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弘扬爱国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弘扬爱国精神

时间:2023-05-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位于高台县人民东街47号。红西路军纪念馆红西路军纪念馆陈列馆为了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指战员,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拨付专款,于1957年正式建成高台烈士陵园。2009年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中间刻写“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性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缅怀烈士、弘扬爱国精神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原高台烈士陵园)位于高台县人民东街47号。

1937年1月1日,红5军进驻高台城,1月12日,敌人集中优势兵力向高台发起进攻,红5军将士浴血奋战,打退敌人无数次进攻,但形势仍十分严峻。期间,驻抚彝(今临泽)的红5军部队及总部曾几次派兵增援,都未能成功。此时,红5军已弹尽援绝,只能以石头、大刀、长矛与敌拼杀,奋力据守。20日,终因寡不敌众,高台城失陷。军长董振堂、政治部主任杨克明、第13师师长叶崇本、师参谋长刘培基及绝大部分指战员壮烈牺牲,只有少数突围或被俘。

红西路军纪念馆

红西路军纪念馆陈列馆

为了纪念在高台英勇牺牲的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指战员,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拨付专款,于1957年正式建成高台烈士陵园。2009年更名为“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

纪念馆坐东向西,占地133亩,布局以传统与现代建筑风格相结合。建筑物依中轴线由西向东依次排列,建有大门、“血战高台”群雕、纪念碑、陈列馆、红军墓、纪念馆、浮雕墙。纪念碑南北两侧分别建有董振堂、杨克明纪念亭,是进行红军精神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课堂。

馆址东西长385米,南北宽165米,从大门到群雕、纪念碑、公墓、纪念馆,各景点和干道之间辅以2米的步行道。

大门宽125米,门中卧碑上书: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北侧设计有一组抽象组雕,象征红西路军将士无畏的战斗精神,用以点明纪念馆的主题。

在主甬道的南北两侧建有对称的三檐双层五角亭各一座,内书革命烈士诗抄,绘有长征组画、红西路军从西渡黄河至到达星星峡的战斗场景。

沿主甬道前行,是大型英雄群雕“血战高台” 。这组以花岗岩雕成的大型群雕中既有以董振堂为原型指挥战斗的红军指挥员,又有吹响冲锋号的红军小号兵;既有救死扶伤的女卫生员,又有支援红军的地方群众。人物面向四周,使每一个侧面看上去都是一个战斗场景。

红西路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

纪念碑采用仿人民英雄纪念碑造型,高度为29.37米,碑身上部的党徽寓意革命战士永远在党的领导下勇敢前进,碑体正面是李先念题词:红军西路军烈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www.xing528.com)

纪念碑背面镌刻有“一九三六年十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九军、三十军共二万一千八百余将士,奉中革军委命令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十一月,组成西路军,转战河西走廓。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同敌人进行殊死搏斗,历时半年之久,歼敌二万五千余人,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的战略行动,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西路军精神永垂不朽! ”的碑文

碑座设计为四边形,四面辅之以红西路军战斗历程的浮雕。基座高3.4米,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灰花岗岩,镌刻图案:望远镜、大刀、冲锋号、枪,上述器物均用飘动的彩带环绕成对称、均衡的单独纹样。底层材质为汉白玉,图案是三组汉白玉花圈。主基座上用汉白玉雕成花圈状,每个花圈均由七朵百合花组成。花圈下端用祁连山装饰纹样,象征西路军激战河西、血洒祁连。

纪念碑外的两边建有烈士纪念亭。南边的董振堂烈士纪念亭亭口挂有“宁都豪气千秋在,高台雄风万古传”的楹联。亭内的石碑上刻有“董振堂烈士纪念碑” ,背面刻有“董振堂烈士传略” 。北边的杨克明烈士纪念亭亭口挂着“三过草地心犹壮,一死高台志未移”的楹联,亭中立有“杨克明烈士纪念碑” ,背面刻有“杨克明烈士传略” 。

纪念碑后面是烈士公墓,墓前的墓碑上方雕有“永垂不朽”四个大字。中间刻写“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五军阵亡烈士公墓” 。

陈列厅位于群雕的北侧,厅内有毛泽东朱德徐向前、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有红西路军将士西征和血战高台的照片、图片及遗物等。

在公墓后面修建刻有红西路军英烈事迹的主浮雕墙3座,主浮雕墙附近散落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石块,代表红西路军将士不朽的灵魂,象征“这里是红西路军战斗过的地方、是他们播洒理想的地方、永远安息的地方” 。

纪念馆建筑创意为古烽火台的造型,体现了红西路军百年不灭的精神火焰,主体建筑为地上一层框架结构,长82米,宽53米,最大跨度15.6米,层高6.75米,局部高11.45米,建筑面积约3662.17平方米

馆内设“序厅” 、“西渡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 、“建立永昌、山丹根据地、策应河东红军” 、“血战高台、临泽” 、“石窝分兵、余部进疆” 、“全力营救、保存火种” 、“忠心耿耿、铁骨铮铮” 、“光照千秋、永载史册”等8个展厅,1个影视厅以及接待室、操作室等附属设施。陈展设备和陈展方式主要有:多媒体景观箱、光电模拟场景、壁画、雕像、电子沙盘、遗存文物、图片照片、电视、投影、触摸屏等。

纪念馆入口处的序厅,引入自然光线,并在10米高的空间中设置高大的工艺浮雕和群雕,以红西路军征战的祁连山麓为背景,艺术再现红西路军浴血河西的悲壮历程。在整个氛围营造中,突出表现“理想高于天,热血铸祁连”的主题,着力展现浴血奋战、英勇顽强、宁死不屈、患难与共的精神。

血战高台展厅通过历史资料图片、珍贵文物文献、电子沙盘以及高科技景观等诸多现代陈展元素,科学合理地再现红西路军真实战斗场景,表达了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自我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已经成为全国性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场所。1995年1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同年5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命名为“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1年4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同年6月11日,在纪念建党80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了以反映党的光辉历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批100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高台烈士陵园榜上有名。同年10月被甘肃省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甘肃省国防教育基地” ,2004年12月被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全省党史教育基地”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