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檀公量沙:走出困境的最佳策略

檀公量沙:走出困境的最佳策略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走为上策檀公量沙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檀道济觉得最紧要的就是要让魏军相信宋军还有充足的粮草。檀道济就这样率领宋军安全撤退。其实檀道济在军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可以说檀道济是有很好的战略头脑的。据说著名的《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总结出来的。又用宋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以“收买人心、图谋不轨”的罪名将檀道济杀害。

檀公量沙:走出困境的最佳策略

走为上策檀公量沙

檀公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王敬则传》

前秦灭亡后,鲜卑族的一个姓拓跋的家族逐渐强大起来,他们逐渐统一了北方,建立了政权,历史上称为北魏

刘裕当了两年皇帝就生病死了。北魏趁着宋朝的政局变动,派大军渡过黄河,进攻宋朝,占领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在位的宋文帝便派足智多谋的檀道济率军抵抗。

檀道济在二十几天里连打三十多仗,节节胜利,一路追击到历城(今山东济南)。这时,宋军开始疲劳,防备也松懈了。魏军抓住机会,派骑兵绕到宋军后方,烧了宋军的辎重粮草。宋军形势非常危急。檀道济明白,如果这时匆忙撤退,魏军就会怀疑宋军已无军粮而大举进攻,宋军很可能全军覆没。檀道济觉得最紧要的就是要让魏军相信宋军还有充足的粮草。(www.xing528.com)

一天晚上,宋军营里灯火通明,檀道济亲自带领一批管粮的士兵在一个营寨里查点粮食。士兵们一边用斗子量米,一边拿着竹筹高唱着计数。有人偷偷地向营里望了一下,只见一个个米袋里都是雪白的大米。许多宋军将士也以为是后方送来了军粮,军心大振。

魏军的探子把这个消息告诉了魏将,魏将信以为真,果然不敢贸然追击宋军了。檀道济就这样率领宋军安全撤退。其实檀道济在军营里量的并不是白米,而是一斗斗的沙土,只是在沙土上覆盖着少量白米罢了。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可以说檀道济是有很好的战略头脑的。据说著名的《三十六计》就是檀道济总结出来的。

但是掌管朝政的彭城王刘义康和将军刘湛在宋文帝面前说了很多坏话,劝他尽早除掉檀道济,以免留下后患。又用宋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以“收买人心、图谋不轨”的罪名将檀道济杀害。临刑前,檀道济愤怒地将头巾扔在地上,喊道:“你们这是在自己毁坏长城啊!”

北魏太延六年,也就是公元439年,在刘宋是元嘉十六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掉了十六国中的最后一个小国北凉,统一了北方。从东晋灭亡后的170年时间里,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南北两个政权对峙的局面。南朝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北朝的北魏后来分裂成东魏、西魏,东魏、西魏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取代。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为南北朝

北魏统一北方11年后,一路南下攻到了长江边上。宋文帝登上建康石头城,望着远处的敌军,长叹一声:“檀道济如果还活着,怎么会让魏军攻到这里!”可檀道济已经屈死14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