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铁道兵第十师官员因抢修秦岭路段获表彰,人物传

铁道兵第十师官员因抢修秦岭路段获表彰,人物传

时间:2023-06-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2011年6月10日11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步兵一〇一师三〇二团警卫连连长、团军务股参谋。1981年8月,宝成铁路秦岭段线路遭洪水严重破坏,铁道兵第十师奉命抢修中段16.7公里线路。经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为他记二等功,受到铁道兵机关授奖表彰大会表彰。在部队期间曾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奖章。于2012年2月26日因病在咸阳逝世,享年76岁。

铁道兵第十师官员因抢修秦岭路段获表彰,人物传

姜培敏(1930~2011年),男,1930年10月生于山东省海阳县,1945年4月参加八路军,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铁十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副师长、师长,铁道兵指挥部副指挥、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调研员。于2011年6月10日11时20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抗日战争时期,任山东胶东军区党校通信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烟台警备司令部三营八连班长,华东警备五旅十四团三营八连副排长、排长。1948年,参加福山县刘公岛和太平顶的阻击战,荣立战功。1949年8月,参加渡海解放长山列岛战斗,担任蓬莱城至刘家旺的海防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步兵一〇一师三〇二团警卫连连长、团军务股参谋。1953年1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工程第十师二十九团二营七连连长,担负朝鲜腹地殷(山)龟(城)铁路价川至殷山段抢修任务。率领全连战士冒着敌机的袭扰,战严寒,破冻土,顽强突击50余天,建成所承担的路段,受到上级领导的表扬。1953年11月,铁道兵第十师从朝鲜归国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历任铁道兵第十师四十九团司令部作战股股长、四十六团司令部副参谋长、四十七团司令部参谋长,参加黎(塘)湛(江)、鹰(潭)厦(门)、清(水)绿(园)铁路的修建。1965年11月~1970年4月,任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副团长、团长,率部参加成昆铁路北段和中段的抢建任务,出色完成管区任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1970年4月~1973年11月,转战襄渝铁路建设,先后任铁道兵第十师司令部副参谋长和铁道兵西南指挥部作训处处长。1973年10月~1983年1月,任铁道兵第十师副师长、师长期间,率领部队参加青藏铁路第一期哈尔盖至连湖段396公里高原铁路的施工,带领部队攻克该期工程咽喉项目——海拔3760米、长4010米的关角隧道,为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顺利开通扫平道路。1981年8月,宝成铁路秦岭段线路遭洪水严重破坏,铁道兵第十师奉命抢修中段16.7公里线路。率队从青海昼夜兼程赶到抢修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在大雨和泥石流中探查险情,精心制定抢修方案,争取宝贵时间。在他的精心指挥下,提前22天完成抢修任务。经中央军委批准,铁道兵司令部、政治部为他记二等功,受到铁道兵机关授奖表彰大会表彰。1982年12月,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关于铁道兵并入铁道部的决定,1983年2月,成立铁道兵指挥部,任副指挥(副军职)。1984年1月,改任铁道部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在指挥部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做好部队并入铁道部后的各项改革工作,认真组织企业经营和施工生产,全力推进全系统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为兵改工后这支队伍立足市场,不断发展壮大发挥了突出作用,为企业管理现代化建设和企业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4年4月,离职休养,还分别担任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铁道工程企业管理协会、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企业管理协会的副理事长和中国火车头老年人体育协会铁道建筑总公司理事会主席。积极支持编辑出版《铁道兵不了情》《老板当过铁道兵》《铁道兵历史文献画册》《全国铁道兵战友经济技术协作通讯名录》等书籍资料,主持组织摄制反映铁道兵战斗历程的纪实片《呼啸的军魂》(VCD),传承铁道兵光荣传统,弘扬铁道兵精神。在部队期间曾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7次,1955年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奖章。

陈演武(1937~2006年),男,1937年9月生于广东省潮州市,1974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北方交通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哈尔滨铁道学院任助教、哈尔滨铁路设计院任技术员。1964年调入铁道兵第十师,先后任技术员、工程师、团作训股长、团总工程师、师副总工程师、副师长等职。1984年1月,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先后任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党委常委、副局长、总工程师、调研员等职。1997年1月退休。同年受聘于中国铁建铁城监理公司任总监理工程师,曾任陕西省咸阳政协委员。于2006年7月9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69岁。

