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创意:以问为思维引领

激发创意:以问为思维引领

时间:2023-05-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问领想法技巧点拨“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请以“唤醒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范例导引在自然中生活“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秘诀解读对于这个题目,审题时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

激发创意:以问为思维引领

以问领想法

技巧点拨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由此多角度地审题,多层次地展开,使文章内容丰富而深入。

如下面这道作文题:每年都有不少人到南美洲的原始森林探险,带路向导都是当地部落的土著人。土著人十分机敏和风趣,他们有一个十分奇怪的习惯,每走一段路就要唤一声自己的名字。土著人说这是为了防止自己的灵魂跟不上自己的躯体,他们得唤回自己。有位哲学家说,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建筑师,只有不断唤醒自己,才能使自己的生命攀上高峰。你有过对“唤醒”的体会或“唤醒”的经历吗?请以“唤醒自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唤醒”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词义是:①叫醒;②使醒悟。在这道题目中我们可以抓住这个词义去立意。同时注意扩充内涵,要阐释清楚“什么人(或什么事)唤醒自己”、“为什么要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意义)”、“怎样唤醒自己”、“唤醒自己的过程(可以写作记叙文表现唤醒的过程)”、“唤醒自己的什么(唤醒自己的责任;唤醒自己的良知;唤醒自己的潜能……)”等等。

考生可以从“为什么要唤醒”的角度来思考,因为心灵还处在一种沉睡状态、麻木状态、冷漠状态、蒙昧状态,如人情冷漠、良心泯灭、利欲熏心、自我迷失等,写作时应该将这种心灵状态表现出来,“唤醒”的理由才能充分;考生也可以从“唤醒什么”的角度思考,如唤醒良知、爱心、同情心、人性、美好的情愫等等;当然,也可以从“怎么唤醒”或“唤醒了之后会怎样”的角度思考。

范例导引

在自然中生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www.xing528.com)

而残酷的现实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向往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我们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

连绵不绝的雨丝使计划好的周末活动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这时一颗调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着自然的气息。

(重庆一考生)

秘诀解读

对于这个题目,审题时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如“自然”指什么?“自然”不仅指大自然,还有“自由发展”、“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等义,如果从这个角度立意,可以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说,我们要按照自己的个性来发展,成长中不能勉强自己,要顺其自然。我们还可接着自问自答: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在“在自然中生活”?在自然中生活,必须不雕饰,不矫揉,不虚伪,不做作;在自然中生活,必须始终保持一颗闲适淡泊的自然的心。我们为什么要“在自然中生活”呢?因为我们离不开自然,我们要关心自然,回归自然,享受自然,自然不仅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是我们的精神依托。这样立意就明显了。

本文取材于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立足于自我感怀,所选材料都来自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悟,且情景渲染细腻真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