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福利权及其司法保障的意义与时代背景

研究福利权及其司法保障的意义与时代背景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福利权研究》序[1]面对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历史进程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福利权,不仅完全必要,而且非常及时,其意义既现实又深远!《福利权研究》一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本书对福利权的历史发展及趋势、理论基础、法律性质、司法保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从读博之初,就选定了福利权和给付行政的研究方向,至今已有五年时间。

研究福利权及其司法保障的意义与时代背景

《福利权研究》序[1]

面对当代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在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的历史进程中,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福利权,不仅完全必要,而且非常及时,其意义既现实又深远!

《福利权研究》一书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该书引注翔实,资料丰富,论证缜密,是一本有较高质量的学术著作。在2003年至2004年期间,本人曾在浙江大学担任过作者的指导老师,有机会较早了解本书的构思和观点。在论文即将作为专著出版之际,我很乐意为其作序。

本书对福利权的历史发展及趋势、理论基础、法律性质、司法保障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不仅对于宪法学,而且对于法理学、行政法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本书中,作者运用了罗尔斯、德沃金的理论,探讨了分配正义与福利权之间的关系;还探讨了人性尊严、福利国家和福利权之间的关联性。她还进一步探讨了积极权利和消极权利的分野,道德权利和法律权利的异同,基本权利的规范模式,权利的可裁判性。本书的研究,也可以视为是对这些相应法理论题的推进。从中也反映出作者所具备的理论功底和理论素养。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确认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其表述上看,这强调了国家负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义务和职责,并赋予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这也要求我们更为关注与传统自由权相对应的,在现代国家和行政职能转变背景下所发展出来的新型权利。目前,尽管已经有了若干相关论文和著述,但胡敏洁博士的这本著作具有一定新意。该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合理借鉴美国法治经验,对福利权和财产权的关系,以正当程序、平等原则来保障福利权的可能性,都进行了较为精细的分析,从而对宪法学对积极权利的研究有一定的推进和深化作用。

作者多年来从事宪法和行政法学的学习、研究与教学,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学术敏感度。她关注到了我国和西方国家福利权演进路径的区别以及我国现行制度下福利权保障的症结所在,并特别结合我国制定的法律规范,对如何通过行政诉讼和行政过程保障福利权益进行了探讨。她特别对行政不作为、行政程序违法进行了分析,还对相应的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行了探讨。这种既关注具体行政领域的实体问题又对相应的制度分析和政策选择加以探讨的研究思路,符合当今行政法学的主流发展趋势。(www.xing528.com)

作者从读博之初,就选定了福利权和给付行政的研究方向,至今已有五年时间。在这期间,作者紧密围绕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在《政法论坛》、《法律科学》、《中国社会科学评论》等一系列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多次在国内主要学术会议上报告相应的研究体会和心得,并应邀连续数年撰写了我国社会保障行政法治进程的研究报告。作者能够选择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领域,不断地深入挖掘,这种孜孜以求的研究精神,也是值得赞赏的。

2002年我和作者相识于浙大,之后见证了她学术成长的轨迹。她的聪颖好学,敏锐执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离开浙大之后,仍然密切关注着她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的一个又一个新的成绩。如今她在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并要出版第一部专著。在此,写下以上的感受,算作序言,也算作是祝贺,希望她在未来的学术旅途中,不断取得更大成绩。

是为序。

【注释】

[1]该文是为胡敏洁的博士论文写的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