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培养孩子的持久性习惯

培养孩子的持久性习惯

时间:2024-01-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培养孩子做事的持久性萌萌是一个聪明活泼的三年级女孩,但就是上课听讲的效果非常不好。萌萌的问题是在非病理的情况下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缺乏持久性,这恐怕是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之一。这很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习惯造成的。这些平常小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培养孩子的持久性习惯

培养孩子做事的持久性

萌萌是一个聪明活泼的三年级女孩,但就是上课听讲的效果非常不好。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萌萌的眼睛不是黯然无神,就是盯着窗外或者周围其他的同学,要不就是手里不停地摆弄着铅笔、尺子、书包带等物品。若是教室外发生了什么事情,有什么声音,萌萌一定是全班第一个被吸引过去的。她回答问题时,常常是“一问三不知”,不用说,她的考试成绩在班里只能排中下等,如此不良的听课状况,一旦孩子升入高年级,功课肯定跟不上。为此,老师私下找来了萌萌的母亲。果然,她母亲也说孩子在家做作业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边做边玩,不是要喝水,就是要上厕所,还经常发愣,而且正确率也不高。萌萌的母亲以此非常苦恼。

萌萌的问题是在非病理的情况下做事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情缺乏持久性,这恐怕是最令父母头疼的问题之一。没有养成良好的专注做事的习惯,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最重要因素。这类孩子的特点是:

(1)当孩子面对他不感兴趣、不明白或者认为太容易的事情时,往往表现为自我监控能力弱,易走神。

(2)注意指向分散,意识紧张度不足,易被周围其他事物所吸引。

(3)思维容易分散,注意稳定性低,做事做不下去,缺乏持久性。

(4)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情(如看电视、做手工、玩电脑游戏、观察动物等)往往能够做到注意力十分集中,不易受外界环境干扰。

如果发现孩子具备以上几种特点,这就说明您的孩子没有养成专注做事的好习惯。这很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不良或父母没有注意培养孩子这方面习惯造成的。比如萌萌在家里做作业的时候,她的书桌上总是堆着几件小玩具果汁点心之类的东西。萌萌的母亲也习惯于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同时,打电话和同事聊天。萌萌的学习环境中有太多的容易分散她注意力的事物,使她无法集中精力做事。当母亲发现孩子做事磨蹭、拖拉时,只是不停地唠叨、催促和训斥,使孩子更加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学习和做事不仅不能集中注意力,也很难坚持下去。

下面介绍几个案例,其方法对于培养孩子专注做事并保持注意力的持久性很有帮助:

(一)循序渐进法

许多孩子在书桌旁坐15分钟后,就再也坐不住了。到了小学三四年级,如果仍旧是这样,每次只能坚持15分钟,就显得太短了。家长希望孩子能多坚持一会儿,可是强迫他们坐在书桌前的话,反而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延长孩子的学习时间,培养专注习惯,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不宜操之过急。比如,一开始可以延长到20分钟;然后,再延长到25分钟。依此类推,对现在只能坚持15分钟的孩子,可对他说:“能坚持20分钟就可以让他做他喜欢做的事!”再用闹钟计时器确定好20分钟的时间,与孩子约好:“表一响就可以让他做他喜欢做的事。”若孩子果真做到能坚持20分钟,家长就要马上履约,还要赞赏一下。

坚持几周后,就可让孩子向25分钟挑战。如此慢慢将时间延长下去,那么几十天过后,孩子或许就能坚持50分钟甚至1个多小时。

对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引导和培养孩子多看课外书,从孩子兴趣入手,把他带到新华书店,让他选择他喜欢看的书。训练开始可以每次10分钟,看后提问或让其复述,然后慢慢过渡到每次12分钟、15分钟、18分钟、20分钟、25分钟……50分钟等,要求看时必须专注、认真;不专注、不认真则立即停止,让孩子休息、活动、调节一下后重新开始。只要看必须要专注、投入和训练时间循序渐进慢慢拉长是训练的要点。同时,孩子表现好,总结评价时要给予关注、认可、鼓励、表扬或激励进行强化;表现不好时给予宽容、提醒、批评或惩罚,但要以激励为主,惩罚限制为辅。最好让孩子在训练过程中能体验到快乐、成功和战胜自我的自豪感,这样孩子对训练才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毕竟趋乐避苦是人的天性。(www.xing528.com)

