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得海案:一桩书太监荒唐事件 (1879年)

安得海案:一桩书太监荒唐事件 (1879年)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书太监安得海伏法事同治八年夏四月,福成自江南如保定,道出山东。其秋,安得海果出都,公即奏闻。而丁公初具疏时,闻安得海已南下,亟檄知东昌府程绳武追之。会朝旨亦至,乃以八月丙午夜,弃安得海于市,支党死者二十余人。籍其辎重,得骏马三十余匹,黄金珠玉珍宝称是,皆输内务府。福成故谨书之,以俟后世之安天下国家者取则焉。

安得海案:一桩书太监荒唐事件 (1879年)

太监安得海伏法事(1879年)

同治八年夏四月,福成自江南保定,道出山东。时余弟福保在巡抚宫保平远丁公幕府,福成就谒公。公留之宿,与语天下事,逾二旬不倦。将别,公叹曰:“方今两宫垂帘,朝政清明,内外大臣,各职其职,中兴之隆,轶唐迈宋。惟太监安得海稍稍用事,往岁恭亲王去议政权,颇为所中。近日士大夫渐有凑其门者,当奈何?”有间,复言曰:“吾闻安得海将往广东,必过山东境,过则执而杀之,以其罪奏闻,何如?”福成与福保同对曰:“审如是,不世之业也!其难如平一剧寇,功尤高,然布置欲豫,审几欲密、欲断,否则不惟贾祸,亦恐转益其焰而贻天下患。”公颔之。其秋,安得海果出都,公即奏闻。奉上谕:“丁宝桢奏太监安得海矫旨出都,舟过德州,僭拟无度,招摇煽惑,声势赫然。著直隶、山东、江苏总督巡抚,迅遴干员,严密擒捕,捕得即就地正法,毋许轻纵。”而丁公初具疏时,闻安得海已南下,亟檄知东昌府程绳武追之。绳武躬簦img18,驰骑烈日中,踵其后三日,不敢动。复檄总兵王正起发兵追之,及泰安,围而守之,送至济南。当是时,朝旨尚未到,而安得海大言:“我奉皇太后命,织龙衣广东。汝等自速戾耳!”官吏詟焉。丁公念朝旨未可知,欲先论杀之,虽获重谴,无憾。知泰安县何毓福长跪力谏,请少待之。会朝旨亦至,乃以八月丙午夜,弃安得海于市,支党死者二十余人。籍其辎重,得骏马三十余匹,黄金珠玉珍宝称是,皆输内务府。方丁公奏上朝廷也,皇太后问恭亲王及军机大臣,法当如何?皆叩头言:“祖制:太监不得出都门,擅出者死无赦。请令就地诛之。”醇亲王亦以为言。命既下,天下交口称颂。伯相合肥李公阅邸钞,矍然起,传示幕客,字呼丁公曰:“稚璜成名矣!”曾文正公语福成曰:“吾目疾已数月,闻是事,积翳为之一开。稚璜,豪杰士也!”乌虖!自古宦寺起细微,干朝政,忧时者或出死力与之角,角而不胜,身撄其毒者,相随属也。或至罪盈恶积,神人交愤,仅而去之,而天下旋受其敝。又或权力足以相胜,濡忍不断以酿大患,不旋踵而祸及其身。丁公独擿巨慝于萌牙之时,易如反掌,其忠与智勇,可谓兼之矣。然向非列圣家法之严,皇太后之明圣,与诸王大臣之匡弼,其安能若是神速哉?福成故谨书之,以俟后世之安天下国家者取则焉。

季怀弟云:“叙述得体,文亦深得古意,造诣不在汉唐以下。”(www.xing528.com)

(选自《庸庵文续编》卷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