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云南自治区产业调整初探、马绍忠学术文选

云南自治区产业调整初探、马绍忠学术文选

时间:2023-07-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根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只耕种3.35亩土地、年创造粮食1 495斤,能提供的商品粮只有409斤,

云南自治区产业调整初探、马绍忠学术文选

云南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共有8个自治州、27个自治县,1984年总人口1 77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2.8%,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30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0%,绝大部分是山区,而且多数又是贫困山区、高寒山区、边远山区。解放前除白、回、纳西等少数几个民族经济发展水平接近汉族外,其他大多数民族社会经济发展都比较落后。分别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奴隶制、封建领主制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等社会形态,生产力水平低下,没有现代工业和现代商品经济,多数地区处于封闭、半封闭,自给、半自给的农牧业经济状态,一部分山区还保留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经济。

解放30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贯彻党的民族区域自治等一系列政策,采取比较特殊的形式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新的社会制度,解放了生产力,在各级政府和发展较快民族的帮助下,民族经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其间由于受到“左”的干扰,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挫折,但是30多年来总的发展是大的。据早期成立的8个自治州、19个自治县统计:1984年农业总产值达到36.9亿元,比解放初期1952年增长3倍;工业总产值达到18.67亿元,比解放初期增长8倍多。多数地方的工业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逐步发展起来的。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地区认真落实了党的民族政策,执行了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方针;农村较快较早地实行了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加快了经济发展的步伐,工农业生产出现了持续较大幅度增长的势头。1984年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增长48%;工业总产值增长82.6%;粮食产量摆脱了停滞徘徊的局面,增长13.2%。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有粮658斤,许多地区缺粮问题有所缓解,农民收入也成倍增加,1984年人均纯收入155元(指集体承包部分的分配收入,不包括私营收入),比1978年增长1.5倍。人民生活有了显著的改善,购买力和个人储蓄也都成倍增长。

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农业的比重开始下降。据1984年统计,工农业产值的比例是33.8∶66.2,比1952年的18.7∶81.3有了重大的变化。但由于各地基础不同,发展不平衡,地区之间差别较大。红河州工业产值已开始超过农业产值(工业占52.3%);德宏楚雄、大理3个州和丽江、元江、峨山、澜沧、沧源、新平等6个县工业产值占30%~40%;工业产值低于20%的有文山、西双版纳怒江迪庆4个州和屏边、河口、贡山、巍山、南涧、路南、寻甸、墨江、江城、孟连、西盟、耿马、宁蒗等13个县,最低的南涧县只有8%。

农业内部的产业结构也有很大改变。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来比较,1984年三种作物的比例是87.3∶8.6∶4.1,而1978年是90∶6∶4,与1952年的95.6∶3.5∶0.9相比,非粮食作物增加近3倍。这些数据说明在种植业中经济作物发展比较快,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更快。这是符合经济规律和市场需求的。

大农业中的林牧副渔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52年林牧副渔和其他多种经营的产值只占农业总产值10%~20%(其中主要是畜牧业),到1978年上升至37.3%,其中林业占6.8%、牧业占17.6%、副业占12.8%、渔业占0.1%;1984年又进一步升至43.3%,林牧副渔的比例关系变为:12.7∶11.5∶13∶0.3。反映出林业增长较快,主要原因是橡胶茶叶、紫胶、咖啡核桃等发展起来了,民族自治地方的自然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可喜的是乡镇企业开始萌芽和初步发展。据8个自治州的统计,1984年乡镇企业总收入4.07亿元,比1978年增加2.3倍,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15%;同时,农村开始出现了各种类型的专业户和经济联合体,他们从事开矿、办小型工业、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逐步形成了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结构的雏形。

