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绍忠学术文选:探索云南回族经堂教育之路

马绍忠学术文选:探索云南回族经堂教育之路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经堂教育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当时在两种教育中,经堂教育占主要地位。同时,经堂教育继续存在和发展,并有所创新。辛亥革命后,由于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云南回族传统的经堂教育已不适应历史的潮流。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左”倾思想的干扰,经堂教育逐步走向衰落,中阿学校相继停办。

马绍忠学术文选:探索云南回族经堂教育之路

一、历史和现状

明清以来,云南回族文化教育逐渐形成了经堂教育与汉文化教育并存的“双轨制”。经堂教育起源于明代,盛行于清代。当时在两种教育中,经堂教育占主要地位。几乎每一所清真寺都开办了“经堂教育班”,又叫“阿文学校”,由清真寺的掌教阿訇或教学阿訇设帐授学。民国时期,国民教育有所发展,部分回民聚居村镇办起了“国民学校”,部分回民青少年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普通教育。同时,经堂教育继续存在和发展,并有所创新。许多地方的回族青少年在白天到学校读书,晚上到清真寺念经,做到“经书两通”,办得很有成效,培养了一批新型人才。在历代经学家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如马注、马德新、马联元等开创了用汉文编译伊斯兰经典著作,用作经堂教育的教材。在他们的倡导和主持下,云南经堂教育日趋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教学制度和体系,分为小学、中学大学三个层次,小学招收6~13岁男女儿童(男女分别办校或办班)和没有受过伊斯兰教基础知识的成年人入学,早晚业余学习。主要学习和背诵《清真言》《作证言》和《赫听》18段;还学习阿拉伯文字拼音,在认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念《杂学》《古兰经》;另外还要学习教义、教规和礼拜、把斋等基本知识,属于启蒙教育阶段。中学阶段,在教师指导下通读《古兰经》,背诵《赫窝衣》(字法初程)、《觅规拖哈》(字法撮要)、《绥勒府·闷台细格》(字法程序);通过背诵和强记使学生全面掌握阿文动词变化和“伊德阿姆”(叠字法)、“伊阿略里”(柔弱字母变换)等规律。接下来还要学《尔瓦觅来》《纳哈伍·闷特细格》和《可菲叶》等,全面掌握阿文词语变格规律。修完上述课程,就算中学毕业。大学阶段的必修课是“五大本”,即《满俩伊》(文法大全)、《哲俩来尼》(《古兰经》注)、《伟戛叶》(教法学)、《尔戈伊德》(教义学大纲)、《白雅尼》(修辞学)等。通读讲解《古兰经》和《圣训》也是必修课。学完后,对《古兰经》、教义学、教法学、修辞学有了较全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就达到毕业条件,举行“穿衣”毕业仪式,取得阿訇资格。

马联元经师还专为妇女编写了《菲苏里》(天方分信篇)、《穆希莫提》(教款提要)、《尔姆德》(清真玉柱)等一套教材。

辛亥革命后,由于全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云南回族传统的经堂教育已不适应历史的潮流。回族中的有识之士于1921年成立第一所新型伊斯兰学校——“高等经书并授学校”,后改称“高等中阿学校”,并改变了过去各清真寺独立办学的形式,在昆明的几所清真寺联合办学。在“云南回教俱进会”和“振学社”(回族文化机构)的领导下,聘请马宝康(马联元之子)为教师,在南城清真寺开班讲学。1923年由“滇垣清真公会”(寺产管理机构)补助经费正式办班,除讲授阿文课程“五大本”以外,同时开设了汉语文课,有《四书》《古文释义》及数理化史地等课程;还增加阿文写作、会话和中阿文互译等。第一班学生经过严格挑选招收5人,学制5年,毕业时成绩优异,中阿文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成为优秀人才。1926年在昆明永宁清真寺开办第二班,招生6人。从第三班起学校改名为“私立明德学校”,办学形式发展为普通中小学校和阿文专修部组成的较完整的教育体制,在云南回族教育史上是一个创举。该校办得很有成效,培养了一批回族知名人才。1931年从该校选送了第一批留学生纳忠、林仲明、张有成和马坚(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学生,由云南选送)等4人,由教师沙国珍带领前往埃及艾兹哈尔大学深造;1934年又选送了第二批纳训、林兴华、马俊武等3人赴埃留学。这两批人学成归来,都成了国内知名学者、大学教授,有的在国内外颇有名气。