训练孩子注意力的持久性首要原则就是:只要做(不管是看书、做作业,还是做事或其他活动)必须高度集中认真,讲究效率,否则就停下来,不做了,休息调节一下,然后再高度集中认真地做。在孩子原有注意力的基础上时间慢慢拉长,最好是每3天增加1分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孩子注意的持久性就会有很大改善。

(二)有始有终法

英豪是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铜牌得主。他妈妈说:“英豪不仅学习专心,而且相当执著。譬如,玩拼图或学一样新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完成才罢手,学习、做事都有始有终。”

在小学二年级时,令他妈妈印象深刻的是记录“竿影移动”的事。一般老师要学生回家记录,能真正去执行的,恐怕不多,但英豪确实认真地观察了。他妈妈提及往事:

“那真是在做学问,才小学二年级,住都市,必须上顶楼阳台,才观察得到竿影的移动。他每两小时一定会上顶楼加以记录。从早上一直观察记录到下午,从没有间断,这对我来说印象非常深刻,从这里可以了解到孩子非常专心。”

在平时学习、生活中,不论孩子是在做作业,还是在游戏,或做家务,都要注意培养孩子只要开始做,就要认真把它做完的习惯。不管时间周期有多长,一段时间只做一件事,一本书没有看完,不去看第二本,除非他决定放弃;一幅画没有画完,不去画别的;做一件事时,不去想其他的事等,多次以后,孩子就能渐渐养成了专注的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事的过程中,家长切勿随意打扰,以免孩子养成半途而废的不良习惯。拼图拼到一半时,不要喊他去吃东西;练琴没有结束,不要跟他说别的。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两点:1.玩过玩具要把玩具收拾好,再去做别的。2.如果某项活动周期稍长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孩子一次做不完,家长要帮助孩子保存好现状,让他以后接着做,一定要完成才行。这些平常小训练都有助于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很重视对学生的“有始有终做事习惯”的培养。他带领初入小学的儿童到麦田里玩耍,让儿童熟悉小麦,然后他领着儿童播种、施肥、浇水、管理、收割,直到烘制成面包,让儿童口尝。在几年里完成了有关小麦的教学实验。

这样儿童从小就培养了“有始有终”的做事能力,长大后,就善于搞跟踪研究,有事业心,善于钻研和创造

(三)爬山训练法

黄女士的儿子一入小学一年级,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上课不专心,小动作很多,做事没长进。老师把这些情况反馈给了她,黄女士对此情况深入研究分析后,又结合孩子实际情况,决定采用爬山的方法来训练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性和持久性,结果效果相当显著。

为培养孩子能持之以恒,专注做每一件事的习惯,也为了锻炼身体,每个周六只要不下雨、下雪,不论春夏秋冬,黄女士都带孩子去爬山。周六5:40起床,6:10出发,7:00到山脚下,朝着山峰进发。黄女士在爬山的过程中,给孩子讲解一些植物的特点,一些花草的知识、一些动物的生活常识、山的一些典故,使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现在,每到双休日,是孩子督促黄女士他们去爬山,作为父母,他们不敢懈怠。爬山本身既能锻炼身体,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也能培养注意力专注的习惯。因为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摔跤。爬山时,黄女士从不领孩子走,为的就是让孩子专心选择自己的路,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经过这样训练,孩子已养成双休日爬山的习惯,不但变得阳光、健壮,而且变得勇敢、有责任心,学习做事都专注投入,并且很努力,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