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宋太祖的先南后北”战略带来了成功

宋太祖的先南后北”战略带来了成功

时间:2023-05-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宋太祖决定亲率大军出征。这就是赵普提出的“先南后北”的战略,太祖笑着说:“我的意思也是这样,特意来试试你的,”赵普的话更使宋太祖下定了决心。攻取北汉瑭的成功,再一次显示了赵普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方针的正确。

宋太祖的先南后北”战略带来了成功

二、定“先南后北”战略

为了进一步稳定政权,赵普支持宋太祖对后周旧臣采取诱之以官爵的措施,使他们改奉宋朝,于是京城迅速安定。但即便如此,领兵在外的一些地方大员仍然倚仗手中重兵,据有数州权势,不甘心降宋,采取与宋对抗的行为。建隆元年(960)三月,盘踞在晋南的昭义节度使李筠,联合北汉,率先起兵反宋。宋太祖决定亲率大军出征。

赵普认为这次出征事关重大,对稳定局势、巩固宋朝初建政权具有重要政治意义,他对太祖说:“陛下初登宝位,广耀神武,挫英雄之气,服天下之心,在此举矣!”并请求随太祖亲征。太祖笑道:“你能胜任打仗的事么?”当大军到达莱阳时,赵普向太祖建议乘敌不备,迅速出击。

宋太祖采纳了赵普的意见,加快进军速度,一举攻克泽州城。李筠投火自焚而死,其子李守节投降宋朝。平定李筠后,赵普因功被任命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赐第宅一所。八月,扬州的后周淮南节度使李重进又起兵反宋,宋太祖作了周密的军事部署后,于十月亲率大军出征。

出征前,宋太祖问赵普征讨扬州之策,赵普认为,李重进虽然据有地形和防御工事方面的优势,但“士卒离心”、“外绝救援,内乏资粮,急攻亦取,兵法尚速,不如速取之”。太祖对赵普的意见点头称是,发兵东下,进军神速,不久即包围了扬州,于十一月攻下扬州,李重进走投无路,全家投火自焚而亡。后周这两股反宋势力被赵匡胤很快镇压下去,这为赵宋王朝稳定的国内局势奠定了基础,从而在军事上又为进一步开展统一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宋朝初建时,所继承的后周疆域只不过拥有黄河中下游地区,在它周围还盘踞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割踞政权。

在北方,有势力雄厚的辽国,有盘踞太原的北汉;在南方,有南唐、吴越、后蜀、荆南、湖南、漳州等封建割据势力。

宋太祖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但究竟应当从何入手,他日夜筹思,耗尽心血。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宋太祖带着弟弟赵光义微服出访赵普,赵普见太祖冒着大风雪到自己家来,急忙添炭、烧肉,置酒款待。

赵普问:“这么寒冷的深夜,陛下为什么出来了?”宋太祖直截了当地说:“我睡不着,一榻之外,都是他人的地方,因此来见你,”赵普说:“陛下认为天下小吧?南征北讨,应该是统一的时候了,愿意听您的计划,”宋太祖试探地说:“我打算收太原,”太原是北汉都城,太祖的意思是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从北伐开始。赵普表示了相反的看法,他认为:“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攻下,西北二面便由我们独立去抵挡,不如暂且等到诸国平定,太原弹丸之地,怎能逃出我们的手掌呢?”这就是赵普提出的“先南后北”的战略,太祖笑着说:“我的意思也是这样,特意来试试你的,”赵普的话更使宋太祖下定了决心。(www.xing528.com)

为统一天下旷日难决的战略方针就这样被君臣二人定了下来。经过一番军事上的周密准备,宋太祖于建隆三年(962)开始“先南后北”的统一战争,在起普的精心布置下,赵宋首先进攻南方中实力最弱的荆南和湖南,结果取得完全的胜利,这两个割据政权完全被消灭,使宋军占据极为有利的地位,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

继而又挥师指向后蜀,作为下一步进攻目标,乾德二年(964)宋军向后蜀发起进攻,只用两个月时间就占据了成都,后蜀灭亡。不久,又于开宝三年(970),挥师征讨南汉,第二年正月,宋军直逼广州,南汉虽困兽犹斗,但在宋军强大攻势下伤亡无数,广州遂迅速被占领。及后宋又平定了岭南,南汉灭亡。开宝七年(974),宋太祖派十万大军进攻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南唐,南唐对宋军的进攻缺乏准备,因而宋军的推进也比较顺利。过长江天险后迅速包围南唐都城金陵(今南京),经一年左右,金陵被宋军所破,南唐也灭亡。

在宋军一连串军事胜利的威逼下,南方剩下的吴越、漳州割据势力,也慑于宋军强大威力,先后降宋。至此,宋朝已经完全统一了南方。开宝九年(976)二月,群臣为庆贺平定南方的巨大胜利,一起上表要给宋太祖加尊号“一统太平”。太祖说:“燕、晋未复;遽可谓一统太平乎。”坚决不同意。是年秋天,宋太祖下令征讨北汉。

正当宋军已经逼近太原城,胜利指日可待之际,宋太祖却于同年十月不幸猝然去世,征伐北汉的军事行动暂行停止。宋太祖在世未能实现北伐计划,但宋太宗即位后,继续实行宋太祖的大政方针,决心完成统一北方的事业。太平兴国四年(979)春,兵分四路,向北汉都城太原发起包围,并且一举成功地击败了契丹对北汉的援军。

四月,宋太宗赴太原督战,北汉坚持到五月,终于力竭城破而投降。攻取北汉瑭的成功,再一次显示了赵普制定的“先南后北”战略方针的正确。赵普并非一味主张对外军事征伐,宋太宗灭掉北汉后,决定乘胜收复后晋石敬瑭割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四年(979)、雍熙三年(986),先后两次出兵希望收复燕云十六州,但均被辽军击退,尤其是第二次战役,宋军死伤惨重,全线崩溃。

当时赵普对出兵燕云就持反对态度,在雍熙三年上疏太宗时提出:首先,不能低估辽的实力,出兵燕云失败,就是明证;其次,太祖平息了割据势力并剥夺了最高将领的兵权,但自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自立为政,酿成内患的情形足资借鉴,这是长期用兵可虑的问题。赵普认为,北征燕云是“兴不急之兵,颇涉无名之议”,是在朝奸邪小人欺君的结果,要求追查兴兵主谋,对首恶者“早正刑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