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犹太信仰下的法律约束和奉献高于贡献的原则

犹太信仰下的法律约束和奉献高于贡献的原则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诉诸更高的法律犹太人的信守约定是举世皆知的,那么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呢?国王的布告实质上就是一项许诺,在犹太人看来,这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是必须兑现的。要是单独嫁给其中一个,又意味着对其他两人的失信,也就是“违约”,这同样是犹太律法不赞成的。不过,由于在犹太价值体系中,同样作为评价标准,“奉献”的地位高于“贡献”,将“奉献”置于较“贡献”优先的地位,当然是合理合法的。这就是诉诸更高的法律的好处。

犹太信仰下的法律约束和奉献高于贡献的原则

诉诸更高的法律

犹太人的信守约定是举世皆知的,那么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呢?我们从《塔木德》上找个个案来看一下。

有一个老板和雇工订了契约,规定雇工为老板工作,每周发一次工资,但工资不是现款,而是工人从附近的一家商店里购买与工资等价的物品,然后由商店老板来结清帐目领取现款。

过了一周,工人气呼呼地跑到老板跟前说:“商店老板说,不给现款就不能拿东西。所以,还是请你付给我们现款吧。”

不久,商店老板又跑来结账了,说:“贵处的工人已经取走这些东西,请付钱吧。”

在这种情况下,老板应该怎么处理好呢?

当然,首先是调查真相,但由于工人们和商店老板各执一词,无法证明谁说了谎,而且双方又都宣誓说自己没有说谎。所以,最后塔木德作者的结论只能是让老板付两份工资,一份给工人,一份给商店老板。因为唯有他同时向双方都作了许诺,而商店老板和工人之间原本没有关系。

这个个案讨论完了所得出的教训是:不能随便许诺。

“不能随便许诺”当然是一句至理名言。3000多年前上帝的一个许诺闹得阿以冲突没办法收场。但有的时候人们在许诺时根本无法预见可能出现的结果,而这种结果竟然又出现了,守约成了一个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时,又该怎么办呢?活人让尿给憋死吗?犹太人另有一个办法。

从前有个国王,他只有一个女儿,十分疼爱。

一次,公主得了重病,百般医治无效,已经奄奄一息。束手无策的医生告诉国王,除非马上得到神药,否则,公主就没有希望了。

国王焦急万分,赶紧在京城贴出布告,宣布:

“任何人只要能够治愈公主的疾病,就将公主嫁给他,并立他为王位继承者。”

在很远的地方有兄弟三人,其中老大有一只像现代望远镜那样的千里眼,正巧被他看到了国王的布告。他便同两个弟弟一起商量,如何治愈公主的疾病。

两个弟弟也各有自己的宝贝。老二有一块会飞的魔毯,可以作交通工具;老三有一只魔力苹果,不管什么病,吃了这个苹果马上就会痊愈。

三兄弟商量停当后,就一起乘着魔毯,带着苹果,飞到了王宫。(www.xing528.com)

公主吃了苹果之后,果然一下子恢复了健康。国王大喜过望,立即命人准备宴会,向全国宣布新确定的驸马。

可是,国王只有一个女儿,而治愈公主的却是兄弟三人。究竟让公主嫁给谁呢?

老大说:“如果不是我用千里眼看到布告,我们也不会想到上这儿来给公主治病。”

老二说:“如果没有魔毯,这么远的地方,谁想来也来不了。”

老三则说:“如果没有魔力苹果,即使来了,也治不好病。”

聪明的读者,要是让你做国王,你认为三兄弟中哪一个做驸马比较合理?

犹太人的国王认为:“拿苹果的老三。”

因为犹太人认为,有千里眼的老大,仍然拥有千里眼;有魔毯的老二,仍然拥有魔毯;而原先拥有苹果的老三,因为已把苹果给公主吃了,便什么也没有了。根据《塔木德》上的说法:“当一个人要为人服务时,最可贵的还是能够把一切奉献出来的人。”

就事论事地看,这句道德格言当然完全正确。但要是从守约的角度把这则故事剖开来看的话,可以发现塔木德使了一个小手脚。

国王的布告实质上就是一项许诺,在犹太人看来,这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是必须兑现的。在这份布告中,本来说好,谁治好公主的病,公主就嫁给谁。现在,三兄弟中每个人都为此出了力,而且确如他们说的,都出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所以,他们每个人至少都有一份权利,可以要求成为驸马。

但是,公主只有一个。既不可能一分为三,这从生理上不许可;也不可能“一女事三夫”,这违反了犹太人的律法。要是单独嫁给其中一个,又意味着对其他两人的失信,也就是“违约”,这同样是犹太律法不赞成的。

因此,国王无论怎么做,都面临着违反律法的现实可能。为了避免这一不可避免的结局,《塔木德》另找了一条标准,就是不看谁对治愈公主疾病的贡献大,而看谁的“奉献”大。

贡献与奉献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相去甚远。贡献是相对行为结果与受惠者而言的,也就是国王从其自身“得利”角度作出的评价。而奉献是相对行为过程和施惠者而言的,也就是国王从对方的“受损”角度作出的评价。所以,从“贡献”而至于“奉献”,实质上切换了评价标准,从而也就改变了国王许诺的条件之内容。

不过,由于在犹太价值体系中,同样作为评价标准,“奉献”的地位高于“贡献”,将“奉献”置于较“贡献”优先的地位,当然是合理合法的。既然如此,改变许诺的兑现条件,也是“有法可依,有理有据”了。这就是诉诸更高的法律的好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