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不均衡问题

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不均衡问题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到科技水平高低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的发展状况在中下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一地区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高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硬性需求。所以说,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呈现出极为不均衡的发展。

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不均衡问题

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发展设施的规模增长较快。以杭州市为例,最近五年的时间里,杭州市农业的设施建设保持了快速发展的状态,种植业养殖业的发展极具规模化和专业化,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效益。长江经济带地区整体上农业的装备数量在不断增加,杭州市农业设施装备的发展速度甚是可喜,相应的技术配套设施从无到有,由弱到强,而且结构也在不断地完善。另外,在装备数量增加的同时,装备的技术水平也在有效提高。杭州市种植业在耕种、播种、灌溉、收获、包装等方面逐步实现机械化,农业的经济效益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2018年12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加快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升级,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也有利于扩大国内市场。要适应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和基层创造性,因地制宜有序推进。会议要求,聚焦弱项短板加快农机装备创新和产业转型。鼓励大型企业向成套设备集成转变。抓紧解决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提高农机装备质量。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等研发生产新模式。

40多年来,长江流域农机化发展历经了不同时期的实践探索。从农机化发展机制转换,波动调整、缓慢发展;到农机化市场需求逐步发力,积蓄力量、稳步发展;到法规建设和政策供给体系逐步健全,活力迸发、快速发展;再到如今农机化改革创新力度进一步加大,呈现全程推进、全面发展新态势。

2019年,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目标,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机械化。农业机械化领域正由大宗作物向果菜茶等经济作物拓展,由种植业向畜牧业渔业、初加工业、设施农业推进,由平原地区向丘陵山区进军,由农业生产向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延伸。

40多年来,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实现了从以人畜力为主向以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农机发展提高了劳动效率,为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连年丰收,提供了强大的物质装备保障。一批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机械的涌现,让“机器换人”渐成趋势。(www.xing528.com)

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发展离不开我国整体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发展的大背景,整体而言,我国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并不太高,这样一来,就极大程度上牵制了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物质装备发展的整体水平。我国农业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而且劳动力过剩,客观上一定程度地阻碍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尤其是在长江经济带,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可谓首屈一指,人口集聚,但耕地面积有限,人均有效耕地面积更少。农机具等相应设施的投入使用仍然有限,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的高低直接受到科技水平高低的影响,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仍然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长江经济带地区的经济水平以及科技水平虽然在全国算作是前列,但是主要是指中下游地区,就整个长江流域而言,在农业发展方面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广大农村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业机械的购买力甚是不足,农民对机械技术的掌握水平仍是很欠缺,市场的有限使得农业机械的生产发展遭遇重大的瓶颈,农业发展的收益空间有限,很多商家不大愿意花太多的金钱和时间去开发新产品,这样低能的生产难免会陷入简单的重复式循环之中。

长江经济带地区农业的发展状况在中下游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又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这一地区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总体而言比较高一些,技术密集型的农业随着经济、社会、生态的发展逐步成为一种硬性需求。所以说,整个长江经济带地区的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呈现出极为不均衡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