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任徐店村的亲属关系及过节传统

任徐店村的亲属关系及过节传统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任徐店村,因血缘关系形成了嫡亲,因婚姻关系形成了姻亲。休妻由丈夫或者公婆下定论,其中以丈夫的意见为关键。若婚后妻子早逝,则姻亲关系继续维持。(二)亲属关系1.过节及其亲属关系逢年过节亲戚之间相互走动是维系亲戚间感情的重要途径。

任徐店村的亲属关系及过节传统

在任徐店村,因血缘关系形成了嫡亲,因婚姻关系形成了姻亲。根据亲属关系的亲疏远近又可以将亲属分为近亲和远亲。

(一) 亲属概况

1. 嫡亲

血缘关系最近的叔伯、姐妹、兄弟、子女、姑、舅、姨以及嫡亲的堂、表兄弟姐妹均属嫡亲范围。在任徐店村,叔伯又称为“本家”,同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有“近本家”和“远本家”两种。村落内,嫡亲数量根据家庭人口、财产多少的不同而不同,但从任徐店村整体来看,通常选择村外婚,村内结婚的相对较少。

2. 姻亲

因结婚而形成的亲戚关系称为姻亲。在任徐店村,村民结婚多是选择村外婚,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时期任徐店村村内人口较少,另一方面村外婚可扩大家庭交往范围,村落中仅有李三选妻、李功阳父、陈全在等个别人在村落内选择结婚对象。同时,在村落中同姓同宗村民之间禁止通婚,若是与村落外同姓氏通婚,则在家谱上要将女方姓氏稍作改动,如任徐店村李姓男子娶了外村李姓女子,则在任徐店村李氏家族的宗谱上将女方姓氏写作“季”而非“李”。

结为姻亲通常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需要经过村落管理者或者家族长老的同意,但若结婚对象是声誉不好或者犯了大错的人,家族族长会出面劝说阻止。对于没有父母的人来说,结婚要经过家里其他当家人的同意,如叔伯、兄弟姐妹等。若父母健在即使均非当家人,儿女结婚依然必须得到父母的允许和认可。在传统时期,任徐店村内极少有“倒插门的”(上门女婿),上门女婿一方面会被街坊邻里看不起,会被本家人刁难和排挤,另一方面女性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因此,任徐店村李氏家族内无倒插门现象。但若是招了上门女婿,则其也属于姻亲范围。妾的娘家人也属于姻亲范围,包括其血亲(父母、兄弟姐妹)以及血亲的配偶。

1949年以前,任徐店村内少有解除婚姻关系的情况,用村民的话来讲即是“万不抽一”。传统时期男女双方解除婚姻关系称为“休妻”,休妻损害的不仅是女方的颜面,男方也同样会感觉很没面子,且对于女性来讲,若遭遇休妻,在男方未写休书之前女方就会选择上吊自杀。

休妻由丈夫或者公婆下定论,其中以丈夫的意见为关键。若夫妻感情不和,即使妻子与公婆关系非常和睦,也难摆脱被休妻的命运。女方,尤其是大家族的女性,不会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即使在夫家遭受打骂、凌辱,或是丈夫早逝,均不可主动提出解除婚姻关系或是改嫁,因为这样不但对夫家不利,同时也失了娘家人的面子。如村内李氏家族其中一户的女儿婚后丈夫便外出上学,后因得病在外病逝,其妻子便一生守寡未曾再嫁,从20岁守寡一直到80多岁去世。

若婚后妻子早逝,则姻亲关系继续维持。姻亲之间也会相互走动,但是通常只是紧密姻亲才会相互走动,比如女儿和娘家平日里红白喜事或者家中有大事会相互走动,再比如农忙时相互帮忙,没事的时候也会偶尔相互之间走动一下,走动的频率不定,和彼此之间居住的距离有一定的关系。春节以及重大节日的时候姻亲都会相互走动。走亲戚的时候村民一般会留下来吃饭,如果是彼此居住得较远的亲戚,有的也会留下来住宿,留下来住宿的时间不等。农闲时走亲戚多一些,农忙的时候走亲戚就相对少一些。

3. 近亲与远亲

根据辈分及亲疏远近关系亲戚有近亲和远亲之分。父系三四代以内,母系两代之内的亲属均属于近亲。父系近亲多数在同一村落内,比如叔、伯、叔伯兄弟。

结拜弟兄不能算作近亲,但是在一方的父母过世时,结拜弟兄同样需要像亲儿子一样披麻戴孝。近亲、远亲的划分以辈分、血缘关系为亲疏远近的依据,与居住的距离无关,如父系三代之内即使相隔千里依然属于近亲,四代之外即使是邻居依然属于远亲;与所属为父系抑或母系也无关,父系四代之外、母系两代以外均属于远亲。

