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酒泉航天基地建设成功!

酒泉航天基地建设成功!

时间:2023-07-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建设成就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酒泉航天基地建设成功!

第二节 酒泉航天基地建设

一、航天基地的创建

1955年1月14 日,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研究通过了发展我国的原子弹事业、制造武器的决定。1956年4 月,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中央军委会议,由钱学森介绍了美国导弹技术的兴起及导弹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院长,一批优秀的科学家汇集北京,开始了导弹研究工作。1957年下半年,中央决定筹建导弹试验靶场,并成立靶场筹建委员会。

1957年10月15日,中国与苏联签订了《关于生产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以及在中国建立综合性原子能工业的协定》。根据《协定》,苏联将向中国提供地地、地空、空空导弹样品和有关技术资料,派遣技术专家协助中国勘建导弹试验靶场。1957年12月30日,以盖杜柯夫少将为组长的 17名苏联专家来华,协助勘选导弹试验靶场场址和工程技术勘察。双方确定在“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勘选陆上导弹试验靶场,在渤海、辽海湾沿岸勘选海上导弹试验靶场。

1958年年初,张贻祥同苏联专家一起,对东北、华北的海拉尔、索伦、赤峰、二连浩特等地区进行了空中勘察,未选中理想的场址。陈锡联向彭德怀报告了勘察组的意见,并提出了重点勘察西北地区的建议。彭德怀要求由陈锡联牵头,和王尚荣一起赴西北选址。1958年1月18日,由陈锡联上将率领的导弹试验靶场勘察队(对外称炮兵营房建设场地勘察队)从北京出发。勘察队由总参作战部部长王尚荣中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副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军械试验场场长张贻祥少将、总参谋部、总后勤部、有关军兵种的人员以及苏联专家组负责人盖杜柯夫少将等五十多人组成。靶场勘察队人员乘伊尔 —14 飞机抵达兰州,以兰州军区司令部作为大本营,沿着河西走廊进行了几天的空中勘察,把目光锁定到了酒泉。随后,对酒泉进行实地勘察,详细了解了这一带的社会环境、交通条件、自然资源、气候气象、电力供应、通讯联络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最后,陈锡联及勘察队得出结论,准备把场址选在酒泉。

2月14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主持会议,听取了陈锡联、钱学森和苏联专家关于导弹试验靶场勘察结果的汇报。聂荣臻元帅、军委秘书长黄克诚大将、海军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总参装备部部长万毅中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兼内蒙古军区司令员乌兰夫上将等30多位领导一起听取了汇报。会议最后决定,在地势平坦,地质、气象、水源情况较好的酒泉东北部的荒漠地区建设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并将勘查报告呈送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2月25日,中共中央批准了中央军委有关选择导弹试验靶场的报告,至此,基地的选址最终确定。

中央批准建设导弹试验靶场后,中央军委立即决定组织一个工程勘察委员会,负责靶场各点和弹着区的定点勘察。由解放军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上将任主任,成员有孙继先中将、总后勤部副部长张令彬中将、铁道兵第一副司令员李寿轩中将,以及张贻祥、赵东寰、高万祥、唐凯将军等。1958年3月7日,陈士榘率领由中苏双方组成的勘察组乘飞机到酒泉,对靶场点号布局、弹着区、铁路公路走向的定点等进行了实地勘察。陈士榘决定,由工程兵军事建筑部副部长刘万通和国家地质部水文地质局局长率领1名工程师、7名技术员、2名化验员、2名苏联专家、1名翻译和从北京饭店抽调的 1 名厨师组成的水文地质考察队,带上 8 辆解放牌汽车、1辆小吉普来到酒泉,开展水文地质调查。考察队先后打百米深井100多眼,顺利完成水文地质勘察任务。

