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航天设计师科罗廖夫: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贡献者

航天设计师科罗廖夫: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贡献者

时间:2024-01-3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航天设计师科罗廖夫科罗廖夫1907年生于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瑞特米尔城一个教师的家庭。可是,这时的科罗廖夫已经不满足于设计只能在大气层内翱翔的飞机了。当政府批准了他的宏伟设想后,科罗廖夫着手对P-7导弹进行了改进。此后,科罗廖夫又为“卫星”号火箭赋予了新的使命。1966年1月,科罗廖夫在做痔疮切割手术时,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8岁。

航天设计师科罗廖夫: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贡献者

航天设计师科罗廖夫

科罗廖夫1907年生于前苏联乌克兰共和国瑞特米尔城一个教师的家庭。当年,在科罗廖夫家不远的地方驻扎着一支飞行中队,小时候的科罗廖夫经常跑到那里去玩,于是,他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飞向蓝天的理想。

小学毕业后,由于继父的原因,科罗廖夫难以进入正规的中学念书,只好到工厂以半工半读的方式继续学习。幸运的是,领导这个工厂的不是别人,而是大名鼎鼎的飞机设计师图波列夫。图波列夫经常讲述飞机的有趣知识,使科罗廖夫产生了动手制造滑翔机的兴趣,以致在校期间,他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在了这上面。

科罗廖夫

几年后,科罗廖夫读完了中学和高等专科学校,正式到图波列夫设计局工作,并且很快就成了图波列夫最得意的学生和助手。图波列夫相信,这个才华出众的年轻人一定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飞机设计师。可是,这时的科罗廖夫已经不满足于设计只能在大气层内翱翔的飞机了。他展开理想的翅膀,渴望到宇宙空间去大显身手。30年代初,科罗廖夫结识了齐奥尔科夫斯基。这位宇航先驱关于人类飞向宇宙的学说激励着科罗廖夫参加了火箭推进研究小组。1932年,这个民间的火箭组织与气动力实验室合并成立了喷气科学研究所,科罗廖夫担任了这个研究所的副所长。这一年,科罗廖夫还发表了题为《火箭发动机》的著作,当时他只有25岁。1936年,科罗廖夫和同事们一起成功地制造了前苏联的第一代火箭飞机。

然而,科罗廖夫的前进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1937年,在肃反扩大化期间,由于受他人的牵连,30岁的科罗廖夫被押解到西伯利亚去做苦役。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前苏联当局得知德国正在研究V-2导弹时,才把科罗廖夫转到一座特种监狱开始导弹研制工作。在监狱里,科罗廖夫没有任何人身自由,但因为重新干起了喜欢的工作,他的心情才逐渐好转起来。为这,科罗廖夫甚至“感谢”德国人制造导弹的消息。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军不仅俘虏了一批德国的导弹专家,而且缴获了大批V-2导弹的资料和部件。在此基础上,科罗廖夫和他的同事们在40年代末期先后设计成功了P-1、P-2、P-3等近程、中近程和中程导弹。随后,科罗廖夫从1954年起又开始设计射程更远的P-7洲际弹道导弹。但是当时用于这种洲际导弹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还没有研制出来,怎么办呢?经过反复研究,科罗廖夫终于找到了一个好办法。他打破了火箭的设计传统,独辟蹊径地把5台发动机沿横向联接起来,这样虽然火箭的起飞重量达到267吨,但同时起飞推力却增加到398吨。这种火箭也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捆绑”式运载火箭。这种火箭的特点是长度小、推力大,易采用成熟技术,还能节省研制经费、缩短研制周期,所以40年来,前苏联、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已经发展了多种型号的“捆绑”式火箭。1990年7月16日,我国首次发射成功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式运载火箭,以后又用这种火箭多次为国外客户发射了通信卫星。(www.xing528.com)

洲际导弹

科罗廖夫天才的设计思想拓宽了火箭技术发展的途径。不过,科罗廖夫也许并不知道,其实捆绑火箭的“专利”应该属于中国,中国古代的“神火飞鸦”就是最早的捆绑火箭。这种人造“飞鸦”飞翔于900多年以前。

1957年8月21日,前苏联发射的世界上飞行了8000千米,取得了巨大成功。可是P-7的个头实在太大了,它长20米,算上尾翼直径达10多米。作为一种战略导弹,它只装备了十几枚就被淘汰了。然而,科罗廖夫却从P-7导弹的身上看到了人类奔向航天时代的希望。

早在P-7导弹研制初期,科罗廖夫就致信部长会议,正式提出了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建议。当政府批准了他的宏伟设想后,科罗廖夫着手对P-7导弹进行了改进。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用以P-7为基础制造的“卫星”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地球卫星。此后,科罗廖夫又为“卫星”号火箭赋予了新的使命。“卫星”号分别被加上一或两级火箭后就组成了“东方”、“联盟”、“闪电”号等系列火箭,它们发射了大量的卫星、载人飞船和各种宇宙探测器。这些成就无不凝结着科罗廖夫的智慧和心血。

随着前苏联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一个又一个“第一”,科罗廖夫早已不再是当年那个在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开掘金矿的苦役了,他在航天部门担任了总设计师等重要职务。但是尽管如此,外界对他的存在却一无所知。为了保密,政府禁止他在公开场合露面,也不准报刊上登载有关他的报道,所以直到去世前,科罗廖夫一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无名英雄”。

1966年1月,科罗廖夫在做痔疮切割手术时,因心脏病发作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8岁。为了纪念这位对人类航天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前苏联政府出版了他的传记和回忆录,拍摄了他的传记影片,一艘航天跟踪测量船被命名为“科罗廖夫”号,月球上面大的一座环形山也以他的名字命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