(二) 亲属关系

1. 过节及其亲属关系

逢年过节亲戚之间相互走动是维系亲戚间感情的重要途径。其中春节期间的走动规模最大,频率最高。春节期间每家每户都会走亲戚。走亲戚一般是晚辈拜访长辈,不需要全家都去,也不需要当家人亲自去,去的人多了反而会增加亲戚家的饭食压力。除春节之外,五月端午、八月十五等节日,近亲之间也会相互走动。

2. 婚丧及其亲属关系

(1) 结婚。结婚的消息通常由家中的父母来通知。要通知的人包括舅家、姑家、姨家、本家自己(叔伯家)等。若村民与保甲长、门族长是亲戚关系会通知他们,若无亲戚关系则不会专门通知。通知宾客没有先后顺序,通常是根据自家的安排,按照距离远近来依次通知。通常未得到通知而参加婚礼的均是主家的好朋友。在向亲戚朋友告知婚庆消息的时候,要带上麻糖作为礼物。一般是在定下吉期后,由男方请几个妇女炸麻糖,一般是请自己家的近亲或者街坊邻里来帮忙,不需要支付报酬。麻糖用白面和糖稀勾兑,一般宽二三寸,尺把长,三四分厚,家庭贫困或小气的人家麻糖做得小、薄,家庭富裕或大方的人家的麻糖做得大、厚。做的数量根据男女双方亲戚和朋友的多少而定,送给亲戚朋友的数量一般是普通亲戚朋友2个,要好的朋友和至亲4个。(www.xing528.com)

亲戚朋友在接到报送婚庆消息的麻糖后到吉期要赴宴封礼。1948年以前钱粮紧缺,村民相互之间的礼金来往也有限,一般近本家以及关系好的朋友的礼金在一块钱左右,多者几块钱,普通邻里亲戚通常是几毛钱,其他同族人一般不随礼。同一层级的亲戚为避免因支付礼金数量不一而导致家庭矛盾,通常会提前商量统一礼金的数量。没有能力支付现金礼金的亲戚朋友也可以带礼品前来祝贺,礼品通常是馍馍、烧饼等物品。女方家的亲戚、朋友和本家,在接到麻糖后,在婚期前就将钱或物送到女方家,叫添箱。女方的父母要邀请他们到吉期时来送闺女;男方的亲戚、朋友和本家自己一般不提前送钱和物,而是到结婚那天送来。婚礼当天,男方家里一般都设有礼桌单,专职记账。亲戚朋友来了将钱和物送到礼桌记账,叫封礼。一般受到邀请的亲戚朋友都会在吉期赴宴,若有急事或与其他重要事情冲突,则需提前与主家沟通说明情况,表示歉意且提前将礼金或礼物送过来,否则就会影响两家的相处关系,导致不愉快。亲戚带礼物过来主家不需要回礼。礼金的多少与居住的距离没有关系,主要根据关系的亲疏来确定。主家对于带来不同礼金、礼品的亲戚朋友绝对不能有任何差别对待,同样需要欢喜迎接、欢喜宴请、欢喜送客。婚庆中男方收到的礼金归男方父母所有,女方收到的礼金归女方父母所有,因为儿女结婚的开支由父母承担,而且前期亲戚朋友家的红白大事也是由父母掏腰包支付礼金。

(2) 丧葬。家中老人过世后,亡者的儿子和儿媳要出去磕头求助于执事、知客,以及本家说话有力、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家里共同商量办事的时间、规模、形式等丧葬事宜。知客到场后,成殓、殡埋的日程一经确定,就要派人前往亲戚朋友家报丧,特别是与亡人最亲近的亲戚家,如娘家(女亡者)、舅家(男亡者)、闺女家,另外儿媳妇娘家、孙媳妇娘家、闺女婆家都需要通知,即便是对方知道丧葬的一些情况,也要专程派人前去通知,以防给人抓住礼数不周的口实。

若女性亡故,则首先通知娘家人(哥哥、弟弟),然后是近本家等。娘家人接到报丧之后,当天下午就要来人,不管人数多少,必须得有人来,而且停丧期间娘家每天下午都要来人。同时装“鸡鸣枕”。死者头枕一个倒三角式的枕头,谓之“鸡鸣枕”,寓意是让鸡引领着亡人的灵魂上西天。鸡鸣枕由长女或长孙女装,长女(或长孙女)由人搀扶着,边哭边走,走到十字路口,捧一把土装入鸡鸣枕内,丢下一个硬币,哭着回家。除娘家人外,给其他人报丧没有先后顺序,一般是由近及远,同村人不需要专门去报丧,听到消息后会主动来吊唁,也不需要专门去向保长、甲长报丧。

装完鸡鸣枕,家有公婆的外嫁女儿要亲自回家报丧,都是出门哭到村头,到村头再哭到家,向公婆磕个头,告诉噩耗,然后返回守灵。对于其他亲戚朋友则要派专人前往报丧,告诉亲戚朋友亡人什么时候成殓、什么时候下葬。

