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自生论:道生万物的民间说法

自生论:道生万物的民间说法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生论有其广泛的民间流传基础,他不仅在古希腊、古埃及而且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印度都有“腐肉生蛆、腐草生萤、汗液生虱子”的说法,尽至认为青蛙是从污泥中产生的。道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而万物又都从道分化出来,所以道又是无所不为并能生出天地万物。

自生论:道生万物的民间说法

二、自生论

1.哲学

生命的自然发生观念叫自生论,这是早期哲人所喜欢思考的问题。古希腊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前322)是一位有代表性的早期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写过《动物志》、《动物繁殖》等书,提出生命起源的观点:“生物除自己的同类生出外,也由非生物自生出来,如蚊子、蝇、飞蛾、蜉蝣、粪甲虫跳蚤、虱子、蠕虫萤火虫等。”他又认为生命的物质转变要赋予某种活力(vitality),这句话的含义模糊不清,易被曲解。

自生论有其广泛的民间流传基础,他不仅在古希腊、古埃及而且在古老的东方中国、印度都有“腐肉生蛆、腐草生萤、汗液生虱子”的说法,尽至认为青蛙是从污泥中产生的。这里既有朴素的唯物主义也有主观唯心主义,按当时社会认识,只能如此。

中国早期圣哲之人,虽没有直接谈论物种之由来,但对万物产生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其中,老子提出“道”的宇宙观最具代表性。老子(公元前?—前471)又名老聃,李耳,是我们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学派创始人。他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分《德经》和《道经》两篇,共81章。道即天道,是讲天象运行之变化。如果把老子的道转译为“大自然”,就浅显明白了。老子认为天地不是本来就有的,它原是一个混沌之物体,通过“周行而复殆”而形成天地。老子有句名言:“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而万物又都从道分化出来,所以道又是无所不为并能生出天地万物。

老子否定了上帝的崇高主宰地位。世界的最根源是道(即自然)不是上帝。道是“万物之宗”,为“象帝之先”。这就是说,假如有上帝,道也在上帝之先。所以,老子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是多么睿智的生命起源说啊!当然,这种哲学观未及具体生物事例,有些玄虚空洞,但能启迪智慧。

2.文艺复兴时期

15世纪,在欧洲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反对神学的统治观念。这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涌现出一批杰出的艺术家、思想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如意大利的坦丁、达·芬奇,西班牙的塞万提斯英国莎士比亚,波兰的哥白尼等,有力地推动了自然科学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动摇了神创造生命万物与主宰世界。(www.xing528.com)

否定神学,必然导致自生论更加泛滥。哲学和神学思想渗透,亚里士多德的活力论被歪曲为精神因子或灵魂。于是,中世纪的鹅树和羊树图的传说在许多炼金术的书中出现,甚至人造小矮人的论调也喧嚣一时,显得荒唐可笑。当时的人们确信土壤中、万物中都存在生命因子和胚胎,只要条件合适或人工处理诱导就可产生出来,如昆虫、青蛙、老鼠一类生物。

血液循环理论先驱者哈维(W.Harvey,1578—1657)也不否认人工自生。他有一句名言:“一切生命来自卵。”因此,各种腐败之物无论在自然条件或是人工条件下都能生出蛆虫和昆虫。自生论的观点直到17世纪中叶,似乎很少怀疑。各种神秘主义学说与唯物主义之间的争论只限于理论上的解释,把自生看作精神因子的表现还是生物自我形成的自然过程,均不否认自生现象。

3.近代的机械论与活力论

欧洲在中世纪文艺复兴之后的社会思想比较活跃,但与神学的斗争更显激烈。英国哲学家培根(1561—1626)和法国哲学家笛卡儿(1596—1650)都承认生物的自生性而极力反对生命的任何精神因子的宗教观念。照笛卡儿看来,生命机体是一架复杂的机器,不需要借助任何特殊“生命力”,如钟表一样自行转动。这是一种典型的用机械论哲学观来反对活力论。

稍后,随着近代生物科学物理化学的产生,他们对生命现象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居维叶(Cuvier,1769—1832)和李比息(Liebig,1803—1873)等人把生命理解为同物理和化学力的对抗。贝尔纳(Bernard,1813—1878)归纳了生命具有组织、繁殖、营养、生长及对疾病与死亡的反应,而有别于一般的机械物理。

然而,物理学家,如路德维希(Ludw ig,1816—1895)、赫姆霍兹(Helmhoptz,1821—1894)则认为生命现象可用物理和化学定律来解释,这种见解通常被视为机械论观点。薛定锷(Schrodinger,1887—1961)在《什么是生命》一书中写道:“目前的物理和化学虽然还缺乏说明在生物中发生的各种过程的能力,但丝毫没有理由怀疑他们不可能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去说明。”他鼓励物理学家去研究生命科学问题,这无疑有助于生物学分子水平的发展。但是,在20世纪前半期,正统生物学家是反对物理学家把复杂的生命降解为纯物化现象而乐于归纳生物体表达生命的某些共同特征,即生命的整体性而不是分解特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