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评选原则与程序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评选原则与程序

时间:2024-04-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为了使评选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评选工作的原则和程序》。贯彻教育性原则,在制定评选标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评选标准要高低适度,当前宜就低而不就高评选标准应根据活动的宗旨和青少年的实际来制定,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的评选标准是高低适度。所谓“适度”,应该是有利于活动的普及,又使孩子们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评选原则与程序

评选原则和程序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和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是我国青少年的传统科技活动,属于教育活动。开展活动的目的是使青少年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受到教育,以激发科学兴趣,学习科学方法,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求实、创新、协作、献身的科学精神,从而促进青少年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和科学探索活动,是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需要而诞生的,是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而有益的探索。实践证明,它对我国基础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转化发挥着有益的促进作用。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和科学探索活动都是创造性活动。它对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这项活动的普遍开展,不仅将为国家培养一代又一代开拓性、创造性的人才,还会对人们的观念产生深刻的影响。

举办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是为了检阅和宣传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的成果,总结和交流开展活动的经验,探索和研究青少年创新教育的有关理论,同时也是为了使青少年在比赛和评选中得到进一步的锻炼和提高,从而推动活动更广泛、更健康地发展。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评选工作,是为比赛和讨论会服务的。为了使评选工作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特制定《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评选工作的原则和程序》。这份材料也可供地方有关活动的评选工作参考。

评选工作的原则

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评选工作必须贯彻教育性原则,是由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的宗旨决定的。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是教育活动,其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是使青少年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因此,从比赛和讨论会的组织办法到评选的标准、程序,都应当贯彻教育性原则。

所谓教育性原则,主要指活动应以教育为目的,以育人为目的。活动的方式、方法应采取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活动的实质是带着孩子学发明,带着孩子学科研。

贯彻教育性原则,在评选工作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重视评委的选聘

评委的素质与评选工作的质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选聘好评委是搞好评选工作的关键

评委的基本条件应该是:

1.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熟悉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热爱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

2.熟悉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具有广博的学识,并在某一学科具有较深的造诣;

3.热爱孩子,富有辅导工作经验和较高的辅导艺术

4.熟悉青少年科学发明和科学探索活动,并善于贯彻活动的宗旨;

5.工作认真负责,作风平易近人、公正无私;

6.评委应相对稳定,以保持标准掌握的连续性和信息的连续性。

(二)重视评选标准的制度

评选标准对活动的普及和发展有极重要的作用,因此,评选标准必须充分体现教育性的特点,而与成人的发明比赛和论文评审有所区别。

贯彻教育性原则,在制定评选标准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选标准要高低适度,当前宜就低而不就高

评选标准应根据活动的宗旨和青少年的实际来制定,使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评选标准应该让青少年感到人人可为,从而达到人人敢为的目的,以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这项活动。只有参加的人多了,才能使更多的人得到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孩子是喜欢成功的,孩子是喜欢赞扬的。评选标准应该使大多数孩子有成功的机会。对于初涉创造活动的孩子,首战成功的意义非同小可,它往往可以成为孩子内心动力的源泉。因此,标准不可定得过高。标准过高无异于把众多的孩子拒之门外。这与我们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当然,标准也不可过低。标准过低往往会使活动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科学的评选标准是高低适度。所谓“适度”,应该是有利于活动的普及,又使孩子们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

2.评选标准要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掘

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是教育活动,孩子们在这种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不仅体现在作品本身,更体现在作品所反映出来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和科学方法上,更反映在孩子们的科学素质上。活动是手段,作品是载体,科学素质的提高才是根本目的。因而,评选标准应当能促使青少年对其成果所体现的创造性有进一步的挖掘、分析和认识,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性贡献之所在。

那种就作品评作品的评选模式是不符合教育性原则的。值得称道的做法是透过作品评人,特别是评人的素质。

3.评选标准要有利于求实精神的培养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是要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来不得半点虚假和侥幸。求实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是成就科学事业的前提,也是科技工作者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科学教育也必须把诚实教育放在首位。青少年科学发明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评选工作必须十分重视培养求实精神。

求实精神在这里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科技成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创造性贡献的真实性。所谓科技成果的科学性,主要是指青少年的科技成果必须以科技活动做基础,必须是在青少年亲身参加的科学观察、考察、调查、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的规律性的东西。实验、调查的数据一定要客观、真实,方法一定要科学,论证一定要合乎逻辑,成果一定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不能凭空设想,不能主观臆断,不能似是而非,不能是假科学、伪科学。所谓创造性贡献的真实性,主要是指青少年科技成果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真是孩子本人做出的,包办代替、弄虚作假不但无益于孩子的锻炼和提高,还会使孩子的思想品质受到严重的污染。这是违反教育性原则的,是与活动的宗旨背道而驰的。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求实精神,应当尽力防止弄虚作假,防止成人的某些功利主义的倾向侵入到孩子的活动中来。应当鼓励那些虽然粗糙,却是孩子们亲手而为的作品,虽然稚嫩,却洋溢着孩子们创造火花的成果。这些,才是国家和科学的希望。

