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加速村庄整合,实现现代化发展

加速村庄整合,实现现代化发展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村庄集聚是指将传统的、为适应小农经济发展而形成的零散村庄,按照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度整合集中,形成与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居民点。[14]通过村庄集聚实现对村庄的居住和生产空间的整合,从而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乡村景观的转变。其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个村庄非农产业和非农就业人口向乡镇或中心社区的工业园区集聚。

加速村庄整合,实现现代化发展

村庄集聚是指将传统的、为适应小农经济发展而形成的零散村庄,按照农业产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度整合集中,形成与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居民点。[13]村庄的集聚最主要的是要改变以行政手段作为划分村庄地位与作用的传统做法,取而代之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要素的配置方式为依据来划分村庄。[14]通过村庄集聚实现对村庄的居住和生产空间的整合,从而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以及乡村景观的转变。

其一,以村镇布点规划为抓手,引导乡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集聚。在符合市域城乡统筹规划和城镇组团规划的前提下,科学规划村镇布点,以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或集中居住点,即新型农村社区(包括部分集镇)。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设合理的城镇村体系—乡村聚落体系(包括城镇、集镇、集中居住区或点),与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城镇组团规划相衔接,构筑“中心城区—城镇组团—农村新型社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现代城镇村聚落体系,有效促进农民居住向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以及规划居住点集中,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从而促进乡村-城镇转型的快速推进以及区域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区域总体城市化水平提升。

其二,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引导各个村庄非农产业和非农就业人口向乡镇或中心社区的工业园区集聚。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引导村庄各种要素和资源在更大范围内重组优化配置,推进乡村-城镇转型进程。通过乡村产业结构转变,带动乡村居民就业结构的转变,从而促进乡村居民点的空间整合,逐步形成村庄经济、人口和居住的空间集聚,最终实现乡村居住方式的城镇化转型。(www.xing528.com)

其三,通过对农村新型社区改善条件、优化环境、完善功能增强农民集中居住的吸引力。按照城乡一体、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加强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农民居民点内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和路桥、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社会事业水平,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吸引农民向新型社区搬迁集中居住。教育和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居住观念和生活方式,促使农民在思想上认同集中、工作上支持集中、行动上主动集中。村庄集聚整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乡村土地整理的过程,通过土地的整理使原有的农业生产空间得以整合和扩张,是现代农业的发展具备了空间载体,可以有效地提升农业生产的集中化水平,逐步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以及生态农业园区建设。[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