在昆明举办明德学校的启发影响和推动下,全省许多地方也纷纷办起了中阿学校和中阿并授的经堂班。其中知名的有沙甸“养正学校”和“鱼峰小学”、大庄的“育德学校”、滇东北的“师范学校”等。“养正学校”由沙甸回族实业家白亮臣先生出资兴办,先后聘请著名阿訇哈德成(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创始人,上海被日军占领后,拒不接受伪职,避难到云南)、留学埃及归来的张有成阿訇和马坚教授等讲授阿文;聘请白寿彝教授等讲授汉文;并开设了英语基础课,办了中级班、高级班和女生班,学生最多时达130多人,为沙甸等地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1948年因故停办。鱼峰小学以教中文为主,兼授阿文,办得很有特色。同期开远大庄兴办了“新民中阿中学”和“育德中阿女子小学”;玉溪大营举办了“育才小学”;寻甸县城大清真寺开办了“怀圣小学”等等。在其他地方的经堂教育中凡是有条件的地方(当地阿訇懂汉文或有汉文教师)也都推行中阿文并授的教育制度,这种办学形式在尚未开办正规国民小学的回族村庄,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我省回族地区推行全国统一的教育制度,普通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占了教育的主导地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左”倾思想的干扰,经堂教育逐步走向衰落,中阿学校相继停办。在1958年“大跃进”和“四清”“文化大革命”期间,宗教活动受到冲击,清真寺被封闭或占用,经堂教育更绝迹了。广大回民忧心忡忡,担心伊斯兰教后继无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恢复和落实,经堂教育也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滇中、滇南、滇西一带回族聚居乡村发展比较快。玉溪大营、纳家营、大庄、沙甸、鸡街、田心、茂克、车白泥等地相继办起了阿文学校;巍山18个回族村也都办起经堂教育班;昆明顺城街清真寺和永宁清真寺开办了大学班,已培养出了一批年轻的“穿衣”阿訇。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经堂教育培养的“穿衣”阿訇已达1 000多人(1991年),其中有不少来自海南、内蒙古、四川、贵州和西北地区。目前在校“哈里凡”约有2 000人,其中最多的是沙甸,有男生70~80人、女生30~40人,其他地方少则数人,多则数十人不等;加上接受初级启蒙教育的数千人,全省经堂教育在校生近万人,已达到了相当的规模。在办学形式上也有所创新:由回民提出经国家批准和支持创办的“昆明伊斯兰经学院”,属于国家高等教育体制,2009年已送走了第一批毕业生;沙甸创办了“阿语职业中学”和“阿语职业培训班”,把学习阿语与社会需要的职业教育结合起来,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值得提倡;个旧市鸡街清真寺办起了“中阿并授学校”。但是大多数经堂教育还停留在旧的办学形式,有待改进。

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几年来云南经堂教育取得很大成绩,但当前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是“穿衣”阿訇的职业出路问题。经堂教育大学毕业并举行了“穿衣”仪式的“哈里凡”,被升格为“阿訇”。他们的出路一般是受聘到全省各地回族地区担任清真寺掌教阿訇(又称“教长”)或教学阿訇。但是全省有630余所清真寺,原有老阿訇健在的1 000多人,新培养的年轻阿訇2 000多人,每寺平均4人。其中有些寺规模较小,只需要1~2人,这就大大超员,许多年轻阿訇找不到就业岗位,改行从事其他工作又无一技之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据昆明永宁清真寺统计,自1982年恢复经堂大学班以来,到1990年共毕业50人,其中应聘当阿訇的只有6人,有几位到北京经学院深造,大多数则回家务农,由于他们不懂现代农业科技,在生产中也起不到骨干作用。这样的人才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很不适应。(www.xing528.com)

二是教学质量不高。据《农民日报》载:“河南省固始县24岁的农家女张贤,高考落榜后,决心走自学成才的道路。1988年秋,自费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洛阳外国语学院进修学习,被分配攻读阿拉伯语专业,在紧张的两年时间里,她的阿拉伯语名列前茅。亚运会国际服务组到这个学校选用大会翻译时,她以一口流利纯正的阿拉伯语发音被顺利选中。”这则报道说明一个毫无阿拉伯语基础的汉族青年,经过短短两年的阿语学习,就能熟练地掌握这门外语。相比之下,我们的经堂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10多年的工夫,却很少有人精通阿语,既不会用阿文写作,也不能当翻译(不论口头翻译或文字翻译),更不会讲一口流利、纯正的阿语。这是为什么?有些阿訇到麦加朝觐,不能和当地阿拉伯人对话,还得通过翻译。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这恐怕与我们的教学制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和师资条件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上述存在的两个问题,云南的经堂教育需要进行改革,而且势在必行。国家的普通教育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进行改革,以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回族的经堂教育也应适应时代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新的探索。有一位台湾教长曾批评大陆的经堂教育“太保守”,把阿语“文法”“语法”等当作经典来学习是完全不必要的,这些书籍是“工具书”,工具不是经典,用不着当作经典来熟读和死记硬背,只需要摆在图书馆里供人们查阅就行了。这个批评切中了我们的要害。

