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洗手间微笑:被最大保险公司误导的求职经历

洗手间微笑:被最大保险公司误导的求职经历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先到洗手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并对镜中的自己微笑了一下。我所应聘的某某保险公司号称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的确,该公司的名字在老百姓当中应是耳熟能详的,并且可能都对其印象不错。该公司的招聘启事如下:招聘储备干部数名,大专以上学历,22周岁以上,男女不限,底薪1200元+提成,公司提供完善的培训机会。但当我踏进该保险公司面试时,才知道所谓的”储备干部”原来只是”业务员”这个名字改头换面而来的。

洗手间微笑:被最大保险公司误导的求职经历

你们是爷们、我是孙子

求职档案

姓名:高永钰 性别:女 毕业院校:2002年光荣毕业于山东经济学院

世态炎凉:多少天一直奔波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和形形色色的面试之中,遭遇过的拒绝已经使我有些麻木。而今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我已经不再奢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只想找一份工作。

“把你的学历证明拿给我看看。”这个讲话的中年男人言语中有一种不容抗拒的口气。我忙把学历复印件取出递上。

“原件呢?”

“对不起,贵公司在通知时没有告诉我带原件,如果……”

“你应聘什么职位?”对方眼皮也不抬地打断了我的话。

“经理助理。”

“我们已经招到人了。”对方在说话的同时已经离席。留下不知所措的我怔在原地,一直站在一旁的年轻小姐走过来,轻轻地说:”非常对不起。”

“哦,没关系。”我带着公式化的笑容回应了一句,走出了房门。

天空还是依然的蓝,只是蓝得如此忧郁。上了一天的课,又从南城跑到北城来面试,居然就这样轻易地出了局。我感到浑身无力,坐在公司门外的台阶上。多少天一直奔波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和形形色色的面试之中,遭遇过的拒绝已经使我有些麻木。而今天,我感到从未有过的疲惫--我已经不再奢求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我只想找一份工作。

刚才发生的一切在我脑海里重放,意识仿佛也开始清醒:招到了人为什么不打电话通知我呢?为什么要看过学历证明才告知我已经招到了人呢?招到了人我就不可以再试一下了吗?……一连串的问题逐一蹦出来。

不行!我蓦地站起来,重新走进了公司的大门。先到洗手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妆容,并对镜中的自己微笑了一下。

当我再一次出现在房间门口的时候,那位小姐有些诧异地望着我:”……”

“对不起,小姐。我不知可否烦请你……”我面带微笑,而在话还没有讲完的时候,再一次被打断。

“你还有什么问题?”依然是那个中年男人,面无表情。

“我是想,我既然已经来了,是否可以请您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尝试一下,说不定我更适合,这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为了防止再次被打断,我以飞快的速度说完了这些话。

“我们已经招完了,已经定了。不再接待其他面试者了。”对方有些不耐烦。

“那么我可以知道是什么时候定的吗?”对于对方的无理我心中不悦,但脸上依然带笑。多种多样的际遇告诉我不可轻易将感情呈现在脸上。

“上午。”对方仿佛在忍耐。

“上午?那就是说,如果真的定下来的话,您有足够的时间通知我取消面试。既然您没有通知我,是不是就说明贵公司渴望找到一个更满意的人选呢?”我感到无望,但还是把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怎么回事?”循声而去,门口此时站着一位身材高大,一身休闲装的男人。他面带微笑。

“哦,总经理。”中年男人仿佛上演了另一出戏,说话时连皱纹里都带笑。”经理助理我们已经招完了,因为今天太忙,所以忘了通知这位小姐,我们正在和她解释。”

“总经理,您好。虽然公司人选已经定了,但既然忘记通知我,就说明我与公司有缘,我很希望您能给我一次机会,说不定我会更合适。”我面带微笑,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