上述产业结构的变化,和过去封闭式的农业自然经济相比,有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和先进地区相比,进步还不够大,速度也不够快。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84年全省人均工业总产值326元,自治地方只有116.5元;全省工农业产值的比例是58.6∶41.4,即工业产值大于农业产值,而自治地方则相反,工业33.8%,农业66.2%,农业产值比工业产值高一倍,这个差距是很大的。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上差距也不小。民族自治地方和全省平均值相比,粮食作物比重偏大,经济作物比重偏小,林、牧、副、渔的比重也较小,和自治地方优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相比是不适应的;第三产业刚刚起步,行业种类,数量更远远低于市场的需要和各族人民生产生活的需求;从劳动力分布来看,大部分人仍被束缚在土地上,向二、三产业和城市转移的不多。

根据民族自治地方产业结构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改革势在必行。如何进行改革,要从自治地方的实际出发,根据我省民族地区立体地形和复杂的气候条件,各种自然资源条件、各族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等,改革的重点、方向、方法、步骤、发展速度等要因地因民族制宜,可以有所不同,切忌生搬硬套。现就几个共同性的问题提出以下探讨的意见和建议:

一、正确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民族自治地方没有工业,贫困落后面貌是难以改变的;“无工不富”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总结出来的一条新经验,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大力发展工业,这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但由于民族地区受资金、技术、人才、能源、交通、市场等条件的制约,发展什么工业,建设什么项目,要慎重考虑。要经过充分论证,重点放在能充分发挥其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的项目上;还要注意发展工业不能损害农业,不能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不能放松农业。民族自治地方农业的潜力很大,可开发的内容很多,要在完善管理体制的同时,引进和使用新的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农业,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目前民族自治地方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只耕种3.35亩土地、年创造粮食1 495斤,能提供的商品粮只有409斤,只能养活1个非农业人口。这样的低水平解决自身温饱尚有困难,更难有余力去支援工业。必须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办法是:一要大力扶持发展专业户、专业社(组),鼓励土地适当转移集中到种田能手的手中;二要推广机械化耕种、收获,选用良种、合理施肥、科学管理等新技术,引导农民从小农经济逐步走向联合的产业经营,从传统农业向高效率的现代农业转变,以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让一部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投向第二和第三产业,才能彻底改变民族地区贫困面貌,逐步走向小康

二、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

我省民族自治地方历来以农业为主,农业又以粮食为主。解放30多年来,农业虽有很大发展,但目前粮食并不充裕,人均只有600多斤,而且占有很不平衡。比较富裕的亚热带坝区人均有粮千斤以上,而广大山区特别是贫困山区和高寒山区,由于耕作技术落后、自然灾害频繁,粮食产量很不稳定,亩产一般只有四五百斤,几百万人口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从全局考虑,粮食生产不能放松,但是又不能孤立地、片面地抓粮食。要把粮食、经济作物和林、牧、副、渔等业合理安排规划,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提出切实可行的生产方针,以农为主或以林为主或以牧为主,或农、林、牧并举,要具体落实到每个乡村。有了生产方针,相应的政策措施要跟上,否则生产方针是空的。如确定以林、牧为主的地区,就必须下决心把那里的公粮和定购粮任务减下来,缺粮的地方还要供应其口粮;其他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也需相应地解决。

粮食生产要保证一定的种植面积,既不能减少,也不宜盲目扩大。今后要走提高单产的道路,关键在于建立一批稳产高产农田,合理利用土地;高山陡坡和其他不适宜种粮的土地坚决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低产的土地可考虑改种经济作物。

总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革,要避免片面性和盲目性,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改革的目的是使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科学化,使当地有限的土地、水面、草场、山林和人力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求各方面协调发展,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高效率的农业生态体系,产生最大的综合性的经济效益。(www.xing528.com)

三、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强小城镇建设

我省民族自治地方的第三产业虽然有了一些发展,但基础仍很薄弱。许多边远山区至今商业网点很少,商品流通不畅,服务行业更是奇缺。有的县只有县城一个街子,农村没有集市贸易,没有集镇,群众出售土特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资料都有困难;有些民族过惯了自给自足的贫困生活,除吃的食盐向外购买外,其他衣食住行都靠自己,很少有剩余产品,即使有一点也很难变成商品。这些地方迫切需要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商品收购、运销、加工和供应,是直接为人民生产生活服务的,是促进商品生产的重要环节。