(三)珍视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由于长期忽视创新教育,孩子们普遍地存在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的缺陷。这对人才的成长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极其不利的。在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中,孩子们开始接触创造活动,也涌现出不少颇有创新精神的苗子。但是,万事开头难,发明创造活动和科学探索活动比起其他模仿性的科技活动来,难度是相当大的。能在这项活动中取得一些成绩,能在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创新能力方面取得一些进步,也是非常不容易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两方面的启示:首先是如何加倍爱护孩子们创造的火花,其次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的价值,帮助孩子们树立成功的心态。

1.不埋没孩子们的创造成果

评审中要十分认真、仔细地审看孩子的作品,倾听孩子的介绍、陈述和答辩,尽心竭力地挖掘成果中的创造性成分。即使是似曾相识的作品,也不能轻易否定,应仔细研究和挖掘作品的创新之处。

如果作品确实是丧失了新颖性,也不能轻易断言是模仿或抄袭,相反,很可能是孩子们在不了解创造背景的情况下,花费了大量心血“创造”出来的。这时,仍必须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又指出汲取信息的重要和丧失新颖性的理由。这样才能使孩子受到教育,得到鼓励。

2.不打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

初涉创造活动的孩子的心理,有如刚刚破土的幼芽,稚嫩,还有些脆弱,经不得急风暴雨。孩子初次参加全国比赛,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紧张、忐忑,又企盼着鼓励、赞扬和成功。评审工作者和组织工作者必须十分谨慎地开展教育工作,必须小心翼翼地扶植这一株株幼芽。采取经过深思熟虑的最恰当的方式与孩子展开讨论、研究。原则上不能提否定意见,只能提修改、补充、完善和提示性的、建设性的意见,使孩子得到帮助,得到鼓舞。答辩和质询应采取讨论启发方式,严防审问式和简单粗暴,决不使孩子的创新精神受到打击!

人的思维类型有左脑型和右脑型之分。右脑型的孩子往往长于动手和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则不如左脑型的孩子。近几年参加发明创造活动并取得一些成果的孩子中,有相当大部分偏于右脑型。他们的特点是小聪明、小淘气。这部分孩子的课内学习和考试成绩往往不够理想,因而也往往不能被老师、家长所喜欢。长此下来,会使这部分孩子产生被冷落的感觉,甚至会产生认为自己无能的失败心态。如果在这样的心态下走完他的儿童、少年、青年的路程,进入社会后仍会以无能的失败者自居,这对他的一生将是一个悲剧。当然,这实际并不是孩子造成的,而是不科学的教育造成的。因为这种结果是在不科学、不公平的竞争中出现的、片面的结果。实际情况是,凡是发育正常的孩子,都是聪明的,都各有自己的天赋,只不过表现的方面不同而已。现在的课内教育,还没有做到因材施教,不管是善于抽象思维还是形象思维的孩子,一律以考试分数来评估优劣。这对右脑型的孩子是不公平的,对他们的伤害作用也是不能低估的。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就是一项开发右脑,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这种活动搞好了,可以使众多的在课内学习中较为后进,而形象思维能力见长的小淘气、小聪明们得以施展自己的才干,得以表现自己的优势,得以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一扫无能者、失败者的心态,而以一个大有作为的成功者、胜利者的心态,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

3.不捧杀孩子们的进取精神

孩子们正在学习,他们的知识、阅历还都不够,可以说还没见过什么世面。他们还没接触过真正的实际工作,因而还不知道未来的工作将对他们提出多么高的要求。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最终形成,他们的心理还比较稚嫩。因此,孩子们不仅经不住过重的打击,也经受不住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表扬。过分的褒奖往往会把孩子捧杀。这样的例子不少见,历史上就有过不少“神童”被捧杀的故事,现实中更有许多少年天才跌入深谷的事例。直到今天,仍有许多人背离教育性原则,采用不适当的表彰和奖励,把孩子引入歧途。

在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中,表扬和奖励一定要适当,一定要把表扬和奖励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所以,《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组织办法和评选标准》中规定,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奖励,应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不能过重。过重的物质奖励往往会起到物质引诱的作用,使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铜臭”的污染,使他们偏离正确的学习目的,甚至会丧失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和远大的理想。过分的表扬也会使孩子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地对待师长和伙伴,变得趾高气扬,目空一切,甚至会扼杀他们的进取精神,跌入唯我独尊的泥潭。