“嗯,那就请进吧。”总经理微笑着做了一个手势

“非常感谢您,总经理先请。”我向后稍退半步,点头说道。

正如你想象的那样,我在面试期间和总经理做了一次愉快的交谈,结果是我得到了这个职位。事后很久我才知道,实际上当时公司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只是由于我的学历证明上赫然写着”高教自考”,而那位中年人,也就是公司的人事主管对非全日制获得学历的人心存疑虑,因而竟在没有面谈之前断然拒绝了我。

后来,通过在工作中与我接触,他改变了原来的看法,并且在一次闲谈中表示,能力确实比学历更重要,想到自己的武断险些使公司失去一名优秀的员工心中难免慨叹……

现在我想说的是:命运有时确实难以掌握,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

试想如果当时我没有再次争取,而是就此走了,那么我就不会见到总经理,也就不可能有面试的机会,更不可能得到这份工作。虽然社会上依然会对自学考试抱有成见,但只要你具备应有的能力,只要你不轻言放弃,就一定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得到社会的认可,得到命运之神的垂青。

求职支招:

努力吧,所有在求职路上奔波的人们!命运有时确实难以掌握,但我们可以掌握自己。

我被押金撞了一下腰

求职者档案

姓名:符选军 性别:男 毕业院校:2003年光荣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

世态炎凉:在保险公司应聘时,我被狠狠的踢了一脚!

有评论称,中国加入WTO以后,保险业将成为比较有发展前景的行业。因此不久之前,各保险公司就已经开始频繁地招聘代理人。今年九月份,本人也曾经应征于某家大型保险公司,并接受其培训。然而,这次培训并没有使我得到一份保险公司所称的自由自在的高收入工作,反而令我从中获得一些经验教训,希望能给刚刚毕业不久的求职者一些启发(但本人声明:以下所述只针对该保险公司,读者请勿以点盖面)。

我所应聘的某某保险公司号称是中国最大的保险公司,的确,该公司的名字在老百姓当中应是耳熟能详的,并且可能都对其印象不错。该公司的招聘启事如下:招聘储备干部数名,大专以上学历,22周岁以上,男女不限,底薪1200元+提成,公司提供完善的培训机会。这样的待遇对于我一个刚刚毕业正急于找工作的人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诱惑。但当我踏进该保险公司面试时,才知道所谓的”储备干部”原来只是”业务员”这个名字改头换面而来的。面试我的是一名业务主管,当他用犹豫的神态说到我的年龄还差一岁时,我马上向他表明年龄不能决定一个人的能力。于是他马上甩过来一连串暗藏杀机的糖衣炮弹:那好吧,这个工作本来我们只要求中专生就可以的,既然你是大专生,我们就破格录取你了。

我听后一愣,招聘启事上不也写的是要大专生吗?然而他一再地强调”破格录取”这四个字,把原本就没什么社会经验的我弹得晕头转向,以至于他让我马上交纳145元的培训费,我也只是略加迟疑之后如数上交。接下来是一个星期的培训,除了一些纸上谈兵的理论之外,我不认为自己学到了业务推广的本事。培训完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没有到该公司上班,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保险公司要我们交1000元押金,这个条件我是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于是我退出了。但我也知道,有许多人为了工作,依然会把这笔钱交上去。

后来我咨询了一位劳动监察大队的人员,他告诉我,无论什么公司,有再多的理由也不能收取任何培训费(除非公司为了培训一名员工付出了许多心血,但一般也是要求员工以努力工作来回报公司)。其实这一点是我在应聘之前就已经懂得的,但却明知故犯。关于押金,根据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合同性质不同,规定也不同。如果是用工合同,就不能收取一分钱押金,如果是代理性质的合同,那就不属劳动监察大队的管辖范围,应该另有规定。 现在看来,保险公司在这里偷换了概念。公司与求职者签订的合同看起来似乎是代理合同:要交押金;员工所用的每一张纸、每一支笔、复印一份资料,连给客户的一份保单都要自己掏钱;在培训时,有该公司的内部人员透露,我们所应聘的”业务员”即使正式录用了也并不是公司的正式员工--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用工合同的样子。说到这里,我并非想说该保险公司是骗子,但它的确侵犯了求职者的合法权益。

