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宇集团:从金宇中神话”到债务危机

大宇集团:从金宇中神话”到债务危机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大宇的成功,韩国人称之为“金宇中神话”。1998年第4季度,大宇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金融机构要求收回给大宇的贷款,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纷纷抛售大宇的股票。政府的金融监管委员会表示,四家商业银行包括第一银行,定下以8月11日前为限期,使大宇集团进行一个迅速的重组计划。

大宇集团:从金宇中神话”到债务危机

一、关于大宇

1999年8月,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在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下解体,大宇汽车公司被列入整顿企业名单,债权银行要求对大宇汽车进行债务整合。

债权人在解散摇摇欲坠的大宇集团之前,曾给大宇注资4万亿韩元(34亿美元)维持其运作。金管局说,在1998年底大宇国内总资产约为70万亿韩元,国内负债约为59万亿韩元。此外,大宇在6月底有99亿美元的外币贷款,包括54.8亿美元将于今年底前到期。金管局说,政府将要求给予大宇的短期外国债务半年延期,而国内债权人已同意大宇短期债务延迟半年偿还。

1999年11月 1日,大宇集团向新闻界正式宣布该集团董事长金宇中以及14名下属公司的总经理决定辞职,以表示对大宇的债务危机负责,并为推行结构调整创造条件。韩国媒体认为,这意味着“大宇集团解体进程已经完成”,“大宇集团已经消失”。

年逾六旬的金宇中是韩国家喻户晓的经济界巨头。31岁时创立大宇实业公司,并把这个毫不起眼的小公司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企业集团。这样一个饱经风雨、见过世面的行家老手为什么翻了船?

1.金宇中其人和神奇的大宇

从在汉城希尔顿饭店顶层的办公室,大宇集团董事长金宇中可以俯瞰整个汉城和他在1967年开始创建的庞大的大宇集团总部。大宇的成功,韩国人称之为“金宇中神话”。

30多年前金宇中是一个衬衫推销员,1967年3月22日,大宇工业有限公司成立,1982年1月,大宇工业有限公司与大宇发展有限公司合并,更名为大宇股份有限公司

到20世纪90年代,经过了30年时间的大宇集团在金宇中的苦心经营下,通过政府的政策支持、银行的信贷支持和在海内外的大力购并,从一个规模不大的纺织厂发展成为韩国第二大产业集团,大宇成为直逼韩国最大企业——现代集团的庞大商业帝国。

1993年金宇中提出“世界化经营”战略时,大宇在海外的企业只有15家,而到1998年底已增至600多家,等于每3天增加一个企业。还有更让韩国人为大宇着迷的是在韩国陷入金融危机的1997年,大宇不仅没有被危机困倒,反而在国内的集团排名中由第4位上升到第2位,金宇中本人也被美国《财富》杂志评为亚洲风云人物。

大宇是“章鱼足式”扩张模式的积极推行者,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即所谓的“大马不死”。大宇通过大量的企业并购,国内所属企业曾多达41家,海外公司数量创下过600家的记录鼎盛时期,海外雇员多达几十万,大宇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1997年大宇集团的销售收入总额名列世界100强的第18位。

1998年底,大宇总资产高达650亿美元,年销售额600亿美元,并已坐上了韩国出口贸易的第一把交椅。大宇拥有20万雇员,其中一半在海外,集团营业范围涉及贸易、造船、汽车、通讯、建筑、机械、电信、家电、制造和金融等。大宇在世界500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排名第43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级大型跨国公司,国际商会授予金宇中“国际企业家奖”。(www.xing528.com)

大宇公司几乎在任何地方生产任何产品:在韩国生产船只,在法国生产微波炉,在越南生产冰箱。进入汽车制造业是金宇中最后也是最大的目标。他决心使大宇成为全球汽车业中的巨人,于是大宇汽车应运而生。大宇汽车公司成立于1978年,是韩国第二大企业集团——大宇集团公司的骨干企业。大宇汽车不仅在国内建有4家工厂,还在包括乌克兰、波兰、乌兹别克斯坦、罗马尼亚等11个国家设有12家工厂,年产汽车200万辆,在本国仅次于现代汽车。

2.危机浮现

随着大宇推动海外扩张计划,到1995年,其债务已经高达190亿美元。

1997年底韩国发生金融危机后,其他企业集团都开始收缩,但由“民族英雄”金宇中一手捧起的大宇集团看错形势,继续盲目举债扩张,企图靠外来资金维持集团的运转,我行我素导致的后果就是债务越背越重:大宇集团陷入了500亿美元的债务之中,这几乎是大宇集团资产的5倍。“在债权人和韩国政府的压力之下,金宇中决定出售从造船厂到豪华饭店的全部或者部分利润最丰厚的部门,以求在年底之前将集团债务减少一半。大宇将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汽车制造以及贸易和金融方面。金字中说;从根本上讲,我们这样做是为了扶持韩国经济,增强我们公司的国际信誉。”