总之,过分的褒奖无异于捧杀。教育工作者切不可做这种伤害孩子的事。

(四)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

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对于孩子们来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所以,在活动中应当为孩子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在评审中,评委要十分细致地审看每一件作品,十分细致地审读每一篇论文,还必须十分认真地和每一个小作者交谈和讨论。结合孩子的成果,进行认真的分析、启发和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对自己的作品有更深的认识,对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有更全面的了解,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有更明确的认识。

活动中还应当为孩子们安排出充裕的时间来参观同伴们的作品,探讨同伴们的成果,学习同伴们的长处,探讨彼此的心得,相互交流经验,以开拓眼界,扩大知识面

组织委员会还要多组织学习活动和学术活动。中小学生在学校中很难有机会接触这么多专家、教授,利用活动的机会请这些专家、教授为孩子举办一些学术讲座,会对孩子身心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五)注意与成人的发明和科研活动的衔接

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和科学探索活动是教育活动,它与成人的发明创造和科学研究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这区别的主要表现是,教育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是出人才,而成人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出成果。但是,青少年总有到位的一天,孩子们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并从事相应的革新、发明、探索、科研等活动。今天的教育活动也是为孩子的将来作准备、打基础。因此,他们今天的活动必须能与将来的发明和科研活动衔接起来、协调起来,不能另搞一套。活动的概念、内容、方法、程序,甚至报表的格式等都不能与成人的活动相矛盾,评估的标准虽然有所变通,评估的方法和程序却不能矛盾。这样,才能使孩子们从小了解科学家之路的艰辛,才能使孩子从小就受到科学活动、科学方法的严格训练。

(六)注意发挥评选工作的导向作用

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评选工作具有潜在的导向作用。提倡什么,鼓励什么,不仅表现在评选标准上,也体现在评选过程和评选结果中。我们应当发挥这种导向作用,把活动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当前,值得我们充分注意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1.切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

任何活动的评估都是为活动目标服务的,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目标的核心是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当前,在青少年科学素质的诸多因素中,还有不少薄弱的环节,如:①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锻炼;②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普遍较差;③协作精神不强;④对求实精神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充分。在评选中,应当对这些问题给予充分的关注,努力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2.切实扩大活动的普及面

当前,每年参加青少年发明创造和科学探索活动的青少年有二三百万人。这是个不小的数字,然而,与青少年的总数相比就十分可怜了,还不到1%。为了更充分地发挥这项活动的教育作用,我们应当设法使更多的青少年参加到活动中来。在评选中,标准不能过高;在总体要求上,不能不适当地要求一届比一届水平高;在活动中,不能不适当地要求青少年去搞那些高、大、精、尖的项目……总之,活动的要求应当与青少年及其科技辅导员的水平相适应,才能促进活动的普及。

评选工作的程序

全面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评选工作的程序有以下十三项:

(1)评委会预备会议

(2)初审书面材料,初选入选项目;

(3)布展;

(4)全体评委会;

(5)赛前学术报告;

(6)初评;

(7)技能测试;

(8)复评;

(9)大会答辩;

(10)终评;

(11)赛后学术报告;

(12)评选结果预公布;

(13)评选工作报告。

评选工作程序应在该届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评选委员会组成后开始执行。

各项程序的具体安排和要求如下:

(一)评委会预备会议

在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开幕前两个月左右,由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评委会预备会议。

预备会的主要内容为:

1.领导小组宣布评选委员的聘任,颁发聘书,布置评委任务及分工;

2.介绍历届大会及评选工作情况;

3.研读、熟悉评选工作原则、标准、程序,研讨评选标准的掌握及应注意的问题;(www.xing528.com)

4.介绍本届大会筹备情况及上报书面材料的情况;

5.按照评委分工分发上报材料及初审意见表。

(二)初审书面材料,初选入选作品

预备会议之后,可安排一个月左右时间,由评委初审分管的书面材料,并为每份材料填写“初审意见表”。经初审、比较、权衡后,可分别提出入选的发明和论文作品的初选意见。此意见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收集、整理,作为确定入选作品名单的主要依据。入选作品名单可以召开常务评委会的初审小结会议来确定,也可以由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初审意见表及各省(市、区)的意见确定。

(三)布展

布展是参赛同学在大会期间的第一项活动。参赛同学报到后,即可开始在大会准备的展台、展板上,布置自己的作品、图表及文字材料。布展的基本要求是自己动手:展台、展板的利用,展板设计,整体布局,装帧美化等均要求同学们自己动手,分工合作完成。领队老师只能从旁辅导。

布展情况应由组委会进行检查评比,评比成绩可作为评选“精神文明队”的依据之一。

布展期间,评委即可在现场开展工作。

(四)全体评委会

全体评委会是常任评委与地方评委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其主要议程为:

1.宣布评选委员会正副主任;

