时所做的阐释和描述,不要急于得出结论.我们所描述的是成年人的心理状态,在这里,Ucs系统严格说来只是作为较高级心理系统的初级阶段.在个体发展起来以后,这个系统的内容和联系是什么?在动物中这个系统有什么意义?这都不能从我们的描述中推断出来,也就是说,必须对它们作出独立的研究方可得知,进一步说,对于人类的心理生活,我们必须竭力去发现上述两种心理系统(包括其内容和特征)能够相互改变或相互交换的病理学条件.

    六.两种系统之间的交流

    如果我们认为Ucs系统已经不起作用,心灵的大多工作都由Pcs来承担;倘若认为Ucs只是某种退化器官,是进化过程留下的痕迹,那就大错特错了.一个同样的错误的假设是,认为这两个系统之间的交流只限于"压抑"活动......Pcs把任何一件有妨于它或使它不安的东西,都扔进Ucs的无底深渊.事实正好相反,Ucs是一个活的系统,它还在不断向前发展着,而且同Pcs保持着种种关系,特别是相互合作关系.总而言之,我们必须把Ucs系统看成是一个延伸的或时时向它的所谓"衍化物"转化的系统,易于接受现实生活的所有影响,持续不断的作用于Pcs甚至还能反过来受Pcs系统影响.

    在无意识本能冲动的各种衍生物中有某些显得极为奇特,这就是,在它们本身包含着许多与之相对立的特征.它们一方面是高度组织化的,看不出任何相互矛盾的地方,充分利用从Cs系统中得来的每一点东西来掩饰自己,使我们普通判断力很难把它从这个系统的结构形态中区分出来.另一方面,它们又是无意识的,这就是说,它们决不会变成意识.按照它们的性质似乎应该归属于Pcs系统,但实际上它们又属于无意识系统,它们的起源对它们将要承受的命运一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把它们比做人类中的混血儿.大概地说,他们很像白人,而又不时暴露出某些有色人种的这种或那种特征.正因为此,他们在白人社会中受到排弃,不能享受到白人的特权.上述性质正是正常人和患心理症的人的"幻觉世界"所具有的特性.我们已经明白到,幻觉的形成乃是梦和心理症的初期阶段,尽管它们是具有高度的组织性,仍然处于潜抑状态,因而不可能变成意识,在没有明显地被"投注"之前,它们几乎贴近于意识.而且不受任何干扰,一旦受到某种程度的妨碍,它们就会立刻被压抑回去.Ucs中另一种与之相同的和高度组织化的无意识衍化物是"替代—结构".所不同的是,它能够成功地冲入意识领域,这要归功于某些有利的联系,比如说,当它们同一个前意识区域的"反—投注"相重叠时,就会很容易地进入意识.

    当我们利用别的场合进一步了解进入意识的条件和方式时,便有可能找到克服它们所遭遇的种种困难的方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最好对照我们以前考察意识时提出的观点(即从意识的角度提出的观点),即:意识总是把全部心理活动归结于前意识领域.因为来自于无意识的相当一部分前意识材料都有无意识衍生物的特征,所以当它们进入意识时都要受到"审查".而对于其它一部分前意识材料来说,它们可以在不受审查的情况下,直接进入意识.从这儿我们窥视到早先提出的一个假设中的矛盾:从"压抑"的角度来看,它不得不行使"审查",由于这种审查决定着位于Ucs系统和Cs系统之间的意识.而现在我们又有了另一种可能,即:在前意识系统和意识系统之间也有一道审查.但我们完全可以不理睬这种复杂情况所造成的困难,进而作出这样的假设:从每一个系统向另一个比它高一级系统的过渡(这就是说,每向更高级的心理结构前进一步),都需要经受这道审查.作为这一假设的推断,我们将不得不放弃原来的假设,即开始时提出的那个它"每进一步,都只不过是制造出原物的一个新的复制品"的假设.

