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采购数量选择的技巧和原则

采购数量选择的技巧和原则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而言,适当的采购数量对于供需双方来说是一种健康状态下的双赢。同样,企业进行采购也讲究“正好”原则,即要努力选对最为适当的采购数量。

采购数量选择的技巧和原则

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会出现采购数量过多或不足的现象。采购数量过多,必然造成数量冗余,既占用了采购资金,又增加了不必要的库存空间;如果采购数量不足,则会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因此,确定适当的采购数量一直是企业采购中追求的一个目标。

一般而言,适当的采购数量对于供需双方来说是一种健康状态下的双赢。那么,我们该如何确定适当的采购数量呢?采购人员机械地按照各部门的请购单上的数量作为订货数量是否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我们在确定采购数量时要考虑如下一些因素:

1.库存量

一般来说,每个生产经营中的企业都会有一定库存。企业应该拥有多少库存,除了取决于经营方针外,还取决于材料或零配件的差异。一般来说,企业要尽可能地精简库存,避免库存冗余。

2.消费量

通常情况下,物品均有其相应的计量单位,对此,我们要根据生产中实际需要的数量来确定相应的消费量。比如,水泥材料一般以“袋”来计量,我们要根据实际工作中对水泥的实际需求量来确定采购多少袋,如果需要的袋数不为整数,我们就要向上取整(例如,5.2和5.9向上取整均为6),从而充分地满足消费量。

3.订购次数

我们在确定采购数量时还要确定订货次数。比如,我们在采购价格低的货品时,尽管花钱不多,如每次采购几支中性笔,但是订货次数却挺多,填单、销单等一系列采购手续却很烦琐,无形当中也增加了企业的时间成本。为此,我们可以预测某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进行较为集中的采购,从而有效规避订购次数多带来的麻烦。

4.价格因素

一般来说,采购数量越多,价格会越低,这是因为供应商在生产制造时不需更换模具,不必重新安排作业。采购方可以适当考虑这个价格因素。另外,市场环境的变化也会导致价格波动。比如,在某个时期内,一些普通金属(如铁、铜、铅等)、贵重金属(如黄金、白银白金等)的价格有上涨趋势,采购方就要把握机会进行提前成批订购,以免价格上涨抬高采购成本。(www.xing528.com)

5.管理费用

采购中的管理费用包含了多个项目,我们通过下述表格来详加了解采购管理费用中的常见项目:

由于采购工作及货物储存会产生上述费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定要加强采购数量的合理性。

6.资金状况

企业在选择采购数量时,还要考虑自己的资金是否充裕。假如企业的资金较为充裕,就可以适当考虑将多项订货集中为一次或少数几次完成,从而形成规模优势,以争取更佳的价格优势;假如企业的资金较为拮据,就可以适当增加采购次数,这样就会稀释每次的采购数量,从而减少每次的采购资金。

7.进货周期

我们在采购中还要考虑到供应商在制订生产计划时所需的时间,以及货物运输、验收等环节花费的时间,从而确定合适的采购数量,避免发生缺货而影响本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

最后,在考虑上述影响采购数量的因素时,我们还可以采用一些具体办法,诸如经济订购批量法、固定数量法、固定期间法、逐批订购法等。其中,经济订购批量法是为了使存货总成本最低而订购的数量;固定数量法是指每次发出的数量基本相同,数量比较固定;固定期间法是指每次订单涵盖的期间是固定的(如每两个月的最后一周下一次订单),但是每次的采购数量可能是变动的;逐批订购法是属于我们前面讲过的MRP的一种订货技术,又称为批对批法,是指订购数量与每一期的净需求量相同,从而避免留有不必要的库存,该方法目前被很多企业使用。

总之,就像一个人吃饭,吃多了会撑着,吃少了会饿着,吃得不多不少才是正好。同样,企业进行采购也讲究“正好”原则,即要努力选对最为适当的采购数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