多日以后我来到人才市场,又见到了该公司的招聘启事,只是将其中的”业务员”改成了”代理人”,后来我听说这是因为有许多求职者到本地经济电台一热线节目反映了该保险公司招聘启事失实的情况。而在不远处是另一家大型保险公司在招聘:招聘保险代理人数名,中专或以上学历,能吃苦耐劳,培训期三个月,并有生活补助1500元,培训后经考核合格录取。同样是保险公司,这样的招聘启事就比较令人信服。试想人家培训就要三个月,你一个星期称得上什么”完善培训”?!

当今职场充满了风险,有些用人单位根据求职者急于寻找工作这一心理弱点,设置好了陷阱等其前去入套。像这样公然收取培训费、押金,还振振有词说他们这样做是根据什么什么法的规定是合法的,不仅损害了求职者的根本利益,还损害了公司本身的公众形象,甚至会影响到人才市场的声誉。

求职支招:

在此提醒求职者,在人才市场里要多看、多问、多想,一旦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应当向劳动部门反映,严重者向公安机关举报,或通过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要学会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求职心雨(www.xing528.com)

求职者档案

姓名:谭中文 性别:男 毕业院校:2003届湘潭大学企业管理优秀毕业生

世态炎凉:一路上,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初来深圳的兴奋一扫而光……

一路上,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初来深圳的兴奋一扫而光……

终于得到了不幸的消息——考研失利。经过几天的清醒、奋斗,终于把头绪给理清了。冷静之后,怀揣着单薄的毕业生推荐表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列车随着车轮的滚动在行驶着,到了终点站——深圳。此次是二下深圳,只不过上次是打工,此次是找工作,因此多了几分兴奋而已。本以为是轻车熟路,不必住朋友处,便在街道中闲步起来,俨然观光的游客。可是不久便发现自己迷失了方向,于是用尽所有问路的办法,叫阿姨、喊叔叔地问路,还好”物归原主”,于是重新上车向朋友家走去。

朋友很客气,又是欢解又是鼓励。几天来听从师兄们的教诲,又是买地图,熟悉路线,又是买报纸,抄写招聘单位,直到抄到几百家公司时仍不甘心,最后才在朋友宣布”禁令”后才停止。层层筛选,最后选中十二家作为重点进攻对象,于是便努力准备起面试来。

第一家是港资企业,一大早来到面试处,一条长龙早就排好,大门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正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讨论着面试。我重新包装了自己,加人到了他们的行列之中。”漫长”的等待过去了,面试开始了,看到各位手里拿的证书不是北大,就是南大,我不免有些怯懦。犹豫了。可是转念一想:”既来之,则安之。”于是毅然走进队伍里。

终于等到我了。我自我介绍了一番。”我是湘潭大学2203届企业管理类学士毕业生……”说完准备递上推荐表。”什么,厦大?”我知道我已被误解,我试图解释道:”对不起,我不是厦大,是湘大,湘潭大学。”这下可就把我害惨了,”湘大是哪个省的?是名牌吗?怎么没听说过?”他们相互交换了一下眼神,给我下了”释放”令。一路上,我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初来深圳的兴奋一扫而光。唉,真后悔……

经过朋友的劝慰,我又鼓起勇气去了一家台资企业。参加面试的同样很多,我把原来整好的材料重新审查了一番,生怕出了漏子。走近面试人员,我同样是自我介绍一番。可是这次更令我失望。”你是应届毕业生,一来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二来你没有任何经验,对不起,我们不需要。”“我是优秀毕业生,可以再考虑一下吗?”“没有经验,我们一律不考虑!”我感到又一次受了重伤,我又一次失望了……

