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特点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特点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土地利用分类存在两套体系。我国的土地规划主要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构成。进入市场经济后,中央在面对多元利益格局的挑战下,为了保护公共空间资源,通过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加强土地利用的空间管制,以强制性的内容明确两类规划需要划分的管制区域,并由此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土地利用分类自上而下管控的特征。表5-1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相应模式资料来源:自绘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特点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存在两套体系。

我国的土地规划主要由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规划构成。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城乡规划法》的解释,两类规划分别由国土部门和住建部门这两个平等级别的政府部门进行管理。通过设置两个平行的政府部门来行使土地规划的权力主要达到部门权力制衡的目的,由此也形成我国土地利用分类的两套体系——国土部门应用的土地资源分类出于耕地保护的目的,侧重于农用地的细分;住建部门应用的城市用地分类面向城市发展,侧重于建设用地的细分。

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和《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以下简称《城市用地分类标准》)主要落实国家对土地现状资源调查和城市用地管控的目标,适用于针对土地利用的描述或规定,前者属于土地利用分类的指示模式,后者属于指示模式和规定模式的结合。进入市场经济后,中央在面对多元利益格局的挑战下,为了保护公共空间资源,通过出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加强土地利用的空间管制,以强制性的内容明确两类规划需要划分的管制区域,并由此进一步强化了我国土地利用分类自上而下管控的特征。另一方面,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主要关注现状的土地资源和规划的建设用地,对于存量土地上的开发活动仍然重视不足,至今在国家和地方层面依然缺少针对不同类型开发活动的管理规则,难以满足当前复杂建成环境的管理需求。我国土地利用具体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模式见表5-1。(www.xing528.com)

表5-1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相应模式

资料来源:自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