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香港的填海造陆工程带来哪些成果?

香港的填海造陆工程带来哪些成果?

时间:2023-05-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香港土地面积狭小,早在1884年,香港人就开始了填海造陆活动以缓解土地的紧缺状况。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开山填海造陆工程是在1889年~1903年间进行,修建成了目前港岛北岸海傍最宽的德辅道、干诺道。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香港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来主要商业区和居住区格局发生变化,港岛的湾仔、铜锣湾、北角、鲫鱼涌、旺角、启德机场等地均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开山填海造陆工程。

香港的填海造陆工程带来哪些成果?

香港的开山填海工程取得了哪些成果?

香港土地面积狭小,早在1884年,香港人就开始了填海造陆活动以缓解土地的紧缺状况。

今日港岛北岸上环、中环一带的海滩是最先被填成陆地的地方。第一次大规模填海造陆工程始于19世纪50年代,此工程开辟了当时的“海傍道”。香港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开山填海造陆工程是在1889年~1903年间进行,修建成了目前港岛北岸海傍最宽的德辅道、干诺道。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香港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原来主要商业区和居住区格局发生变化,港岛的湾仔、铜锣湾、北角、鲫鱼涌、旺角、启德机场等地均开展了不同规模的开山填海造陆工程。“二战”以后,全香港的总体规划设计开始启动,其中又以新市镇的开发、启德机场的扩建与维多利亚港的发展最为突出。如客运量列世界第三位、货运量列世界第二位的香港启德机场于1974年扩建时共填海造陆45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解决了一条3400米长的跑道所需的土地,保证了机场经营的需要。70年代初,香港政府和规划设计部门向新界郊野开拓,发展新市镇和乡镇,其中葵涌的码头装卸区,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的货柜专业码头。(www.xing528.com)

多年来香港填海造陆达20多平方千米,占它总面积的2%左右,占市区面积的20%以上,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填海造陆的地区都是重要的商业区和机场、码头,利用率很高,对香港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香港的商业闹市、港区、公寓区,几乎都建在填海地上,据80年代初期的统计,在6平方千米的弹丸新地上,共居住有69万人,占当时全岛总人口的5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