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民族语译制发展的思考的分析

对民族语译制发展的思考的分析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现在国内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现状是严重不足。以藏语译制片来说,国内目前还没有康巴方言的译制影片。这些都说明,民族语译制的重要意义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比如“译制片”的概念,有些地方政府专门设立“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却可能没有“电视译制中心”,而有的地方可能恰恰相反。

对民族语译制发展的思考的分析

第四节 对民族语译制发展的思考

由于经费、设备、人员等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译制电影远远无法满足少数民族同胞观影的强烈愿望。由此,现在国内少数民族语电影译制的现状是严重不足。一方面是少数民族译制单位的设备不到位,有的地区甚至还沿用陈旧的磁性录音,不但降低了译制速度,也影响了声音的质量;另一方面是少数民族地区的软件能力也不足,人员培训达不到要求,政府所购置的软件无法发挥很好的作用。以藏语译制片来说,国内目前还没有康巴方言的译制影片。四川阿坝州、康巴州等山区的藏族,人口约50万~60万,一直没有康巴方言的译制片,熟悉甘肃安多语译制片的阿坝州藏族人民也非常希望有自己的译制片。藏语地区的译制无论是在政治意义上还是宗教意义上都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弥补少数民族地区的译制不足刻不容缓。除此之外,在很多贫穷的少数民族地区,也没有自己方言的译制影片,居民的文化生活十分贫乏,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了解也知之甚少,十分不利于党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民族语译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样,有关民族语译制的研究工作也十分薄弱。就拿大学学科建设来说,我国唯一的译制专业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译制专业)中并没有民族语译制的教学内容,学科建设中也未见民族语译制的研究规划。还有,关于民族语译制的国家政策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一会儿由文化部来一个通知,一会儿又由广电总局发一个指示,并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比如五年发展计划、十年发展战略等。这些都说明,民族语译制的重要意义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www.xing528.com)

从观念上讲,人们对民族语译制的认识也并非完全统一。比如“译制片”的概念,有些地方政府专门设立“民族语电影译制中心”,却可能没有“电视译制中心”,而有的地方可能恰恰相反。按照本书的基本观点,译制是不分电影、电视的,也不分引进和输出的。只要涉及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转换”,那就是“译制”。这样看来,成立电影译制中心或者电视译制中心,就不如合二为一,叫做“影视译制中心”,或者不要“影视”,就是“译制中心”,管的事情包括电影和电视。还有,学术研究者查找这方面的资料也非常困难。当然,概念上的模糊性必然反映认识上的不彻底性。这从另一侧面说明加强民族语译制理论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