除女儿的婆家外,其他亲戚可由街坊代为报丧。报丧的人需要主家去请,一般是由丧者的儿子去请,请的都是与自家关系好、比较了解家里情况的人,请的时候不需要带礼物,也不需要支付报酬。报丧的人不能进到别人家的主屋里,通常是在院子里报了丧磕了头便离去。

(3) 丧葬与宴席。在有丧葬发生的时候,亡者从断气到出殡、下葬前,孝子都要守护在亡人的身边,无特殊情况不能随便离开。吊唁的亲戚朋友一般是出殡当天中午的时候到,吊唁的人来到灵前摆供祭拜,祭拜结束之后孝子们要出来向来祭奠的人磕一个头作为谢客,一般由重孝子代表,表示感谢祭奠之意。丧日这天,舅家(或娘家)送葬的人来得一般比较晚,对不孝顺的儿子、儿媳,送葬人要停很远,有的就停在村外,亡者的儿子、儿媳要到村口去接,接的时候前来吊唁的娘家、舅家人要数落他们虐待老人的过错和罪恶,对严重者还要动手打,孝子们不准反抗。从宴席上来看,不管是何种宴席,只要上了礼的亲戚、朋友、街坊邻里均可坐席。一般在宴席上多要靠提前联络好的亲戚朋友来帮忙,出嫁的姐妹、娘家人是以亲戚的身份来参加宴席的,也需要坐席,但兄弟一般不坐席,而是帮忙张罗、安排。

3. 祭祀及其亲属关系

祭祀是缅怀祖先的主要方式。一年主要有4次祭祀:一是春节期间(腊月三十或大年初一),二是清明节,三是七月半,四是十月一。春节期间的墓祭全部为男性参加,女性不能去,男性中行动不便的老人和不能行走的小孩可以不参加。招来的女婿也需要去,买来的孩子和过继、抱养的孩子都需要参加。除此之外,女性可以参加其他三大鬼节(清明、七月半、十月一)的祭祀,尤其是如果父母已过世外嫁的女儿在三大鬼节时必须回来祭拜。祭祀基本是近亲祭扫。

祭祀没有身份地位和财富的差别,无论穷人家还是富人家到日期都会进行祭祀,祭祀的地点主要为各自的家坟。祭祀的流程为烧纸—谢饭—燃炮—磕头。祭祀次序基本按照辈分由近及远、距离由近及远的顺序来进行,只要能对上号的家人的坟都要祭,没有坟墓的人不用祭。

在传统时期,任徐店村除李燕家族有公坟外,其他家族均没有公坟。没有公坟的家族,先人去世后一般是埋于自家的田地里。在发生土地买卖的时候,先人的坟墓不能卖,不能算在买卖土地的面积范围内,在卖地文书中也需要写明坟墓的边界。种庄稼的时候不能种在先人的坟墓上,否则会引起双方的冲突,发生冲突的时候需要请人来调解,情节严重的会请族长来调解,一般不遵守规则在坟墓上种庄稼的人会受到惩罚,因为在村民看来,祖先的坟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村民一般能够记得四代左右先人的坟墓位置。

4. 帮忙及其亲属关系

村民在自家农忙、建房子、红白大事、家中有重大变故等生产生活方面需要帮忙的时候,主动来帮忙的一般是亲戚和邻居。之所以会主动来帮忙,是因为帮忙都是相互的,你帮了我,之后我也会主动去帮你。亲戚之间,如果是近亲,如姑、舅、叔、伯等,不论距离远近,在遇大事的时候一般会主动去帮忙,如婚丧嫁娶等。如果是远亲,主动帮忙的情况就相对较少,一般是作为客人的角色出现,但如果居住得近,在一些生产生活上的事情也会相互帮忙。帮忙的时候一般是亲戚家管饭,距离较远的还会在亲戚家留宿。

5. 纠纷及其亲属关系

若亲属之间起了纠纷,首先会在双方之间进行自我协商解决,若自己解决不了,一般会请家族内德高望重、有威望者或者街坊邻里中有能力的、会办事的人来进行调解,争执严重的时候会导致亲戚双方自此两不上门。比如两叔伯兄弟发生矛盾,就可能导致两家从此以后互不往来,过年走亲戚也不同一天去,而是错开时间。亲戚之间的矛盾不会找官府来调解。通常亲属间以和睦为贵,较少有大的矛盾发生。若经常和亲属间发生矛盾纠纷,则会被其他家族的人嘲笑或是看不起。

6. 借钱及其亲属关系

村民在遇到天灾人祸等急需借钱的时候,可找街坊邻里、亲戚好友、地主财东或者城内放账铺等,但一般以亲戚和邻里最为普遍。一般家里遇到困难的时候,近亲如兄弟家会主动来帮助。向亲戚借钱或借粮均不需要抵押,也不需要写欠条,因为借钱借粮的数量一般不多,打借条会毁了亲戚之间的情谊。但亲戚间不论关系远近,借钱均须按期还款,“亲兄弟,明算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