    解决这个问题时遇到的所有问题,大都出于这样一个理由,即:我们所能直接观察到的心理活动的唯一特征,便是它的"意识性",而意识本身又不能作为划分不同系统的标准.我们知道,属于意识领域的东西不一定总会被意识到,它们有时还会暂时潜抑起来.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许多具有前意识系统之特征的东西,是不能变成意识的.我们还注意到,这种进入意识的可能性还要受到某些"注意"倾向的限制.这就是说,意识与不同心理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同"抑制"活动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实际上,与意识相分离的不单是那些被压抑了的东西,还有某些对自我进行支配,从而成为被压抑的东西之最强大的对立面的各种冲动.假如我们想尽快地用玄学心理学的观点来指导自己的分析,就必须学会摆脱已往的成见.特别是那种极为看重"有意识状态"的各种症兆的成见.

    只要我们执着于这一成见,在我们对其作出综合时,总要受到例外情况的干扰.我们看到,进入Pcs的衍生物是作为替代性结构和心理症状进入意识的,它们通常经历了很大的变形,因而大大远离了Ucs(虽然许多经受了压抑,但仍然保持原状).我们发现,许多前意识构造仍然保持无意识状态,尽管从其性质看,它们理应变成意识的.或许对它们来说,Ucs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我们下面想要寻找的一种重大区别,不再是意识和前意识的区别,而是前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别.位于前意识领域边界上的审查者,总是把无意识阻挡回去,但它的衍生物却可以绕过这个审查站,从而获得了更高级的组织结构,在Pcs系统中达到某种强度的"投注".可是一旦越过这道防线,它们又会继续进入到意识领域,这就不可避免地受到意识与前意识之间的审查者的审查,当认出它们是无意识系统的衍生物时,便再次把它们"压抑"回去.也就是说,第一道防线上的审查者专门用来对付Ucs本身,而第二道防线上的审查者则专门对付无意识系统在前意识中的衍生物.我们认为,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这个"审查者"自身也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精神分析治疗中,这个位于Pcs系统和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存在,已得到准确无误的证明.我们可以要求病人自由地产生出Ucs的衍生物,还可以设法保证他们克服审查者对这些想变为意识的前意识结构的反抗,进而帮助他们消除了第一个审查者行使的压抑.除此之外,我还要作出下面的补充:Pcs和Cs系统之间的审查者的存在,使我们明白了,"变成意识"不单纯是一个知觉活动,它或许还是一种"超级—投注",或者说,是心理结构中发展出的一个更高等的层次.

    现在让我们把注意力转向无意识同其它心理系统之间的交流.在本能活动的根源部分,各种系统之间以一种最自由的方式相互交流着;某些这类活动相当活跃,它们通过无意识系统,进入前意识系统,最后到达最高层次的意识系统;其它的活动则一直保持在无意识区域.但是Ucs还可以受到知觉外部世界时所经历的经验的影响.在正常的情况下,从知觉到无意识系统的一切通道都是流畅的,只能从无意识系统向外部穿越,才受到"压抑"活动的阻挡.

    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某个人的无意识可以对另外一个人的无意识产生直接影响,而他们的意识却不受任何牵制(或无动于衷).这一点确实值得我们详细地研究.我们必须努力弄明白,在造成上述结果的所有因素中,是否应该把前意识排除在外,然而就描述想要达到的目的来说,这当然是无可争议的事实.

    Pcs(或Cs)系统的内容,一部分来自本能生活(通过无意识媒介),另一部分则来自知觉.然而我们还不明白,这一系统究竟会对Ucs产生多大的直接影响.对精神病病例的检查时常发现,他们的Ucs系统有着使人难以置信的独立性,对外在影响极不敏感.注意力分散和两种系统完全分隔开来,乃是这种病人的两处典型特征.然而精神分析治疗却完全基于Cs系统能对Ucs系统施加影响的假设上.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虽然费了很大力气,却收效不大.然而,那作为这两种系统之中介者的Ucs衍生物,却可以完成这项工作.但我们应该想到,通过Cs作用Ucs而引发它内部自动改变,这确是一个艰难的和缓慢的过程.

