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

揭秘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七仙女与董永传说之谜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他们为主题的:董永从小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在路上遇上一女子要求做董永的妻子。董永说不服女子,只好一同前往裴家。原来这位女子正是天上的仙女。所以,把孝感作为董永故里的,都把这作为最有力的证据。但这个故事宣传董永行孝,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揭秘七仙女与董永的传说

仙女与董永传说之谜

七仙女与董永的故事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著名的黄梅戏天仙配》就是以他们为主题的:董永从小丧母,与父亲相依为命。后来发生战乱,父亲在避难的路上病死,董永没钱安葬,就到一个姓裴的有钱人家借钱,表示愿终身为奴来还债。董永把父亲安葬后,就准备到裴氏家去做奴仆。在路上遇上一女子要求做董永的妻子。董永说,我有父不能养,现父亲去世了,而自己又成了别人的奴仆,我感到十分内疚,没有办法,只有忍受屈辱。女子告诉他,自己也是苦命人。董永说不服女子,只好一同前往裴家。姓裴的财主见他们来了两个人,惊讶地说,原先不是讲好了,只你一人,怎么来了两人呢?这女子有什么技能,我又不能供养她?董永说,她能织布。姓裴的就故意难为他们说,一个月内能给我织三百匹丝绢,就可免去为我做奴仆。女子答应了。随后便开始每天织布,一个月如期完成了三百匹丝绢。姓裴的财主感到惊异,只好放董永回去。原来这位女子正是天上的仙女。正在他们回家的时候,天帝派人要仙女回去,拆散了这对患难夫妻。那么,历史上有没有董永这个人物呢?

从现存的历史资料看,全国提及董永其人其事的县志有十多部,这可能跟董永家穷,到处流浪,途经安徽、河南等地有关。学者们认为,从十多部《县志》记述董永的故事来看,《孝感县志》记载的内容较多,故事情节很完整,而且更接近严肃的史书。董永养父葬父的故事都发生在这里,董永行孝感天的故事在孝感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公元454年宋孝武帝刘骏继位后,以建“孝昌县”来标明自己对孝义的倡导。到了五代时期,为了不让董永行孝的典故在县名上被抹掉,后唐庄宗在同光二年(924年),从“董永行孝感天”之意中取“孝感”两个字替换孝昌的县名。清朝皇帝还曾经御赐“汉孝子董永故里”七个大字给孝感县。所以,把孝感作为董永故里的,都把这作为最有力的证据。(www.xing528.com)

董永传说是一个长期在民间流传的故事,是一个在现实生活基础上进行艺术再创作的结果。故事讲到董永行孝,感应上天,所以得到了“天女”相助,实际上是当时统治阶级维护自己统治的一种需要。统治者把自己说成是“天子”,凌驾于人们的头上。他们鼓吹,老百姓只有行孝,才能得到“天”的帮助;只有服从天命,才能符合天意。谁造反,就是大逆不道。但这个故事宣传董永行孝,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尊老、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