连续几天,我不闻不问有关工作之事。之后找了几家,又是败兴而归。我转移了视线,最后选择了近郊的一家公司。一番介绍之后,面试人员提了一些有关专业的问题,我成竹在胸,—一作了回答。最后主试人问我道:”小谭,你对此次面试有无信心,如果落选,你怨恨我们吗?”“车到山前必有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即使我落选,我不会怨恨。因为对你们,我相信你们是公平的;对胜者,我知道自己力不及他;对于我自己,我亦尽力而为,可谓无悔了,要怨就只能怨名额少了我一个罢了……”

三天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

时间如流水一般,仔细算来来深已经一个月有余,该回校了。

我踏上了列车。在列车上,我想了很多很多……

求职支招:

失败能够磨炼一个人的意志。所以在多次的失败之后,应要转移视线,不可死啃高职位、高工资不放!

峰回路转又一村

求职者档案

姓名:邹权 性别:男 毕业院校:2002年光荣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

世态炎凉:人才交流会无功而返,而花费了无数个夜晚精心炮制的三四十封求职信也如泥牛人海,渺无音讯。

2002年,这是我人生当中永远难以忘怀的一年。为毕业工作之事,我历经坎坷与磨练,品尝人生苦涩与甘甜,想尽千方百计。在几经挫折、绝望时刻,我终于在一家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外企谋到了一份工作。然而,”漫长”求职之路的个中滋味,又有谁能知晓,说与谁人听?

2001年10月,当我被告知,我不能被保送上研究生的那一刻起,我便和其他许多同学一样,投入到了紧张忙碌的寻觅工作的大军当中。我冷静地对我将要面临的处境做了深人剖析:我所在学校不是名牌,所学专业又非热门,相反,历史专业在社会求职中被戏称为”冷门之冷门”。在当今工作越来越难以寻觅,竞争激烈,在市场经济日渐深人,什么

都充满了商业味儿,社会关系有失公允的今天,将注定我旅途坎坷。我得有心理准备,方能立于不败之地。闻听上两届本专业研究生都历经沧桑,最后降低标准,到中学从事神圣的教育事业。这还是很值得庆幸的,终究有单位慧眼识才。如今高考实行”3+X”,中学历史已不太重要了,历史教师也难寻觅。然而审视自己,我并不太悲观,我有自身优势:学习勤奋,文笔不错。曾任校报记者,并担任记者团副团长,在各级刊物发表大大小小豆腐块文章数十篇,也做过编辑。凭借这一点资本,到外闯荡也许可以一搏。这么一想,我释怀了。脑海里响起一个宏亮且自信的声音:”我一定会找到工作。”是的,也许要经历许多坎坷,但路就在脚下。

1、北京何处是我家

从11月份开始,在白天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晚上及至夜深人静,当别人已进入甜蜜的梦乡,与上帝同在的幸福时刻,我却还在奋笔疾书,苦苦构思每份简历,认真撰写每封求职信。第二天,一封封凝结着无数心血的求职信雪片般飞往全国各地,期盼能获得累累硕果。