怎样进行改革,可考虑从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

第一,坚持中阿并授的正确方向。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回族先辈中的有识之士开创了中阿并授的路子,并积累了成熟的经验,使经堂教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实践证明中阿并授的教育体制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回族民情的较好的办学模式,值得加以继承和发展,使之发扬光大。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学习伊斯兰经典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只学习阿文经典,即使会读会念会背诵,如果不懂其意,不会翻译,就没有多大意义。而要懂得经典的译意,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汉语文基础。同时伊斯兰教是主张今生与后世并重的,为了谋生的需要,也应学习各种知识,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各种专业技术知识等等。经堂教育作为回族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不宜单纯地只学习阿文经典,应与学习汉语文和用汉语文编写的各种知识教材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和谋生的需要。

经堂教育增加一些汉语文课程是非常必要的,但开设哪些课程要从实际出发,由于资金、师资、设备有限,应根据当地的需要和可能的条件,能办什么就办什么,包括扫盲和提高文化知识、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知识、公民道德教育企业管理会计知识、电脑知识等等。教师可就地取材,聘请当地退休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也可请在职人员兼课,成功的企业家更是理想的教师。

经堂教育应与国家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联系起来,成为国家正规教育的补充。招生对象主要是失学失业的青少年和在职人员业余学习、退休人员学习等;办学形式要灵活多样,有业余班、早晚班、全日制、长期制、短期制等。

第二,经堂教育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建立和谐社会服务。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和《古兰经》《圣训》中有系统的关于如何做人的要求和规定,要求每个穆斯林做诚实人、做诚实事;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遵约守信、公平买卖,不损害别人利益;不偷、不盗、不抢,不背谈人(即不诽谤他人,不拨弄是非);不伤害非穆斯林;不吃不合法的食物;不要不合法的钱财;禁烟、禁酒、禁毒、禁嫖、禁娼、禁淫乱、禁赌博;提倡孝敬父母、尊重妇女和老人、夫妻和睦;善待孤儿残疾人、救济贫困;节制私欲、不贪心、不贪财、生活勤俭,反对奢侈浪费;提倡讲礼貌、讲文明、讲清洁卫生;等等。这些要求和规定与国家社会主义公民道德的要求是一致的。经堂教育应当把这些内容列为教材,并与国家规定的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结合起来,提倡爱国、爱教、爱社会主义、爱各族人民,全面提高广大回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和建立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培养外语人才,为对外开放服务。我国自古以来就与阿拉伯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关系。近代由于双方均遭受帝国主义侵略而减少往来。我国解放后双方的关系逐渐恢复,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较大的发展,今后将会有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展。懂得阿拉伯语的人才将成为热门,回族人民在这方面具有优势,许多人从小就开始学阿语,具有一定的基础。可以考虑把经堂教育变成培养这类人才的一个场所,关键要在学制、教材和师资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要培养一批懂得现代阿语的教师,用现代的教学方法学习拼音、认字,学习现代阿语对话、阿文写作、中阿互译等。把学习阿文和学习阿文经典作合理的安排,二者有联系但又有区别,不能用学阿文代替学经典,也不能用学经典代替学阿文。阿文教材和经典都要有所选择,不要把那些“语法”“文法”等当作经典来读。课程设置和教学制度可参考国内外某些先进学校的做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能当阿訇,也能当翻译,自谋职业也不愁;在中阿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中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第四,加强领导和管理。经堂教育是回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教育形式。广大回民除接受国家正规教育和普通教育外,接受经堂教育也是回民的历史传统。建议上级领导机关(民族工作部门、宗教管理部门和教育部门)给予重视和正确对待,纳入领导和管理的范围,在教学方面给予指导,引导和帮助解决教材、师资和招生等问题;资金有困难的适当给点补助。不需要国家大量投资,不需要另建学校,以清真寺为校址的经堂教育,就可以为国家、为民族、为宗教培养出一批有用的人才,对提高民族素质也有好处,何乐而不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