    前意识与某种无意识冲动进行合作是极为可能的,即使后者受到强烈的压抑,但只要无意识冲动与其中一种控制性倾向相谐调,最终亦能达到合作,这时,抑制被消除了,那被压抑的活动也变成了支持自我达到其企图的一股力量.在这种简单的布局中,无意识变成了自我的谐振,同自我保持和谐.对其它方面的压抑活动则丝毫不产生影响.Ucs在这种合作中起的作用是无可非议的.那受到加强和支持的倾向一旦被揭示出来,我们就会发现,它们与寻常倾向完全不同......它们可以取得非常完善的成就,对于类似于痴狂症状的种种相反倾向进行抵抗.

    Ucs中所包含的内容就像一个心理王国中的原始臣民.如果说在人的内心存在着遗传下来的心理构成......与动物本能相近似的东西......它们便是Ucs系统的中心问题.那些在儿童发展期没有多少用途,因而被抛弃的东西,以后又一点点得到补充,而这些补充物同遗传物的性质不一定有什么差别,这两大系统的内容完全区别开来的时间只能是青春期.

    七.对无意识的识别

    只要我们对Ucs的概念仅只来自于梦的生活和转移型心理症的认识,我们对这一系统所能作的断言就超不出以上谈论中说过的东西.这些谈论当然还很不完善,甚至有时还造成模糊和错误.尤其是当我们无法把Ucs同某种我们熟识的东西联系起来.或不能把它们归结于我们熟悉的某一类时,上述情况就更显然.现在让我们对自恋型神经官能症作一番具体分析,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将对这谜一般的无意识领域,有一个透彻具体的认识.

    自从阿布拉哈姆于1908年发表了他的作品以来......这位真诚的作者把它归于我的鼓励......我们就一直用自我与对象之间的对立去理解精神分裂症的原因,在转变型心理症(如忧虑型,倒错型和迷狂型歇斯底里症)中,我们对这二者之间的对立并没有孤立出来.我们知道,对象方面的破坏和阻挠,偶而也会导致心理症的爆发,心理症大都表现在对真实事物对象的放弃.我们还知道,放弃对对象追求的利比多,首先回复为一个幻觉中的对象,然后又变成一个潜抑了的对象(内向).但是在上述例子中,其"对象......投注"通常仍保留下它的大部分能量,对压抑过程作仔细检查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尽管受到压抑(或作为压抑的结果),这种"对象—投注"仍在无意识系统中继续着.实际上,这种转移能力(我们在具体治疗上述心理症时,曾利用过这一点),乃是使"对象—投注"不受阻碍的保证.

    然而精神分裂症则不是如此,我们现在不能不承认,在这种病中,因被压抑而回缩的利比多并没有找到一个新的对象,而是退回到"自我"中.也就是说,"对象—投注"在这儿已被放弃,重新建立起一种"对象迷失"的原始自恋状态.这种病的种种性质(如转移能力的丧失)治疗对它的无能为力.它特有的那种对外在世界的遗弃和否定.其"自我"展示出的那种"超级—投注",以及最后达到的全部冷漠和无动于衷等等,都与我们提出的"对象—投注"被放弃的假设相符合.谈到两大心理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多数研究者都对下面的事实感到吃惊:在精神分裂症中,这两种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还在意识领域中就已经表现出来.而在转移型心理症中,却只存在于无意识中,而且应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才能把它们揭示出来.然而在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不能把"自我—对象"系统和意识内两大系统的关系结合在一起.

    通过下面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我们似乎可以达到我们想要探寻的东西.在精神分裂症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在谈吐方面的各种变化(尤其在早期阶段),这种变化需要我们特别加以注意.由于患者特别注意自己的表达方式,结果使他变得矫揉造作起来.他们表达的方式完全打乱了,有时达到使人完全不可理喻的程度,以至在正常人听来,这些谈话似乎没有什么价值.实际上,这些谈话的内容往往与患者的某些身体器官或某些刺激有关.我们还可以把这一症状同另一种现象相关联起来,这就是:在精神分裂症的上述症状中(它们同歇斯底里症或迷狂症中的替代性机制有相同之处),其替代物同被压抑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揭示出两种形式心理症都有一种使我们吃惊的奇异特征.