先后参加过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罕东铁路、大秦铁路、神朔铁路、宝中铁路、南昆铁路、西康铁路、西南铁路等新建铁路及沪杭、兰新等复线铁路建设。在成昆铁路、襄渝铁路及青藏铁路的施工中,独立完成铁路乙类及以下多类变更设计和高墩滑模及不良地质隧道施工方案。由他组织投标和施工的重庆江北机场工程获鲁班奖,珠海井岸大桥获铁道部优质工程奖,南昆铁路天生桥2号大桥(双壁板墩88米跨度连续钢构桥悬灌施工技术及天生桥瓦斯隧道施工技术)获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及铁道部科技进步奖。他主持编写的《铁道装备式小桥涵技术规范》为部行业标准,并有多篇科技论文发表。在1997~1999年,他担任西康铁路总监理的管区,在质量评比中连续三年获得第一名。为中铁二十局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技术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部队期间多次受到师、团嘉奖并多次荣立三等功。1993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0年,被授予陕西省重点工程建设立功竞赛先进个人。

李宪冰(1936~2012年),男,1936年7月生于山东省金乡县,1955年8月参军,195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兵学院建筑专业。毕业后,分配到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四连,曾先后在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宣传股、青年股、组织股,铁道兵第十师政治部秘书科、组织科,铁道兵第十师政治部工作。历任学员、排长、教员、助理、干事、股长、副科长、科长、副主任、主任等职。1984年1月,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先后任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政治部主任、工会主席、调研员以及高级政工师等职。1996年7月退休。于2012年2月26日因病在咸阳逝世,享年76岁。

曾先后参加宝成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青藏铁路等新建铁路以及济青高速公路的施工建设。他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部队时期经他总结的梁忠孟先进事迹,被中央军委命名为“雷锋式的好干部”,在部队引起较大反响。在拨乱反正期间,他参加并指导部队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保证了部队和党中央保持一致。其间,铁十师被中央军委命名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先进单位”等。1981年,他随部队参加宝成铁路秦岭段线路抢修,受到铁道部、中央军委表扬。

在由部队到地方的企业转型时期,他组织和倡导铁二十局开展“我爱工程队教育”活动,在队伍安家定点、各级领导班子配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对实现队伍的思想转变,稳定职工队伍,促进施工生产产生积极作用。

在主持局工会工作期间,积极开展建家活动,先后建起“合格职工之家”“先进职工之家”“模范职工之家”等;建立职工代表巡视制度,拓展企业民主管理路子;提出“工地文化”概念,并形成系列建设机制,组织编写“工地文化”建设手册,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建家建线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局书画协会,组织职工书画作品到基层巡回展览,受到职工好评,被陕西省美协称为创举;倡导组织企业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合理化建议和“双增双节”等活动,先后推出五一劳动模范、省部级劳动模范多人,对全局施工生产任务完成起到极大地推进和激励作用。在40多年工作历程中,他付出精力,教育和培养出一大批出色的管理干部和政工干部。他投身工作,为部队建设、铁路建设事业、职工队伍建设和企业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在部队期间荣立三等功1次,多次受到师、团嘉奖,兵改工后多次受到上级和单位表彰奖励。(www.xing528.com)

唐万夫(1944~2015年),男,1944年3月生于江苏省睢宁县,1964年10月参加地区社教队,196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3月应征入伍,1982年7月毕业于长沙铁道兵学院工程管理专业。于2015年11月26日因病在西安逝世,享年71岁。

历任铁道兵第十师四十八团统计员、见习参谋、参谋、副股长、股长、团副参谋长、参谋长职务。1984年1月,随铁道兵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先后任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第三工程处生产管理处主任、第三工程处处长,第二十工程局局长助理、副局长,中铁二十局集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副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