1958年3月14日,中央军委决定,组成以工程兵司令员陈士榘为领导,志愿军第19兵团领导机关为基础的特种工程指挥部,先后调来了12个工程兵团,两个工程兵师(即以李冠智为师长、马兆昆为政委的53师,以唐人为师长、马苏政为政委的 54 师);汽车 36团、37 团;一个工程技术大队,3所医院,1 个通信营,1个勘察队,以及印刷、木材加工、机械修配、物资仓库、农牧场等7个单位;配属65军195师(后改为工程兵 52师)、铁道兵第10师、通信兵工程团、空军建筑第6分部,还有北京建筑公司、兰州建筑公司等单位。1958年4月开始,几万大军浩浩荡荡,陆续开赴酒泉,开始导弹试验靶场的工程建设。

为了加快建设进度,基地发动全体干部战士大搞技术革新,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作效率。从1958年5月至 1959年1月,部队的发明创造和技术革新就有2950多项,提出各种科学性建议5.2万多条。汽车流动装卸器、空气喷水散热器、手摇式切菜机、淘米机等先后问世。此外,基地官兵群策群力,烧砖、制瓦、织草席、编条筐,自力更生搞生产,工程进度不断加快。

1958年5月,从广州开进酒泉的建筑工程兵109团,修建了从十号到导弹发射场的“一路三桥”(五一桥、八一桥、向阳桥)。1959年4月,从辽宁庄河县开来的步兵守备3师,修建一座面积 10.5平方千米,库容量 1700万立方米的水库,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水源;1958年9月25日,从山西大同开来的步兵195师又开进14号场区修建了一座当时亚洲最大的机场。为了保密,当时把基地各个工程都编成序号卫星发射中心编号为10,至今人们还习惯称它为10号基地;机场工区编为14号,所以14号机场的叫法延续至今。

1958年10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正式授予导弹试验基地部队番号,任命孙继先为部队司令员,栗在山为政委,李福泽、孙贻祥为副司令员。总参谋部批准基地使用“东风”为代号。

二、建设成就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简称(JSLC),是中国科学卫星、技术试验卫星和运载火箭的发射试验基地之一,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先后发射700余枚火箭、37颗卫星,创造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带标志性的十多个第一,为创建和发展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和国防尖端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图12-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场区鸟瞰图

1960 年11月5日,成功发射了中国制造的第一枚地地导弹。1966年10月27日,成功发射了中国第一枚核弹。自1970年4月 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一号、长征二号丙及长征二号丁火箭成功发射了33颗科学实验卫星。1975年11月26日,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在这里发射成功。1980年5月18日,中国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在这里发射成功。1987年8月,为法国马特拉公司提供发射搭载服务,使中国的航天技术开始走向世界。1992年10月,首次为国际用户执行发射任务,即利用长征二号丙火箭发射中国返回式卫星时搭载发射瑞典空间公司的弗利亚卫星进入预定轨道,获得成功。1999年11月20日,“神舟”号试验飞船从这里发射升空,拉开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序幕。此后神舟二号飞船、神舟三号飞船,一直到“神舟十号飞船”相继从这里成功发射。

三、载人航天工程

中国最早进行载人航天工程的研究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1971年4月,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国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 工程”,并将飞船命名为“曙光一号”。(www.xing528.com)

1975年,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掌握了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这为中国开展载人航天技术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3月3日,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4位科学家联名向中央呈报了一份《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中央很快就批准了这个建议,这就是后来著名的“863 计划”,其中一项就是发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1992年9月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工程命名为“921”,发射场定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1994年7月3日,中国载人航天发射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奠基。1997 年底,“921”工程发射场顺利竣工。自 1992 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仅用了 7 年时间,航天科技人员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构建了太空飞行的生命保障系统,飞船发射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飞船绕地球飞行14圈,共计21小时11分,于1999年11月21日凌晨3时41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顺利着陆。这次试验飞行没有载人,飞船座舱内放置一个高 1.70 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验证有关创新技术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神舟一号试验飞船的成功发射与回收,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飞行技术领域方面有了重大突破,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图12-2 1999 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升空