    维也纳的维克多.托斯克博士曾经把他对精神分裂症初期阶段观察时所得的一些结果提供给我.这些材料之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们证实了患者本人竭力想进一步阐释她自己谈的东西.我这里借用他的两个例子来说明我的论题,并且我也确信,任何一个研究者都能获得大量这种资料,托斯克治疗过这样一个病人,她是在同她情人吵架之后被带到诊所来的.刚一来到,她就向医生倾诉说,她的眼睛有问题了,它们被"扭歪"了,为了对这句话作出解释,她又用完全合乎语法的句子对她的情人作了一连串的谴责:"我一点也不理解他,他每次看上去都变了样,他是个十足的骗子,他专门扭歪人的眼睛(在德语中,其真实意思是"奸诈的人"),他把我的眼睛也扭歪了,现在这双眼睛不再属于我了,我好像在用另一双眼睛视看这个世界."

    患者对她开始时说出的那句令人费解的话的上述解释,很值得我们作一番研讨,因为它们包含的含义与开始时那概括性的句子完全相符,与此同时,它们又向我们展示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语言结构的含义和起源.对这个问题我同托斯克的意见是一致的,这就是,这一病例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用身体中某一器官(在这儿是眼睛)的遭遇或者状态来代替自己思考的全部内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谈吐表现出"癔病"患者的种种特点,这就是说,它们已变为"器官—语言".

    患者所作的第二个陈述是:她站在教堂中,忽然感到身体扭动了一下,她不得不换一个位置,似乎有人把她推到了这个位置.好像她是被逼站到这个位置上似的.

    接下来又是一番解释.仍然是对她情人的一连串攻击:"他很粗鲁,尽管我性情文雅,现在也变俗了,他使我变得像他自己那样,让我承认他比我高贵,现在我真的变得像他了.因为我开始想到,如果我像他,我便会比现在好得多.他总是给人以地位高贵的假象,我现在变得完全像他了,他已经改变了我的位置!"

    托斯克认为,在"改变了我的位置"这句话中包含了这样一种动作,这种动作代表的含义是"她的地位改变了(或不由自主的改变了),与她爱人"同一"了,或"以她爱人而自居了."

    在这儿,我仍然要提醒人们注意,其思想的全部内容都转化成了身体对这种内容的感受,换言之,这种思想内容对身体的刺激支配了整个思维.第一个例子中的歇斯底里表现于其眼睛的剧烈震动,第二个例子则表现于真正的推拉动作(而不是具有推拉的冲力或被拉的感受),但不论哪个例子,都不伴有任何有意识的思维,即使事情过后,患者也不能说出当初的想法.

    至今为止,上述两例仅证实了我们所说的"器官语言"或"癔病语言".然而其意义还不仅在此,它们似乎还证明了某种更为重要的东西,就是我们常常遇到的另一种(如布笛儿论文中提到的那种情形)可以归纳为一种确定的公式的事物状态.精神分裂病人对语言文字的使用类似于使梦的思维变成梦的意象,对于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原始心理活动".它们先是经过"凝缩",随后再通过"转移",将"投注"的意象整个地掉头换面.有时,这种转换过程会走得很远(与原来的样子相差很大),致使整个思维过程可以用一个有着特殊用法的单词(尽管这个单词与其它词有很多种联系)再现出来.布笛儿.荣格以及他们的学生均作过这方面的讨论,他们以丰富的材料,对这一命题作了确切的证明.