与此同时,我舍弃了一切休息时间,倾注了全部精力,怀揣简历、满怀希望地走进了北京人才交流中心。市场里人头攒动,蔚为壮观。我费力地穿行于比菜市场还拥挤的熙熙攘攘的百万求职大军中,立在招聘广告栏前细细寻觅自己的归宿。然而,市场经济的深人使得空气中的每个分子都充满了浓郁的商业气息,绝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在招募市场营销、计算机、通信、业务员等工科类人才。我环顾整个招聘市场,就没有我要找的专业或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我有点泄气,一咬牙,我把简历递到一些我认为完全能胜任的工作:图书管理员、校对员、行政秘书等等。然而,招聘人员一看我是历史专业,马上把简历一挡:”历史专业,我们不需要广”历史专业研究生我们都不要,更何况是本科厂一次次地投递,一次次地遭拒绝,我的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与打击。看着别人正忙碌地、兴奋地与用人单位洽谈着,胸有成竹地递着简历,我的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状的悲凉:天哪,连简历都递不出去,哪里有我施展才华的天地。我僵立在那里,一片茫然。我心真有不甘,怀着最后一线渺茫的希望,我再一次仔细逡巡每一招聘广告。猛然,一家招聘文秘的广告映人我的眼帘。我如发现新大陆:文字工作对我来说应该没有问题。我急忙赶了过去,小心谨慎而又自信地对湖人员说:”您好,我想应聘文秘。”招聘人员很热情,然而当他一看我是历史专业时,立刻变了脸色:”我们需要文秘专业的!”我打算最后一搏:”对不起,您能否稍微浏览一下我的材料?”招聘人员面无表情地翻阅着我的求职材料说道:”不错,看得出你很优秀,有文笔,适合做文秘。然而,我们认为要一个文秘专业的可能更放心一些。况且,文秘工作,我们要的是女孩子。”我愣在那儿,无话可说。正在此时,一个其貌不扬的女孩走了过来,招聘人员立即热心地和她聊了起来,并让她填写求职意向表。我一看:中专学历,也无什么作品发表,不过,她学的是文秘。我几乎有点愤怒了,然而我无可奈何,无话可说。堂堂一个本科生,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竟连一个中专生也竞争不过。我的心在流血。一无所获,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招聘大会。

人才交流会无功而返,而花费了无数个夜晚精心炮制的三四十封求职信也如泥牛人海,渺无音讯。面对求职所受的挫折,我默然,因为我已有心理准备。虽然严峻的现实远远超出我的预测和心理承受能力,然而,我能挺得住。只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我就不信找不到工作。伯乐毕竟还是有的,虽然我不是千里马,但我相信路就在脚下。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又投入到了寻找工作当中。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寻觅,品尝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忙忙碌碌三个多月之后,终于在2月2日这一天,有两家单位:北京市一家档案局和某政府机关接受了我的简历。档案局希望我从事文献编目等工作,政府机关让我担任秘书工作,并都初步达成了进一步面试意向。面试较为顺利,两家单位都对我比较满意,就只等我选择签约了。我心花怒放,功夫不负有从工作终于有了归宿。然而,乐极生悲,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两家单位相继打来电话:单位弄不到留京名额!非常惋惜,我们不能留你。宛如一颗定时炸弹,惊得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一下子瘫倒在地。事后,我才得知:北京已出台硬性政策,外地生冷门专业毕业生不能留京。虽然自己有学校给的留京指标,但单位接收外地生也要有留京名额。

北京是进不去了。那我该往何处去呢,天地这么大,难道就没有我立足之地?我便决定南下。

2、南下求职

3月17日,告别了在北京的同学和朋友,我便孤身一人坐上了南下长沙的列车。长沙是湖南省会,也是我的故乡。家乡总是欢迎归乡的游子的。在列车上,我这么安慰着自己。

现回想起南下长沙的那一段时间,真使我永远难忘。从早晨7:00开始,一直到下午6:00,冒着酷暑和炎炎烈日,天天骑着一辆自行车在长沙大街小巷跑。一次骑自行车走得口干舌燥,眼冒金星,浑身瘫软无力,一屁股坐在地上累得呼呼直喘粗气,我多么希望能吃上一根冰棍,哪怕是一点点。然而望望口袋里的钱,却舍不得掏钱买一杯冷饮。因为这些钱是从同学那儿东拼西凑借来找工作的:复印简历、打电话联系工作事宜、车船费等等。现在工作仍毫无着落,可钱已所剩无几了。看着别人在舒适地品尝着冰淇淋,我羡慕得鳅,然而我只能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奢欲”。一句俗语曰:”苦涩过后是甘甜”,可在我身上却没应验。在长沙大街小巷跑来跑去,可收效甚微。一些单位一看是冷门专业便拒之门外,或借口超编不进入。最后只有三家单位勉强同意面试。首先是一家新闻单位。面谈时,报社主编对我印象不错,欢迎我到他那儿去工作,叫我回去过几天等签约通知。然而一等就没了消息。打电话询问,答复是情况有变化,暂不录用了,叫我另谋高就。没办法,我便又跑到一家博物馆面试,那里的人却劈头就问:”你在长沙有什么关系吗?”我一听,在长沙我哪有什么关系。便照实答道:”没有。”那人叹了一口气说:”下一个。”我迷惑了,找工作难道关系这么重要。

