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四库全书得以流传至今,尽管曾受到禁止烧毁的命令

四库全书得以流传至今,尽管曾受到禁止烧毁的命令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四库全书不焚而禁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乾隆就想搜罗古今以来所有图书,编一套《四库全书》。经过十年的努力,《四库全书》正式修成,收书3503种,共79337卷。四库馆从全国采集到的图书大约有13000种,其中3000种遭到收缴禁毁,将近总数的四分之一,连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被禁毁。《四库全书》的七个抄本在战火中毁坏了三部,剩下的四部,又经过后人呕心沥血的考证,才逐渐恢复了原貌。

四库全书得以流传至今,尽管曾受到禁止烧毁的命令

四库全书不焚而禁

清人纂修《四库全书》而古书亡。

——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之余》

由于康熙雍正两代皇帝励精图治,清朝的政治经济都有很好的发展。到了乾隆皇帝在位时期,国力强盛,被称为“康乾盛世”。

乾隆皇帝认为自己有平定叛乱、开拓边疆、巩固国家统一的辉煌战功,称自己为“十全武功”,就想在“文治”上更上一层楼。做些什么呢?他决定编修一部巨大的丛书。

早在西晋时期,人们就将书籍分为经、史、子、集四个大类。经部,是孔子孟子这些儒家圣贤讲授的学问,和后人研究这些学问的书籍;史部,是历史地理著作;子部,是诸子百家的一些哲学著作和百科知识著作;集部,主要是文学著作和作家的文集。唐代的皇家图书馆按这四种分类法,设置书库,因此叫“四库”。乾隆就想搜罗古今以来所有图书,编一套《四库全书》。(www.xing528.com)

于是他设立了四库馆,从乾隆三十七年,也就是1772年开馆修书,任命负责的官员有360人,校对和抄写人员有3800人之多。其中出力最多的是总纂官纪昀,他把《四库全书》中每一部书的渊源、版本、内容都作了详细的考证,编写了200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乾隆帝本人也对各篇《提要》和部分原书亲自加以审查。经过十年的努力,《四库全书》正式修成,收书3503种,共79337卷。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藏在大江南北七处藏书阁。

乾隆的目的,固然是为了夸耀文治盛世,用以巩固清朝的历史正统地位。但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对历代的书籍作一次全面审查,清除反抗清朝的民族思想。也就是用编写的办法,掩盖和达到他禁毁图书的目的,历史上叫这种办法为:“寓禁于修”。这一招可比秦始皇焚书坑儒高明多了。

四库馆从全国采集到的图书大约有13000种,其中3000种遭到收缴禁毁,将近总数的四分之一,连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也被禁毁。其余的书籍,都经过了严格的审查,凡书中有对清朝统治者不利字句的文字,严重的整段删除,轻微的则随意篡改原文,就连宋代人指责辽国金国、明朝人批评元朝的话,都属于触犯禁忌。甚至曾经过康熙皇帝“御批”的《通鉴纲目续编》,也因为记述历史时出现“胡人”两个字,下令将其挖改。这样一来,很多古书都被改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原意。

《四库全书》的七个抄本在战火中毁坏了三部,剩下的四部,又经过后人呕心沥血的考证,才逐渐恢复了原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