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农业安全:内忧外患的挑战

我国农业安全:内忧外患的挑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本书将学者们对我国农业安全面临问题的观点分为内忧与外患两个方面。本书以下简称WTO)的过渡期结束后,我国的农业安全受到较大的影响。我国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刚性约束,足以构成影响我国农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34]此外,学者们还考察了我国加入WTO 之后的国际农业市场领域,以此来阐释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外部因素。

我国农业安全:内忧外患的挑战

如上文提到的,尽管近年来我国农业的产业发展总体上处于安全状态,但是我国的农业安全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诸多问题。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和分析,本书将学者们对我国农业安全面临问题的观点分为内忧与外患两个方面。

1.内忧:我国农业安全的内部问题

朱晓峰认为21 世纪我国农业安全的内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第二,粮食生产基本生产要素的供给已逼近危及粮食安全的警戒线;第三,我国农业生产体系不适应21 世纪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增长需求。[26]

徐洁香、邢孝兵在研究中表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本书以下简称WTO)的过渡期结束后,我国的农业安全受到较大的影响。首先,是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我国粮油产品总体上不具有竞争优势,加入WTO 后在国际市场的冲击下农业生产将相对萎缩,不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其次,是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主产区的粮食产量会趋于下降,农民纯收入也将趋于减少。[27]

周玉梅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指出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第一,资源约束。我国耕地和水资源不足的刚性约束,足以构成影响我国农业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第二,农业污染。我国在农业生产中所施用的剧毒农药会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第三,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由于乡镇企业设备陈旧,单位产量中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消耗大,造成了严重污染。第四,环境污染的异地转移。我国进口有色金属废渣等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质,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28]

顾益康、袁海平认为目前我国农业安全面临以下十大危机和挑战:第一,农产品主权威胁逼近;第二,农业耕地资源锐减;第三,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第四,农业生态环境恶化;第五,农业生物种源失控;第六,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第七,农业技术风险增大;第八,农业经营主体弱化;第九,农业投入及报酬递减;第十,农业地位边缘化警示。[29]

程同顺、赫永超将当前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风险分为四个方面:第一,农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由于中国农民难以通过市场来充分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农业对于农民的吸引力不断衰减。第二,粮食安全存在风险。中国人口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再加上“民以食为天”的传统观念,粮食短缺的后果可能更加严重。第三,种子安全潜藏危机。粮食安全和种子安全关乎国家安全,而目前我国农产品种子的专利权多由少数西方国家所垄断。第四,非法转基因农作物存在失控的危险。由于利益的驱动和监管的困难,目前我国境内非法进口和种植转基因农作物的现象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再不加以限制,有失控的可能。[30](www.xing528.com)

2.外患:我国农业安全的外部风险

我国的农业安全不仅面临着诸多内部问题,还存在着一定的外部风险。A.J.雷纳与D.科尔曼在其专著中指出,中国的农产品对外贸易在20 世纪80 年代经历了相当多的变革,这种变革部分地反映了国内政策的结果,部分地归因于中国外贸政策改革。然而,这些改革并没有充分地降低贸易壁垒从而在农业生产上产生重大的结构性变革,中央政府仍继续垄断着主要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因此,国内农业发展仍然在相当程度上与国际市场形势相背离。[31]

乐山认为,加入WTO 之后,我国的农业安全面临的外部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大幅度降低关税和低关税配额对中国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主要农产品的进口引起的国内供需矛盾加剧使农业安全受到一定影响;第二,取消农产品出口补贴和逐步减少对国内的农业支持对我国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不利,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如果没有必要的支持和保护,农业安全将会受到威胁。[32]

曹秋菊在研究中指出开放贸易对我国的农业安全造成了不利影响。首先,贸易开放下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影响着农业安全。随着我国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外农产品企业很容易凭借其竞争优势,通过国际贸易使大量廉价的农产品占领我国国内市场。其次,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影响着农业安全。在WTO 框架内,主要进口国要实施农业高额补贴和高关税措施,同时技术贸易壁垒也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的障碍。最后,农产品贸易条件恶化也在影响着我国的农业安全。我国的农产品贸易额逐年提高,但价格贸易条件却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在国际交换中获取的相对利益较少,影响着我国农业的生存和发展。[33]

董运来、谢作诗、刘志雄从跨国资本流入以及国际贸易环境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安全面临的外部挑战。第一,跨国资本流入对我国农业安全的威胁。WTO 自由贸易规则使得跨国垄断资本可以自由地进入中国粮食加工、流通领域而不会受到任何限制,这就导致我国的玉米小麦等粮食生产安全遭到威胁。第二,农产品国际贸易环境不容乐观。首先,大量农产品进口使国际农产品供需的剧烈波动快速传导到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农产品供需波动和市场风险;其次,一些产粮大国为了保障本国的农业安全,先后实施了多种限制粮食出口的政策,加剧了国际市场的波动,同时增加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农产品进口成本。[34]

此外,学者们还考察了我国加入WTO 之后的国际农业市场领域,以此来阐释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外部因素。关于国际自由贸易的问题,彼得·萨瑟兰在其专著中指出,各国的专家、学者集中地考察了国际上不平等现象的一般趋势并运用了多种手法予以分析,同时也考察了贸易与人均收入汇集点之间的直接联系,关于前者,专家们通过多种方法研究得出的近期研究成果表明:国际上的不平等已经在减少,而不是在发展。[35]尽管如此,不少国内学者依然认为,与国际上的贸易自由化水平相比,我国的差距仍然较大。朱晓峰强调,贸易自由化、国际资本进入、农业技术上较大的国际差距、在世界市场不利的竞争地位以及低水平的农业保护等因素使我国的农业产业在WTO框架下一段时间内将面临依赖性发展和边缘化的风险。[36]马建平、孟燕红将影响我国农业安全的外部因素概括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技术壁垒、西方高额农业支持和补贴、部分高关税对市场的长期扭曲以及反倾销反补贴、特保措施等。[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