    在我们利用上述印象作出结论之前,让我们进一步谈一谈精神分裂症.歇斯底里症和迷狂症之间"替代概念"的区别,这是一种极有意思的区别,可是我们会得出一种奇怪的结论.我目前治疗的一个病人,声明他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再感兴趣,原因是他脸部皮肤已经得了一种病.他自称自己皮肤生了黑头,脸上有一个个深坑,谁都能一眼就看出来.经分析后证明,原来他是把自己的"阉割情结"转移到皮肤上,开始时,他在对付这些黑头时并不感到害怕,甚至当把它们挤出来时,还感时一种巨大的快慰.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每挤出一个黑头,就觉得似乎有什么东西喷射出来.然而后来情况就变了,觉得每挤掉一个黑头,脸上便留下了一个深坑,因而对自己的行为十分懊悔,认为像他这样"不断地用手瞎搞",已经把皮肤彻底"糟塌"了.很显然,对他来说,他用手把黑头的脂肪挤出来,这无疑是"手淫"的替代,由这种犯罪行为造成的后果(即孔洞)则成了女性生殖器的代替,这种生殖器又进一步代表着由于手淫而导致的阉割威胁的真正实现(也可能在幻觉中出现了这种结果).这样一种"替代机制"尽管带有癔病症的特征,但与"转移型歇斯底里症"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但我们觉得它们之间好像还有某种区别,因为我们想不到在歇斯底里症里会有这样一种"替代机制"(即使在我们还不知道这种区别的情况下).在歇斯底里症中,皮肤上出现的小坑很难被作为女人阴道的象征,因为在此情况下,只有那些周围裹起来的孔洞才可以使患者联想到阴道.此外,我们还应想到,由于脸孔上的小坑数目很多,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制止了患者用它们替代女性生殖器.同样的道理也适于托斯克几年前向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报告的另一个年轻患者的病情.这位患者在其他方面与一个患迷症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他往往一连几个小时花在穿衣服或其它诸如此类的事情上.然而这一病例又有自己的显著特征,这就是,患者能够不受任何阻碍地讲出自己的禁忌(或被压抑的东西).例如,在套穿长统袜时,马上便出现一个概念:他必须把袜子的针脚拉开(显出孔洞来),因为每一个洞在他看来都象征着女性生殖器的洞孔.我们同样不能把这样一种症状归结于一个迷狂心理症患者.R.勒特尔也遇到过一个与此相似的病人(这个病人也老把时间花到穿袜子上).在经过分析治疗而克服了障碍后,他对自己的行为作出了这样的解释:在他眼中,他的脚象征着男性的阴茎,套上袜子的动作象征着手淫动作.他之所以不停地把袜子穿上脱下,部分是把手淫的动作显现出来,部分是为了破坏这种动作.

    我们也许会提出,到底是什么东西使得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机制和症状如此奇特?在经过一番分析后,我们最终知道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语词—语词关系"压倒了"物—物关系".比例说,"在挤出黑头"和"阴茎射精"这两件实际事件之间只有细微的相似关系,而在"脸皮上数目众多的小坑"和"女性生殖器"之间的相似就更是微乎其微.但是由于前一例涉及的两种事件(挤黑头和射精)都可以用"排出"一词加以表现;后一例中的两件事物都可以用嘲弄性语词"坑洞"来表达,就使两种实际上不同的事件和事物在表达用语或语言层次上等同起来了,支配精神分裂症中"替代机制"的,无可非议是这种词语上的等同.很显而易见,由于"用词"与"实物"不相符,精神分裂症中的"替代机制"就远离了心理症中的转换机制.

    在以上的描述中,我们自然会得出下面的结论,在精神分裂症中,"对象—投注"已经被完全放弃了.但是这一结论并不完全,我们必须对其作出这样的修改,即语言概念的"投注"与"物体"间仍然保持一致.这就是说,我们以前所说的"物体的(对象)概念(意识)",现在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言词的概念,另一种是物的概念(具体概念).后者指"投注物"而不是指物的直接记忆形象,最起码也是指直接记忆形象衍化而成的遥远的记忆痕迹.最值得注意的是,它使我们突然明白了意识概念同无意识概念之间的区别.这两种概念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是位于心灵中的不同的位置上的同一种内容的不同重现物,也不是位于同一部分的"投注"的不同功能状态,意识的概念包括具体概念和与之相对应的语词概念,而无意识概念则仅仅包含事物本身.Ucs系统包含着对象的物的投注,这是最初的也是最真切的对象投注.而Pcs系统则产生于具体概念"超级—投注",这是通过把这一具体概念同表达它的语言的语词概念关联起来而做到的.我们也许想到,正是这种"超级—投注"才产生了较高级的心理结构,也正是它才使得初始心理过程后面接着一个第二级心理过程,即支配Pcs系统的心理过程.现在我们已经可以准确地指出,"压抑"在转移型的心理症中所拒绝的弃置概念(所谓弃置概念,即指那些可以转译成语词,但这种语词又依存于物)是什么.那些没有转换成言词的概念,或者说那些未曾接受"超级—投注"的心理活动,则以潜抑状态停滞在无意识领域.