在几十年工作生涯中,先后参加襄渝铁路、青藏铁路、大秦铁路等新线建设以及引大入秦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工作。在主持第三工程处工作期间,带领全处职工开创“两个文明”的新局面,被局党委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积极分子称号。第三工程处成为全局先进单位。在三处先后实行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编制体制等五个方面改革,建立二十多项规章制度,实行重奖重罚。下大力狠抓工程质量管理,在隧道施工中,先后推广应用围岩量测、光面爆破,全面质量管理。1985~1988年,实现三年三大步。企业屡上新台阶,多项工程获省部级优质工程称号,经济效益在全局名列前茅。任中铁二十局副局长后,在主管施工生产工作期间,积极探索企业改革步伐,加强施工项目管理,中铁二十局施工生产任务逐年超额完成任务,个人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他撰写的《对现代用工制度的思考》在铁道部北京干部管理学院院刊刊登和交流。任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期间,不断开创纪检监察工作新局面,研究制定集团公司党风廉政建设三年工作目标和力争进入总公司前三名的目标。建立“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完善逐级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合同》等党风廉政建设制度、考核办法,组织开展在建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执法效能监察,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和创效能力不断提高。认真执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自律五项规定和集团公司廉政建设九项规定,牢记“两个务必”,团结和带领广大纪检监察干部模范执行党纪国法和企业规章制度,为企业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在40多年的工作中他心系事业,教育和培养出一大批出色的管理干部,为中铁二十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选尚(1965~2015年),男,1965年10月生于陕西省武功县,1980年11月参加工作,198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年7月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学院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本科专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历任铁二十局机械维修中心主任,青藏铁路工程机械队队长,一公司副总经理,中铁二十局新罗安达国际机场工程公司总经理、党工委副书记,安哥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党工委副书记,中铁二十局副总经理兼海外工程保障中心经理、海外工程指挥部指挥长,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等职。2015年11月21日,在马里首都巴马科执行公务时遭恐袭不幸牺牲,享年50岁。

参加工作后,王选尚从事工程机械、物资管理工作。他刻苦钻研工程机械技术,为推动工程设备有效利用发挥了良好作用。1991年被推荐到美国卡特公司学习机械设备技术,之后牵头组建了中铁二十局机械设备维修中心,为企业培养了众多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创造了较大效益。2004年9月,为落实中铁二十局实施“走出去”战略,他受命参与考察安哥拉罗安达铁路大修工程,精心策划罗安达铁路大修施工预算和施工方案,得到安哥拉国家重建办官员的认可,为安哥拉铁路工程总承包合同的签订做了大量工作。带领团队经过充分调查和技术论证,为中铁二十局相继取得安哥拉新罗安达国际机场工程和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大修工程总承包权做出了贡献。

2006年10月,王选尚任中铁二十局安哥拉工程指挥部指挥长,在安哥拉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海外施工经验缺乏、医疗条件落后和战后恶劣的施工环境等复杂情况面前,展现出一位管理者开拓海外市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他积极与安哥拉重建办沟通联系,不断争取有利资源,为工程顺利实施奠定基础。所承建的安哥拉罗安达和本哥拉两条铁路属战后重建,沿线残余地雷达千万余颗,疟疾、血吸虫病盛行,医疗条件差,气候炎热,旱季、雨季交替,毒蛇野生动物时有出没,自然条件、施工环境,施工组织难度和各种安全风险超乎想象。为了国家荣誉、企业使命,使工程能够顺利实施,他作为第一管理者面对和克服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科学筹划,综合考量,有效实施,保障了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解决了物资匮乏等问题,排除了施工中众多困难。他和指挥部领导班子带领参建人员,发扬“铁道兵前无险阻,铁道兵前无困难”的革命传统,牢记使命,坚定信心,精心组织,以保障节点工期和工程质量为第一目标,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和中国标准,组织攻克40余项技术难题。项目通过自主研发施工工艺,自主加工修理配套工具,保障了施工生产。推行本土化、属地化管理,采取职工带当地劳务的方式,达到降本增效目的,培养和锻炼了一批懂得中国施工技术的安哥拉技术及施工人员。2009年安哥拉遭受经济危机,政府资金支付能力萎缩,致使中铁二十局总承包施工的铁路大修项目长时间处于半停工状态,在内外矛盾错综复杂,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下,他与指挥部领导班子成员始终以企业利益为重,顾全大局,坚守安哥拉,贯彻“攻防兼备,以退为进,生产自救,等待时机”16字方针,果断采取收缩队伍,把控项目重点,控制施工节奏,终止、停缓一批采购合同,加大人身意外险理赔力度,加强内外协调等措施,降低经济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中铁二十局在最艰难时期,经受住严峻考验。他带领全体员工艰苦奋战,严格履约,修建的罗安达铁路提前铺通并试运行,本格拉铁路按期分段通车。他和安哥拉参建团队一起,用行动彰显了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赢得了安哥拉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也得到了中国驻安哥拉使馆充分肯定和中资企业称赞,树立了CR20的海外品牌。

2012年7月,王选尚任中国铁建国际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他发扬海外经营特长,为国际公司在组建中国铁建安哥拉分公司,巩固和开拓西非市场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马里执行公务时不幸牺牲后,2015年11月26日,中国铁建党委追授王选尚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王选尚先后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全路青年技术能手、陕西省优秀青年岗位能手称号,多次获中铁二十局先进生产(工作)者、劳动竞赛优秀组织者称号,被授予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中铁二十局劳动模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