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发掘陆羽茶经,品味高品质茶叶

发掘陆羽茶经,品味高品质茶叶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品佳茗陆羽作茶经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陆羽从小在寺院打杂煮茶,喜欢上了茶道,便对茶进行研究,颇有心得。陆羽于是可以遍览群书,收集茶叶采制的经验,又四处访问,采茶品水。陆羽对传统儒家学说深有造诣,但又不被其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唐德宗建中元年,就是公元780年,《茶经》最后定稿刊印,一问世即为人们所珍视,盛赞陆羽为“茶圣”。

发掘陆羽茶经,品味高品质茶叶

品佳茗陆羽作茶经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当时采摘未甚盛,或有高士烧竹煮茶为世夸。

——(北宋)梅尧臣《次韵永叔尝新茶》

就在杜甫在浣花溪上创建草堂的那一年,陆羽来到苕溪(今浙江吴兴),隐居山间,闭门著述《茶经》。

陆羽本是个被人丢弃在河边的孤儿,被龙盖寺的智积和尚抱回寺院收养。智积和尚用《易经占卜,占得“渐”卦,卦辞曰:“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于是就让孩子姓陆,取名为羽,字鸿渐。

自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开始,中国人便学会了饮茶,并且逐渐将饮茶发展成为一门艺术。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的繁荣,茶文化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陆羽从小在寺院打杂煮茶,喜欢上了茶道,便对茶进行研究,颇有心得。

12岁时,他不愿意当和尚,就逃出龙盖寺,到了戏班子里学演戏。他其貌不扬,又有些口吃,但却幽默机智,是个出色的丑角演员,后来还编写了笑话书《谑谈》。竟陵太守李齐物和竟陵司马崔国辅都很欣赏陆羽的才华,给他很多帮助。陆羽于是可以遍览群书,收集茶叶采制的经验,又四处访问,采茶品水。(www.xing528.com)

有一次,湖州刺史李季卿碰到陆羽,邀他品茶,就让两个士兵到南泠(今江苏扬州附近)去取长江水。

水取来了,陆羽接过装水的瓶子,舀了一勺,不高兴地说:“这确实是长江水,但不是南泠水,好像是靠岸边的。”

一个士兵辩解说:“我们划船深入南泠,看到我们取水的至少有上百人,怎么会是假的呢?”陆羽也不回答,让另一个士兵把瓶里的水倒入盆中,倒到一半时,陆羽叫他停下,又舀了一勺瓶里剩下的水,说:“这剩下的半瓶,就是南泠水了。”

那两个士兵大惊失色,忙跪在地上请罪:“我们确实是去南泠取水的,但快到岸边时,因为小船摇晃,瓶里的水洒掉了一半,我们就在岸边舀了些水加满瓶子。先生真是料事如神,我们不敢再隐瞒了。”在场的人都更加佩服陆羽了。

在古代,研究“五经四书”被视为正途,像茶艺这类学问只是难入正统的“杂学”。陆羽对传统儒家学说深有造诣,但又不被其所拘泥,而能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把深刻的学术原理溶于物质生活之中,从而创造了茶文化。他一生不重财富,酷爱自然,曾写过一首诗:“不羡黄金垒,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不羡暮登台;千羡万羡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来。”

唐德宗建中元年,就是公元780年,《茶经》最后定稿刊印,一问世即为人们所珍视,盛赞陆羽为“茶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