    我想提醒人们注意这样一个事实,在很早以前,我们就已经掌握了今天懂得精神分析之最典型特征的那种洞察力.在1900年出版的"释梦"的最后一页中,我就提出过这样一个论题:思维活力,即那些经过投注,远离了知觉的心理活动,由于它们本身缺乏"质"的东西,而且是无意识的,因此只能通过与"语词知识"的残存物(或痕迹)相联想,方能进入意识,而语词概念同具体概念一样,都是源于感官知觉.这样一来就引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物的概念(具体概念)不能为它们自身的知觉痕迹所替代,从而变成意识.思想系统的内容需要具有一些新的性质.除此之外,如果它们与语词联系在一起,或许会传给"投注物"以某种性质(由于"投注"仅仅在再现了物体概念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它们自己的知觉中不会自然而然地生出什么性质来).这些只有通过语词才能理解的"关系",构成了我们思维活动的最主要部分.我们知道,把它们同语词概念联系起来,依然不等于真正变成的意识,而是有了变成意识的潜在可能性.因此,它们属于Pcs系统,并且只能属于这个系统.

    现在我们再回到精神分裂症,由于我们只涉及到有关Ucs的一般性了解,所以仍不能解除某些怀疑,比如,我们还不敢肯定,这种病症中的"抑制"是否同转移型心理症中的"抑制"有相同之处.我们为"压抑"下的定义是:所谓压抑,乃是一种位于Ucs系统和Pcs(或Cs)系统之间的活动,其作用是使被潜抑的材料不可能进入意识.对于这一定义,我们必须加以修改,使它把痴呆型自恋症和其它自恋症在内.但我们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精神病和心理病的一个共同之处,即:自我试图逃避,在缩回的有意识"投注"中表现自己.仅作肤浅的思索,便可以发现,这样一种自我逃避倾向,在自恋型心理症中表现的是多么彻底和多么暴露!

    在精神分裂症中,这种逃避表现为本能投注,从代表着无意识的物体概念的地方退缩回来.看上去十分怪异的是,属于同一概念的前意识......与无意识物体概念相对应的语词概念......会作出一个恰好与之相反的和更加强烈的"投注".我们所期望的也许是:那位于前意识部分的语词概念,将不得不承受压抑的第一次冲击,当这种压抑迫近到无意识概念时,它就不再作出"投注",这自然是很难理解的.这一问题的答案可能是这样的,语词概念的投注并非"压抑"活动的一部分,而是代表着争取病情恢复或痊愈的首次努力(这种目的明显支配着精神分裂治疗的整个计划),这些努力在于重新获得过去失去的对象.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利用表达这些对象的语词来捕捉这些对象.因此就必须满足于用"语词"替换具体对象(物体).通常说来,我们的心理活动总是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向中的一个上活动:要么是从本能出发,经过无意识系统,到达有意识的心理活动;要么是从外部刺激物出发,通过Cs系统和Pcs系统一直到达无意识领域中的自我投注和它的对象的投注.这第二种方式虽然受到"压抑",但总起来说还是顺利的.并且在很长一段距离内,见不到任何妨碍心理症患者去重新获得自己的对象的阻碍,当我们抽象地思索这个问题时,就有可能忽视语词同无意识具体概念之间的关系.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当前哲学思考的内容和表达方式已经开始趋向于使用类似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所使用的不受欢迎的思维方式.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认识到精神分裂症患者在面对具体事物时总是把它们看成抽象的,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掌握住这种思维方式的典型特色了.

    假如我们已经认识到了Ucs的性质,而且已经能够准确地确定无意识概念和前意识概念的差别,我们就敢肯定,从其它许多方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也会得出同样的结论.爱情心理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