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态度及血缘关系的影响

社会态度及血缘关系的影响

时间:2023-05-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如果村民“不随群”,不愿参加公共活动,就会受到他人的议论甚至排挤,人们也不愿与其过多交往。与村庄公共活动不同,村民参与家族活动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考量。如果连敬祖的活动都不参加,则会留下不孝的骂名,在其遭遇家庭变故等急需帮助时,族人也会置之不理。因此,村民一般不会主动去管闲事,多是在受到邀请的情况下去出面参与调解。

社会态度及血缘关系的影响

传统时期,村民在完成自家生产活动的基础上,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参加村庄的公共活动。村民参加村庄公共活动主要基于自身利益考虑。一方面是基于生存利益,如基于村庄共同防卫需求而组织的修寨墙、基于农业收益需求而组织的集体求雨、为求神灵庇护而举办的庙会等都是村民基于自身生存需求而自愿参与的村庄公共活动,村民共同集资、共同出工出力,以满足集体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基于物质利益,如寨墙上代人站岗可按天收费、出工做公活可充抵捐飨等,基于此种考虑而参与公共活动的一般是穷人,通过付出劳动可获得额外的收入贴补家用。除此之外,村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基于社交利益的考量。在传统的熟人社会中,如果村民“不随群”,不愿参加公共活动,就会受到他人的议论甚至排挤,人们也不愿与其过多交往。

与村庄公共活动不同,村民参与家族活动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的考量。修建祠堂、编写族谱、祠堂祭祖、清明上坟等家族活动都是村民出于对祖先的崇拜和尊敬,表达一种家族认同的情感。如果连敬祖的活动都不参加,则会留下不孝的骂名,在其遭遇家庭变故等急需帮助时,族人也会置之不理。(www.xing528.com)

总体来说,传统时期村民参与村庄、宗族公共事务相对较为积极,但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往往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如果是与自身关系不大的、不影响自家发展的事情,村民往往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避免给自己找麻烦或是好心办坏事。如在纠纷调解方面,村民一般不会主动去参与纠纷调解。尤其是家庭内部矛盾,不但要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调解不好或是其中一方不满意还会落下埋怨。而且传统时期村民大多觉得“家丑不可外扬”,如果贸然去帮人家调解家庭矛盾,有可能会起到让主家觉得是要看笑话的反面效果。因此,村民一般不会主动去管闲事,多是在受到邀请的情况下去出面参与调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