2001年1月10 日至2002年12月30 日,“神舟二号”至“神舟四号”正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回收。三艘飞船都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三个舱段组成。“神舟二号”在飞行期间,进行了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物理、微重力科学等领域的实验。“神舟三号”进一步完善了运载火箭、飞船和测控发射系统,提高了载人航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飞船拟人载荷提供的生理信号和代谢指标正常,验证了与载人航天直接相关的座舱内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神舟四号”在载人航天应用系统、航天员系统、飞船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全面参加了试验,先后在太空进行了对地观测、材料科学、生命科学试验及空间天文和空间环境探测等研究项目;预备航天员在发射前也进入飞船进行了亲身体验。“神舟二号”至“神舟四号”正样无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和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可喜的一步。

2003年10月15日至2013年6月11日,“神舟五号”至“神舟十号”六艘乘有航天员的载人航天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回收。

“神舟五号”飞船乘有杨利伟一名航天员。神舟五号在设计过程中尽量减少了机舱内的实验项目及仪器,目的是为航天员活动和执行科学观察任务提供便捷,整个太空飞行试验意在考察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中的适应性。神舟五号首次增加了故障自动检测系统和逃逸系统。其中,设定了几百种故障排除模式,一旦飞船发生危险就会自动报警。即使在飞船升空一段时间之后,也能通过逃逸火箭而脱离险境。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愿望,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国航天事业在步入新世纪后的又一座新的里程碑。

图 12-3 2003年 10月 16 日,杨利伟出仓后向人们挥手致意

“神舟六号”飞船乘有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航天员。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 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3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乘有翟志刚、景海鹏、刘伯明三位航天员。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突破飞船气闸舱、舱外航天服、航天测控中继卫星、伴飞小卫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准确入轨、正常运行,出舱活动圆满、安全健康返回”的目标,为下一步自主建设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奠定了基础,实现了中国历史上宇航员第一次太空漫步,中国成为第三个有能力把航天员送上太空并进行太空行走的国家。

图 12-4 神舟六号成功着陆,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平安返回。

“神舟八号”飞船是一艘无人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飞船在前期飞船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一是具备了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二是现在的飞船在前期具备57天自主飞行的能力基础上,已具备停靠180天的能力。神舟八号发射升空后与在轨稳定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了交会对接,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中国已经初步掌握空间交会对接能力,拥有建设简易空间实验室,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中国成为继苏、美后第3个自主掌握自动交会对接的国家。

“神舟九号”飞船乘有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三位航天员。神舟九号与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载人交会对接,验证了手控交会对接技术和自动交会对接技术。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后,航天员在地面指挥与支持下,完成组合体状态设置与检查,依次打开各舱段舱门,通过对接通道进入天宫一号实验舱。组合体飞行期间,由目标飞行器负责飞行控制,飞船处于停靠状态。3名航天员在飞船轨道舱内就餐,在天宫一号内进行科学实验、技术试验、锻炼和休息。同时,还全面验证了目标飞行器保障支持航天员生活工作的功能、性能以及组合体管理技术,首次实现地面向在轨飞行器进行人员和物资的往返运输与补给,开展航天医学实验及有关关键技术试验。神舟九号载着3名航天员实现与天宫一号的手控交会对接,由此为中国航天事业掀开突破性一章,向着“2020年左右建成空间站”的太空筑巢之梦迈出关键的一步。

图 12-5 神舟九号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和女航天员刘洋平安返回

“神舟十号”乘有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三位航天员。神舟十号飞船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对接,在完成一系列准备工作后,3名航天员进入神舟十号飞船轨道舱,脱下舱内航天服,换上蓝色工作服。经地面科研人员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舱内环境进行检查确认后,三名航天员依次进入天宫一号,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试验。在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进行了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器在轨维修试验和空间站有关关键技术验证试验,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王亚平于6月20日上午10:04—10:55授课,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继承了我国日益成熟的航天技术和航天人不屈不挠勇于开拓创新的可贵品质,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发展之路,先后发射了10艘神舟号飞船,标志着中国空间探测技术水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