2.介绍评委,分工、分组;

3.宣布评选原则、标准、程序及日程安排;

4.交流初审情况;

5.研讨评选原则的贯彻、评选标准的掌握及进度安排。

(五)赛前学术报告(科普讲座)

这是大会为参赛同学组织的第一次学术活动,是以科普讲座的形式全面介绍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和科学探索活动。时间可安排在开幕式前,亦可安排在开幕式上。若能吸引当地的青少年或领导参加,则可扩大宣传的效果。

专题学术报告的目的是增强大会的学术气氛,宣传活动的宗旨,扩大学生的收获,以保证大会的顺利进行。

赛前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为:

1.介绍青少年发明创造活动、青少年科学探索活动的意义、方法等问题,即什么是发明创造、科学论文?怎样写科学论文?为什么要开展发明创造、科学探索活动?

2.介绍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宗旨,及评选工作的标准、程序等;

3.简介历届大会的情况及本届大会的要求。

(六)初评

初评是评委直接面对作品和作者的第一次评审。

1.初评的目的:

使小作者得到评委在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方面的指导,从而加深对自己的作品的认识。评委全面了解小作者的素质、知识面,了解作品的选题、设计思想、研究方法、论据来源、论证方法,并深入了解作品的真实性,特别是小作者的创造性贡献,从而对作品作出比较全面、确切的评价。

2.初评的标准(见“全国青少年发明创造比赛和科学讨论会的组织办法和评选标准”)。

3.初评的一般安排:

①评委审看作品,接触作者。

评委结合成小组或单独活动,分别审看每一项发明作品,观察作品演示,并与作者交谈,详细询问有关问题。如果有条件,以上审看和答辩亦可分小组进行:把参赛学生分成小组,在小组会上介绍作品、开展交流、互相提问、答辩。

②群众评选。

在互相交流、参观及小组答辩之后,可进行群众投票。请全体参赛作者和领队老师给每一件作品评出获奖等级。这项统计资料是评委会评选的依据之一。

③初评评委会。

在①、②两项安排完成后,评委应初步评出每件作品的等级。然后举行全体评委会,评出一榜并重点研讨获一等奖、不予评审的项目及有争议的问题。

④论文作者可按学科分小组。由评委主持小型答辩会,介绍论文,提问答辩,开展研讨。

(七)技能测试

1.笔试

主要是测试发明人对发明创造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

2.技能测试

技能测试的内容有三类,即电子电工类、钳工类、木工类。主要测试发明人对工具的正确、熟练使用程度。发明人可根据自己的发明作品所涉及的主要技能内容选择其中的一项。

(八)复评

1.复评的目的

再一次全面、深入地了解初评获一等奖的作品、有争议的作品和不予评选的作品,准备再议;详细了解需要外审的作品;物色大会答辩学生。

2.复评的形式

一般采取与作者单独讨论的方式,讨论的问题可以广一些、深一些。

3.复评评委会

①复议有争议的问题;

②平衡获奖比例,研究照顾问题;

③确定二榜;

④拟定大会答辩作者名单。

(九)大会答辩

1.大会答辩的目的

大会答辩是一项重要的学术活动,可以起到交流成果、提高认识、开扩眼界、扩大收获的作用。

2.大会答辩的形式

一般采取全体同学和全体评委参加的大会形式。

答辩中一定要准备好有分量的关键问题。

答辩的成绩将直接影响评选结果。

(组委会要为大会答辩创造良好的交流条件。)

(十)终评

终评的任务主要有:

1.根据大会答辩、外审结果等情况,个别调整二榜名单。对于争议不决的疑难问题,由评委会主任作出决断,确定第三榜;

2.评出专项获奖项目;

3.总结评选工作,拟定评选工作报告提纲;

4.安排评语填写工作。

(十一)赛后学术报告

这是为参赛学生举办的第三项大型学术活动。

1.学术报告目的:

扩大教育效果,加深对作品及活动的认识;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为成绩公布做好思想工作。

2.学术报告内容:

①解剖、分析本届获奖的典型作品,总结青少年的进步、收获及活动的发展;

②提出今后活动设想;

③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努力方向;

④间接传达评选工作报告的主要精神。

(十二)评选结果预公布

赛后学术报告之后,即可在领队、记者会上预公布终评结果。

公布名单前,可重申评选原则、标准及特殊问题的处理原则。一般不介绍个别作品的评选过程及理由。对于领导、记者提出的局部性问题,一般只作原则解释,会后仍可在评委会上研究解决。

(十三)评选工作报告

闭幕大会上,评委会主任代表评委会作评选工作报告。

评选工作报告的主要内容为:1.评审、评选程序及基本情况;2.本届参赛作品的基本估计及特点;3.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4.对今后活动的建议;5.公布评选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