在农村特别是山区开展集市贸易,是解决商品流通运销的一个重要渠道。零星少量的商品通过交易可直接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有些当地不需要的商品可通过商贩或商业部门收购,集中起来,运销到外地。因此,集市贸易这种形式是各族人民最容易接受、简便易行、立竿见影的,应当大力组织和提倡,没有集市贸易的地方要积极去创建,有了集市贸易的地方要逐渐固定下来,形成小集镇,再由小集镇发展为小城镇。它的功能既是商品集散中心,又是商品加工生产中心,还是信息传递中心,再进一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推动民族地区商品生产的发展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将起到杠杆和枢纽的作用,它既是商品生产的产物,反过来又是商品生产的促进者。对上它和大城市保持联系,对下它和千家万户保持联系,成为大中城市与广大农村的中间桥梁;对于改变某些山区与世隔绝和封闭的状态具有重大意义,是山区各族人民摆脱贫困走向繁荣的一条必经之路。

四、发展旅游业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重要门路

民族自治地方旅游资源丰富,既有许多名山大川和奇异的自然风光,又有千姿百态的民族风情,只要适当开发和加强管理,不需要太多的投资,就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赚取大量收入,还能解决一批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应当积极发展,使之成为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

五、树立社会主义商品观念,大力发展商品生产

我省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处在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状态,缺乏商品生产的观念。有的山区农民养着大群的牛羊却舍不得出售,认为出售了自己的“财富”就减少了;有的还耻于经商,到街上卖自己的土特产品也感到害羞;有的开饭馆,亲戚朋友来吃饭不要钱,结果开垮了。这些旧观念仍阻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解决的办法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破除旧观念树立新观念;二要扶持重点户、专业户,树立典型,帮助他们先富起来;三要培养和发展小商贩,发扬货郎担的精神,收购供应上门,使群众养成商品交易的习惯,尽可能使群众手中的剩余产品变成商品。这样使群众有利可图,就能激励他们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科技部门和商业部门再传授一些商品生产的知识,并和他们签订收购合同和技术合同,使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商品生产就能逐步发展起来。

六、引导群众正当消费

首先要教育群众懂得生产是为了消费,为了提高生活水平。有些民族群众至今仍保持封建迷信和酗酒等不良习惯,把辛辛苦苦得来的钱财大量浪费在这些方面,结果生活还是照样贫困,这是个重要问题,需要通过正面教育引导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钱要用于建盖住房、供子女读书、添置家具用品等。再有余钱存信用社,积累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只有用不断增长的正确的消费需求来刺激和拉动商品生产,商品生产才能持久地发展下去。

七、坚持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

根据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法》,自治地方享有发展经济的多项自治权和国家给予的多项照顾。应发挥这些权利发展民族经济,其中对外开放对发展第二、三产业非常重要。由于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要发展工业和基础设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没有外力的支援是很难办到的。因此,对外开放,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是十分必要的。民族自治地方知名度较高,再加上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丰富资源,更有利于吸引外资。近几年来,上海市对我省的“对口支援”,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对我省边疆民族地区的“智力支边”,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要进一步发展这种关系,进一步扩大支援协作的项目。还要大力发展兄弟省市州县和企业之间的横向联系,再进一步吸引港澳台和国外客商来投资,扩大经济建设的规模,民族地区加快商品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的步伐是可以做到的。

八、正确运用经济杠杆,学会用经济手段管理经济

过去行政机关用行政命令的办法管理经济,对企业干预过多,影响了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及其聪明才智的发挥,不利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近几年有一些改进,但还很不够,还得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如何运用信贷税收和价格来调控产业发展的方向。为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在政策上要实行倾斜,在贷款、税收和价格上给予优惠照顾是必要的。

产业结构调整是前进中出现的新问题,既要进行理论探讨,又要在实践中进行摸索,还要大胆创新,寻找一条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路子,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快步前进。

(本文为1985年9月省民族理论学会讨论会上发表的论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