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绍忠学术文选》:沙甸人民走出困境

《马绍忠学术文选》:沙甸人民走出困境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4年,沙甸等地回民一千多人集体到昆明上访,被称为“回民闹事”。过了几天,“打土围子”的枪声打响了,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到无辜的沙甸人民头上。第五生产队位于沙甸中心,房屋全部被摧毁了,全队412人,有365人被营救出来。

《马绍忠学术文选》:沙甸人民走出困境

1974年,沙甸等地回民一千多人集体到昆明上访,被称为“回民闹事”。其实回民上访是有道理的。他们要求恢复和落实被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破坏的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要求开放在“文革”中被当作“四旧”而关闭的清真寺,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和民族节日活动;沙甸回民还要求清算基层干部的贪污问题。这些要求是完全正当的、合理的、无可非议的。集体上访行动,实际上是广大回民反对林彪、“四人帮”破坏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和平示威和抗议行动,符合国家宪法。但是当时的某些领导人却把这种正义行动视为违法闹事行为,口头答应回民的要求,背后捅刀子,激化矛盾,以致酿成了“沙甸事件”。

1975年5月,我被抽调参加沙甸工作队,原以为回民上访的要求已得到答复,我们下去是加以贯彻落实。哪知上千人的庞大工作队到了沙甸,被群众堵在村外,双方剑拔弩张,一场血战即将发生。不得已工作队被迫退居山头,搭起帐篷,安营扎寨,等待局势好转,可是局势却越来越严重。对这种与群众严重对立的做法,我认为不符合民族工作的基本原则,深感遗憾、失望和反感。就以患中耳炎为由,请假回昆明治病,想借此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和违心的工作。不料,病好后又被通知还要下去。不得不硬着头皮再次到沙甸。我被任命为小组长,带领十几位省、州、县的同志,负责一个生产队的工作。我们曾试图接近该队(第五生产队)派到鸡街火车站当搬运工的一伙青年人,但不是遭到拒绝就是话不投机,甚至遭到责骂。如此困难的工作实在没法做。

根本的原因是当时从中央到地方的领导一个劲地强调要“巩固‘文化大革命’成果”。不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甚至与群众顶牛。省革委主任周兴就讲过:“你(指回民)打开清真寺100次,我要关清真寺101次。”“四人帮”叫嚣要“打土围子”;省领导要“抓坏头头”。什么是“坏头头”?就是那些带领群众上访,要求落实政策的带头人。要抓这些人,必然遭到群众强烈反对。由于在这些原则问题上僵持不下,无法与群众沟通,工作队进村就无望了。有一次,省革委政工组负责人来沙甸看望工作队,笔者大胆向他建议:撤走工作队,将沙甸在外面工作的上千名国家干部、教师、工人等派回来,以探亲的方式,疏通民族关系,再逐步开展工作。该负责人听不进去。过了几天,“打土围子”的枪声打响了,一场灭顶之灾降临到无辜的沙甸人民头上。民族工作走到这一步实在可悲,正如梁文英同志(前省委宣传部长)所说“这是民族工作的失败”。

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为了给沙甸人民减轻一些痛苦、减少一些伤亡和损失,我们勇敢地承担了冒着枪林弹雨到沙甸村边附近等候逃难出来的群众,将他们接送到蒙自县国营农场,安排吃住的任务。这一工作有一定危险性,但群众的死活更重要,我们努力去完成。第五生产队位于沙甸中心,房屋全部被摧毁了,全队412人,有365人被营救出来。整个沙甸也大体如此,有90%左右的群众从炮火中脱险。这是一大奇迹。这个奇迹的出现,首先要归功于广大沙甸人民响应工作队通过广播喇叭发出的“撤离沙甸”的号召,勇敢地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其次要感谢交战双方手下留情,坚持不伤害群众,不向撤退的群众开枪;再次是工作队及时的精心接待安排。许多群众逃出来时身体虚弱,因数日未进饮食,饥饿难当,工作队及时供给食物;对受伤的人员立即转送医院救治;由于数日来的惊吓,许多人还在惶恐不安,工作队给予精神上的安慰,使他们从惊吓中恢复过来。当我第一次和群众见面讲话时,我讲的第一句话就是“乡亲们!你们受惊了”。(www.xing528.com)

经过在农场吃住两个星期,群众情绪稳定下来后,我们又带领大家返回沙甸,在附近山头上搭建临时住房,安顿下来,接着就开始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我们的任务是组织生产、抓秋收秋种、筑墙建房。同时精心安排好群众的生活,按时供应口粮、发放衣被和生产工具等,保证群众不受冻、不受饿。我们工作队员不怕苦,不怕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由于没有时间换洗衣服,被汗水反复湿透的衣服变得硬邦邦的,表面渗出一层盐粉。我们小组中有一位队员是拖拉机手,她不辞辛苦,整天开着拖拉机,给各个生产队犁田,很受群众欢迎。就这样,我们用自己的汗水和艰辛的劳动,终于打破了“坚冰”,逐步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开始做一些思想教育转化工作,消除了对立情绪。我们还开展了“大批判”,重点是“批林批孔”,大家还是争相发言的。但提到批马伯华时,大家就不发言了,批不下去。提到一个叫马光普的人,倒是值得一批。此人是河南人,冒充阿訇,到云南来活动,散布所谓《伊斯兰辩证法》,这是一株大毒草。他为了论证真主是没有方位的,就把真主和飘浮在空中的一点微小灰尘相比,他说灰尘飘在空中就是没有方位的;他又用一座山来对比,他说一个人来到山脚下,他感觉到山在他的上面,当他走到山顶上时,山又在他的下面。因此,山是没有方位的,是由人的感觉来判断的。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无知瞎说。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教,既是违背自然科学的,也是违背伊斯兰教义的。伊斯兰教承认自然科学,承认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物质的东西,不论是固定或移动的,它都有一定的方位(如经度、纬度、海拔高度、移动速度和方向等),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在一次批判大会上,我对此作了专题发言,受到好评。

经过半年多努力,沙甸的集体生产恢复正常,新家园也建成了,群众开始陆续迁入新居,生活走向安定。在此基础上,我们的工作进入最后阶段,进行组织建设。经过社员酝酿讨论,以民主投票(投豆子)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生产队新的领导班子。沙甸人民在遭受一场空前劫难以后又重新站起来了,我们离开沙甸的日子也来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