回到住所,谈起这件事,一位老乡说,在长沙,如果没有很铁的关系,要想找到工作是不可能的。他掰着手指头举例说道,现在人情、关系照顾比较严重。一位去年毕业的大专生进了政府机关工作,那是靠他父亲的缘故,他父亲在市委组织部担任副部长。相似的情况俯拾皆是。某局长的子女,某要员的亲戚,哪怕是初中毕业,都可以进一个好单位,其工作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经老乡一点拨,我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一回事。那家新闻单位是否也缘于此,我不知确切内情,不敢妄言。我轻轻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却无可奈何。

到了最后,湖南某大学面试的时候,面对残酷现实,我被逼无奈,也只好硬着头皮想尽办法托人找关系。幸好,我舅舅以前的两个学生在那所大学工作。他们听说我正在长沙忙于找工作的事,非常热情地说愿意帮我的忙。我感激得要掉下泪来。然而,他们只是一般干部,没有握着实权,虽尽了最大努力,最后我终没能如愿以偿。因为还有别的比我更硬的后台。

在长沙寻找工作的美梦破灭了。以后的一段日子里,我又怀着最后一线希望南下广州、东莞、南京、上海等地四处找寻工作。然而,社会是残酷的:不是以冷门专业拒绝接受为由,就是问是否是本地户口,抑或有无社会背景。

寻觅工作的迷梦最终被冷酷的现实撕裂成了碎片。求职无望,身心已极度疲惫、极度失望的我发出了无奈的呻吟:我累了,我要回去。

4月20号,乘坐北上的列车,我精疲力竭。垂头丧气地回到了北京。

到学校后,我伏在女友肩头,痛哭失声。身心的极度疲惫,使我病倒了。这一次是真正给打倒了。相恋的女友一直陪伴着我,给我以无尽的体贴和安慰:学校既非名牌,又是冷门专业,社会又是如此复杂,要想找到工作,难啊!我相信女友内心深处也极其为我担惊受怕,为我难过。她流着眼泪安慰我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楠,你一定要挺住;要相信自己,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是的,为了我的女友,为了我们的未来,我一定要挺住,绝不能就此轻易地被打倒。我要站起来!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我相信天无绝人之路。

3、峰回路转又一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就在我已基本上放弃了寻找工作,准备来年再考研求学的时候,一家外企来电话了,通知我去面试。这个意想不到的喜讯,惊得我不敢相信这是真的。然而这确确实实不是做梦。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机会了,我已无退路可走了,我得好好珍惜。外企要求很严,其用人标准是以才干取人,无后门可走。听往届进外企的大学生说,外企对人才各方面素质要求挺高。我得严格按外企标准要求自己。我为面试做了充分准备,这是我最后一搏了,能否成功就全看这一步棋了。在面试中,我使出了浑身解数,尽了我最大努力,终于在面试中锋芒渐露,赢得了外企老板的好感与满意。一个星期后,我和外企签订了录用合约。

想不到,在历尽艰辛之后,找工作竟是如此的顺利。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遭遇了无数的打击和屈辱,尝到了更多的痛苦和无奈后,最终,在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中,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圆了自己的工作梦,有了自己的归宿,领略到了成功后的喜悦。虽然这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前方的道路仍然是鲜花与荆棘并存,荣誉与屈辱同在,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求职支招:

扬起远航的风帆,路就在自己脚下;历经坎坷与挫折,胜利终会属于你。

求职之路多磨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