1998年初,韩国政府提出“五大企业集团进行自律结构调整”方针后,其他集团把结构调整的重点放在改善财务结构方面,努力减轻债务负担。大宇却认为,只要提高开工率,增加销售额和出口就能躲过这场危机。因此,它继续大量发行债券,进行“借贷式经营”。1998年大宇发行的公司债券达7万亿韩元(约58.33亿美元)。1998年第4季度,大宇的债务危机已初露端倪,在各方援助下才避过债务灾难。此后,在严峻的债务压力下,大梦方醒的大宇虽然作出了种种努力,但为时已晚。

1999年,大宇集团从4月份以来虽然出售了希尔顿饭店等10多家企业,但并没能改善资金状况。为救燃眉之急,大宇集团又发行了大量超短期企业期票,也没有奏效,反而使其债务结构更加恶化。据韩国金融监督委员会统计,大宇集团截至6月底的外债已达到99.4亿美元,其中54.8亿美元是年内到期的债务。此外,大宇欠本国金融机构的债务达到60万亿韩元(1200韩元合1美元)。大宇集团承认,导致它发生债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是其“拖延了结构改革的时间,失去了金融机构的信任”。金融机构要求收回给大宇的贷款,投资者在证券市场纷纷抛售大宇的股票

1999年7月中旬,大宇向韩国政府发出求救信号,27日,四家债权银行接管延迟重组多时的大宇集团,并承诺把这个“臃肿的帝国”改组成多个“能自立的”单位。政府的金融监管委员会表示,四家商业银行包括第一银行,定下以8月11日前为限期,使大宇集团进行一个迅速的重组计划。这个计划会包括讨论外债的延期以及出售大宇一些单位或其股份。8月11日,大宇在压力下屈服,出售两家财务出现问题的公司;8月16日,大宇与债权人达成协议,在1999年底前将出售赢利最佳的大宇证券公司,以及大宇电器、大宇造船、大宇建筑公司等,大宇的汽车项目资产免遭处理。“8月16日协议”的达成,表明大宇已处于破产清算前夕,遭遇“存”或“亡”的险境。

3.过度扩张的恶果

事情发展到这个程度,已经可以看到亚洲金融危机是大宇扛不下去的导火索,而真正的危机是其债台高筑、疯狂并购、大举扩张。韩国的大企业集团是20世纪60代在政府的扶植下发展起来的,在韩国的经济腾飞过程中功不可没。然而这也使企业界滋生了所谓“大马不死”的心理,认为企业规模越大就越能立于不败之地。无限制地、盲目地进行“章鱼足式”的并购扩张成了企业发展的一种模式,大宇正是这种模式的积极推行者。早在90年代,金宇中就提出其扩张战略——世界化经营,于是大宇四处出击,开始了其全球性大收购,在东欧的前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民中大肆收购濒临停产的汽车厂,鲸吞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不良企业。收购企业需要资金,钱从哪儿来?于是金宇中大肆举债。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其利润并未能随之扩大,这就是当银行受到冲击,要回收贷款时,大宇公司就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美丽的神话一时间化为泡影。

二、启示和思考

企业特别是产品有一定知名度和竞争力的企业,都企图通过并购企业、扩大市场覆盖面,而尽快提高规模效益。但并购一定要选好项目,找准关键,量力而行。因为市场扩大对企业发展是机遇,同时也是失却优势的危险所在,扩张过速,其管理、技术、经验等都跟不上。要掌握好一个“度”,保持与自己的优势相适应,这样才能始终掌握主动权。如果企业扩张与自己的能力失衡,长此以往,弱点会越来越明显,势必被竞争者钻空子,为消费者所不容,从而必然要失去掌握市场的主动权,过度的扩张就导致泡沫。

有规模并不等于一定有效益。一个企业的大小应取决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大小的要求。只有拥有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将企业做得最好。没有核心竞争能力的企业,一味追求企业规模的扩大,其结果只能是无功而返,甚至陷入困境。我国资本市场上大批ST、PT上市公司以及大批靠国家政策和信贷支持发展起来而又债务累累的企业,应从“大宇神话”破灭中吸取教训。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的改进,及时从多元化经营的幻梦中醒悟过来,清理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无关的资产和业务,保留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相关的业务,优化企业资本结构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